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彼美何人天一涯,庵罗到处谩随车。强调朱粉犹疑梦,乍听笙簧冷自嗟。
便道折来花有主,凭谁做得玉无瑕。回眸不尽苍茫色,踏踏芳茸过几家。
贺马邑侯题留考满兼值太孺人初度荣封
春林漠漠草芊芊,绕膝板舆近几年。为母以慈能腹众,居官无碍类逃禅。
遍沾醲味乡人酒,平挹虚怀弟子员。已觉自公多暇日,舞衣新试锦文鲜。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五 卖笔履
二物虽兼售,何能遂济贫。摊门殊琐琐,搜箧已频频。
颖客濡谁健,针工整始新。酸寒君莫笑,凑作杖头缗。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四
一阵寒鸦噪晚空,半随返照入青枫。行人莫觉流霜早,眼认重来树树红。
兰词二首 其二 代招
曷予艺之恩不汝久,曷予幕之香不汝守,曷予纫之招匪卬友。
猗彼稚节兮山崦水涯,静言一室兮心影攸宜。蓄意浇培兮护此根株,胡所避忌兮虫蚁先驱。
沉沉结梦兮梦同止,翩其来迟兮侍君子。
易曦侯率其伯叔二子诸门人见过
一笑宛如昨,苍然揖古儒。谈谐仍未减,感慨不能无。
子弟环相侍,诗书抱欲枯。借君愧素饱,谁谓伐檀孤。
历下官署杂咏 其八
曾将一二事,妄拟饰升平。未信时年好,稍怜颜色赢。
佛龛添梵响,村塾有书声。止此足称瑞,怡然慰莫情。
自团风镇沿江西行
未及涉江去,回环此眺听。凉秋涵一旷,云物何泠泠。
浪偃矶初落,风迟帆乍停。芋田锄后熟,蓝圃望中青。
挽罟依沙岸,悬帘截水亭。断苇生远响,丛芷发微馨。
目极俄伤晚,千山不一形。霞光隐日脚,青紫界苍冥。
劳生会有极,动者亦云宁。吾行适未息,催火出林坰。
灯市歌 其四
翻得升平调若何,烛香影里醉婆娑。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三
忤时久不调,辖地复荒残。蹇滞非无故,暄吹信有端。
长途各努力,相识尽弹冠。古道望知己,无为嗟路难。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一
百道思君似转轮,适成邂逅此堪亲。层云隔面昏黄色,雪意盈盈伫玉人。
后杂忆诗 其七
狼籍寻芳悔独迟,残莺空复立残枝。问谁曾拂当年面,的的春光十五时。
过白雪楼
漠漠高怀托一林,问公曾否此栖寻。楼仍旧阁谁宾主,代有新诗孰古今。
早悟荣衰已属幻,果经游止不须深。鲍山山石遥堪语,馀雪犹将寒早岑。
又赋伤心行 其五
草昧凭谁立,随波也趁忙。骚人工李杜,经士寿王唐。
句栉头颅秃,肤清气韵僵。寒郊并瘦岛,掩泪问时妆。
抵家杂感 其二
久出思归念自真,乘秋初不为真莼。眼前大宅皆新主,旧日藏书即古人。
偶窃虚名来剥啄,多因细务夺精神。閒时惯说家居好,百感茫茫负一春。
人日过沙河县
县以沙为榜,迎风寸寸沙。归程轻似雁,驿使几逢花。
往事碑能记,寒流日已斜。丛台知不远,拭眼照繁华。
和章爰发秋梦诗 其一
分明热燄里,一枕借虚凉。看剑难言利,抽丝俄觉长。
夜分魂气肃,灯暗影神忙。起灭知何极,纷然不可量。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七
暖烘香雾夹腥风,草蕊千般气不同。莫怪秋深馀瘴热,图经元是古黔中。
又赋伤心行 其六
齧齧去来休,何人忍自仇。爱深苦无饰,语至谅难柔。
瞥泪衣痕楚,敲尘镜面羞。问伊千万苦,较似死离不。
谭友夏邀同刘济甫汎鹦鹉洲
衔杯意已倦,独喜就君舟。两岸宜孤泊,三人成共游。
微酣如欲语,久客亦生愁。傍晚烟随合,洲边瑟瑟秋。
黄梅苦雨
未觉风心善,阴晴候屡猜。山山埋照尽,树树抹云来。
拚睡唯欹枕,拈香净宿埃。可知春已老,愁说到黄梅。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柏乡公署看月 其一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五
青口驿楼午眺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六 卖剑
蜀客谈蜀事 其三
浠上詹卓尔同金卜公丘景庭官绥之诸子邀集斋中
舟卧听雪
阳谷店
秋夜读甫里集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一
湖口望君山 其三
河行即目 其三
咏半开花 其一
望金山 其二
春日次陆天随韵寄潘右安
又赋伤心行 其十
后杂忆诗 其八
夏日漫兴 其五
又赋伤心行 其七
湖口望君山 其四
又赋伤心行 其十五
蜀客谈蜀事 其二
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其二
又赋伤心行 其三
又赋伤心行 其八
感往 其二
抵家杂感 其一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 其二
夏日漫兴 其九
长安肆中有拥书甚富而秘不示人诗以异之
春日漫兴 其五
三过黄州而不游赤壁补一绝句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二
初寒学为险句 其二
水灯
下麓过江突来风雨
赋得薄命词 其七
枫亭驿荔枝数株甚古云数百年物
偶感 其一
步寻竹潭
赋得薄命词 其三
晚宿尹村见新月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六
赠合肥令熊公远
德藩内苑观白鹦鹉
乙亥春日 其三
将访龙梦先
茶池 其一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三 卖书
蜀客谈蜀事 其五
邺中诗 其七
济甫追送齐安风阻江干不获再晤对使寄谏
邢台豫让祠
舟雨怨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