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一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禁钥沉沉听未终,惊翻初日夜光融。输成玉粒三千斛,制出琼绡十二宫。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偶然风绪惬,浥浥片心降。烛冷清连曙,吟馀梵写腔。

荷钿开晓镜,蕉露亚秋窗。底怪穿棂月,移人影半双。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所尚匪奇节,恬然出素心。严霜久可狎,旭照恍初临。

门户支何许,中宵叹不禁。翻如身得度,憬悟在情深。

画兰诗

明代 凌义渠

睡起慵多欹花骨,云情晻暧兴复没。那用粉本借春工,偶然以意轻点拂。

曾闻此花最泥人,低枝贪近女儿身。参差不避纤手摘,两两痴婢苦遭嗔。

画者何人差能似,蜂蝶留连诚何取。夜深举笔醮花神,祇恐幽香荡无主。

抵家杂感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我居未定不须论,泊岸移时又出门。爱傍亲帏姑近市,言归旧族只依村。

寄人廊庑篱偏绽,曝向馀冬日渐温。阅尽枯荣五载内,徘徊庭际亦知恩。

邺中诗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微风触树冷修修,漳水依然咽旧流。何处高楼啼落月,久传疑冢认荒丘。

佳人南国经春锁,公子西园爱夜游。最是英雄多感慨,杜康今日好销忧。

寄怀临川章大力

明代 凌义渠

望气非一日,于焉捉臂亲。乍看忆曾识,犹疑梦中人。

君应修月手,携我踏桂轮。桂枝樛相引,恣汝斫为薪。

为余撷其一,饷以紫罗巾。有月明可掇,扪体滑如银。

觉来香绕枕,口口咽馀津。谁能精物隐,感寤在兹晨。

对君一樽酒,其故乃可论。吾师九秋干,掇皮皆天真。

冥心寄尺幅,有愿无不伸。玉曜并瓦质,所荷同一甄。

君词多诡峭,君意何温淳。荀韩原道德,机彀别有因。

后先缘最巧,暌合听于神。独惭蚊虻影,配拟本非伦。

稍知尊所慕,竭心以自忞。忍遽辞我去,门外即风尘。

奇光深自惜,赝古未为珍。愿与贞斯义,别语不嫌谆。

再见桂华满,心心托秋旻。残梦犹堪续,宛在江之漘。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泥涂匍匐可愁难,祗取劳躯向此安。慧照愚诚各蠢蠢,慈悲不作两般看。

河行即目 其三

明代 凌义渠

点点遥山蘸碧螺,晴光共喜客帆多。鱼梁约水依痕减,鸦阵排樯带影过。

索食神巫争上下,舞蛮小妓学婆娑。惊涛乍息魂犹悸,渐及清淮放棹歌。

赋得薄命词 其六

明代 凌义渠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

誓许三生谐半面,又愁白日惜分飞。可怜的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青口驿楼午眺

明代 凌义渠

万竿森竹倚垣稠,隔浦看山山更幽。蘸笔当窗风乍起,一天行色正宜秋。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三

明代 凌义渠

随缘稽首复何求,默共山情指点幽。绕耳号呼忽涕泪,荣期三乐我能酬。

秋荷效李锦瑟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姮娥娇拥兔辉眠,殢脸轻沤欲眠天。午睡可堪留墨竹,临春亲与试花笺。

香栖翠琢凭谁主,割水拖脂渐可怜。恰忆当年旧锦袜,邮亭相傍数金钱。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三 卖书

明代 凌义渠

雠校每终夜,丹黄不妄研。购来时倒廪,换去可论钱。

好托知音在,免随故纸捐。奇编难再值,追昔已徒然。

美人蕉

明代 凌义渠

屏却秋声倚冬旭,数枝的烁映深绿。粲粲流光及户庭,敛向朱颜笑未足。

插瓶入镜添多态,秾华萧瑟宛相代。那得雪片罩嫣姿,摩诘图中观自在。

谁言花耐百日红,此红宁与俗艳同。唯愿抽心守芳素,莫令长被颜色误。

阳逻魏小韩留饮

明代 凌义渠

隔别无几月,相见亦匆匆。情关离合际,宦托有无中。

当坐频窥日,过江稳趁风。欲留诚未暇,一饭不曾终。

水灯

明代 凌义渠

悬知离火宅,未肯背明栖。一叶才能汎,中流此不迷。

枫根逢月黑,芦渚觉风嘶。残烬飘何极,荧荧早向西。

西陵韩城驿不寐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迢迢村漏夜如何,梦到崎岖听乍讹。莫负寒鸡声第一,好教人羡鲫鱼多。

黄梅苦雨

明代 凌义渠

未觉风心善,阴晴候屡猜。山山埋照尽,树树抹云来。

拚睡唯欹枕,拈香净宿埃。可知春已老,愁说到黄梅。

河行即目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撼地殷天势欲吞,萧萧竹笪系何门。荒祠古像随流塌,茅屋穷黎逐水奔。

凉窭不堪装更薄,纵横怪尔盗犹存。风波咫尺艰如许,竟日沿洄只绕村。

夏日漫兴 其十二

明代 凌义渠

摇唇鼓翅憎蝇多,扇不能驱奈汝何。见说城南冤雾黑,新埋战骨未销磨。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