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池阳问罗师撤瑟晨已百日矣因稍次声泪为句以雪余恸尚未忍作挽章也

池阳问罗师撤瑟晨已百日矣因稍次声泪为句以雪余恸尚未忍作挽章也

明代 凌义渠

夙昔登堂约,兹游难复论。拟到渐生畏,衔悲俄及门。

霜霰逼人栗,空堂影翻翻。几格惨灰色,童仆意沮烦。

破胸聊一哭,仰视噤无言。幽明烱可照,为我或声吞。

空馀千古业,孤稚未知尊。孀闺抱寒石,春昼不生温。

忍见衰莫翁,举止半蹇屯。临去何当恝,踌躇百感繁。

出门几回首,步步强追援。九子夺眉青,所愁风雨掀。

还持一掬泪,晓夜感精䰟。相关自有故,不独为酬恩。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连拔白髭数茎览镜有作

明代 凌义渠

积尘而有身,身为尘所隔。相驱故相苦,茫茫日煎迫。

随身小照子,出入巾笥侧。听汝告其诚,为我通颜色。

有泉竭自中,津津不知歇。有盌触手碎,英英护其缺。

全力敌光阴,输此寸茎白。黑白变化间,白多岂胜摘。

一叶落知秋,风林坐萧摵。气候命之然,不霜焉可得。

昼静

明代 凌义渠

耀晷正当天,午馀仍未缓。避热馀闭门,细簟足舒展。

墙头雀未停,户外蝇方满。小僮倚壁睡,迎凉恣偏袒。

文史任堆前,意慵目力浅。聊刷面上尘,层层付清盥。

嚣寂竟何常,去市止一版。偏爱昼能閒,不畏暑方喘。

徘徊几岁时,日影忽西转。微听飒飒声,槐阴来别馆。

舟宿京口

明代 凌义渠

城乌绕堞怯高寒,彻曙严更听寒残。骨肉轻离千绪结,图书稳付一肩安。

厌兵渐觉愁江叟,转饷仍闻急县官。真愧蚩蚩篱壁下,远行待吉始知难。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所尚匪奇节,恬然出素心。严霜久可狎,旭照恍初临。

门户支何许,中宵叹不禁。翻如身得度,憬悟在情深。

谭友夏邀同刘济甫汎鹦鹉洲

明代 凌义渠

衔杯意已倦,独喜就君舟。两岸宜孤泊,三人成共游。

微酣如欲语,久客亦生愁。傍晚烟随合,洲边瑟瑟秋。

夏日漫兴 其十

明代 凌义渠

昵昵留人独有情,魏家酿法近知名。别饶香色添新妙,朝贵相遗只数罂。

病起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乞取孱驱在,形魂相见初。转觉魂系著,哀至不能纾。

何以息诸妄,一梦且蘧蘧。空隙度微月,光影本来虚。

再须拾爪发,重与整簪裾。见人肃拜跪,裹头对诗书。

视息苟未免,吾敢厌囚拘。邈兹千古意,流叹在居诸。

居诸我不违,过此将何如。

后杂忆诗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别有清思寂未传,妙香初试飒成烟。相逢祗自疑唐突,却立逡巡不敢前。

晓发河间道中

明代 凌义渠

指屈前途日,翻如望到家。早行迷近远,舆梦任欹斜。

雾压村村路,霜明树树花。亦知寒气薄,官柳半藏鸦。

河行即目 其三

明代 凌义渠

点点遥山蘸碧螺,晴光共喜客帆多。鱼梁约水依痕减,鸦阵排樯带影过。

索食神巫争上下,舞蛮小妓学婆娑。惊涛乍息魂犹悸,渐及清淮放棹歌。

赋得薄命词 其六

明代 凌义渠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

誓许三生谐半面,又愁白日惜分飞。可怜的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初寒学为险句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树瘦麻姑面,花癞戚姬身。有望皆髡顶,无方辟藓尘。

鬼车鸣类哭,饥隼怒而蹲。咄咄将何许,垂头但饮醇。

济甫追送齐安风阻江干不获再晤对使寄谏

明代 凌义渠

依依閒署觉心遐,感汝拿舟不遐家。为怯风波惟抱膝,偶伤迟莫忽长嗟。

相期国手三年艾,休羡时人一日花。正使明朝江可渡,谁堪数语即天涯。

邺中诗 其七

明代 凌义渠

遗踪髣髴辨城闉,未有黄金铸闉身。尚爱残荷窥靥冷,强遮初月斗蛾新。

神针夜夜愁拈指,细袜年年稳踏尘。鍊色选声真自可,那能閒置洛川神。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明代 凌义渠

俗哆工形似,名存骨亦香。只应署姓氏,端可废文章。

历下琅琊在,盲编腐史长。茫茫千万载,但饮又何妨。

兰词二首 其二 代招

明代 凌义渠

曷予艺之恩不汝久,曷予幕之香不汝守,曷予纫之招匪卬友。

猗彼稚节兮山崦水涯,静言一室兮心影攸宜。蓄意浇培兮护此根株,胡所避忌兮虫蚁先驱。

沉沉结梦兮梦同止,翩其来迟兮侍君子。

雨宿含山水心亭

明代 凌义渠

微溜垂檐隙,萧萧倚柱听。百虫吟砌黑,古树覆灯青。

暑意当宵敛,秋光与水渟。暂来仍梦扰,何以祛尘冥。

夏日漫兴 其六

明代 凌义渠

庙市争趋朔望馀,观乎既往复踌躇。稍赢月俸钱堪质,为检摊门叶子书。

春日漫兴 其六

明代 凌义渠

为瑟为竽调转孤,文章千万一葫芦。几人能识真李贽,到处偏争假卓吾。

每听风声思吠影,时留黛粉学妆狐。凭谁尽扫尘霾路,万里霜天湛玉壶。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明代 凌义渠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