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二 卖貂帽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二 卖貂帽

明代 凌义渠

心怯长安路,艰难备一貂。追欢曾几月,抛冷只今朝。

腻紫迎沙透,香茸带雪娇。跨驴头戛戛,贳酒亦何聊。

诗人凌义渠的古诗

友人席次闻杨维节白下讣悼之

明代 凌义渠

剪烛更阑话未休,俄成悲怅向虔州。心争短晷常疑佛,力尽危条可耐秋。

哀尔积思何太苦,念予住世倏如浮。推诚济物天须惜,岂有斯人不暂留。

赋得薄命词 其四

明代 凌义渠

羞把腰身傍六街,自缘命薄遇时乖。前身误逐风流队,此日新铺烟月牌。

笔笔远山生黯淡,声声绿绮奏淫哇。看谁解作东君主,寂寞梅根古玉钗。

又赋伤心行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时乎聊复尔,命也奈今何。世局限南北,情才总弟哥。

不那髯似戟,易我面如靴。去去从谁道,吾生倘俟河。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偶然风绪惬,浥浥片心降。烛冷清连曙,吟馀梵写腔。

荷钿开晓镜,蕉露亚秋窗。底怪穿棂月,移人影半双。

后杂忆诗 其三

明代 凌义渠

侧侧瓶梅伴月闻,小楼密坐到微醺。无端点著心头事,聚入眉梢又几分。

感往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往复天心不可知,寒凝早已失冰凘。几年妖梦从谁践,竟日微吟空尔思。

路有玃猿深护妾,行逢豺虎忍啼儿。未堪觉后重寻梦,喜惧双关此一时。

自团风镇沿江西行

明代 凌义渠

未及涉江去,回环此眺听。凉秋涵一旷,云物何泠泠。

浪偃矶初落,风迟帆乍停。芋田锄后熟,蓝圃望中青。

挽罟依沙岸,悬帘截水亭。断苇生远响,丛芷发微馨。

目极俄伤晚,千山不一形。霞光隐日脚,青紫界苍冥。

劳生会有极,动者亦云宁。吾行适未息,催火出林坰。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分外添明秀,如将山色矜。层层停客舫,点点着渔罾。

新月光初引,晴霞煖渐蒸。淼然馀一白,临视久无凭。

夏日漫兴 其十一

明代 凌义渠

近晓西风作意寒,衰荷夜半泣丛残。分明官舍同僧舍,总有繁花不耐看。

蜀客谈蜀事 其五

明代 凌义渠

潮痕滟滟绿生烟,山到嘉陵水到湔。锦色迷离遮不断,村村知近浴妃泉。

灯市歌 其一

明代 凌义渠

眼迷真赝底相蒙,傍午喧阗僦几丛。断竹焦桐随意识,镂脂画卵总输工。

赋得薄命词 其七

明代 凌义渠

饶他韵格总天真,随喜随嗔另有神。遮莫紫钗穷霍玉,都缘红粉误东邻。

梦回短帕新题燕,袖笼馀香本姓荀。为怕洛阳人看杀,一枝聊复湿风尘。

又赋伤心行 其九

明代 凌义渠

亦欲斥幽愤,如何又拊膺。眼穿墙角日,心脆过年灯。

露逼愁红懒,鸡寒苦叫仍。梦馀还耐忖,树底叶翻棱。

夏日漫兴 其五

明代 凌义渠

镇日劳劳费送迎,梦馀尘土未全清。一般看到中天月,裁觉江南分外明。

岷王制诗饯送行次西桥步韵呈复 其二

明代 凌义渠

程兼水陆接舟车,夙夜擎拳此车书。三咏缁衣藏世牒,重联棣萼照郊墟。

梁园宴罢群峰晚,湘浦帆停一雁初。坐拥红光非不恋,别添幽梦到山居。

饮卢德水杜亭用其原韵为赠

明代 凌义渠

十载閒居户屡扃,开樽揖客有斯亭。如凭俎豆通今古,岂止诗文备典刑。

念子精勤不暂息,问予浮惰几时惺。㴞㴞末俗存孤简,竹石无言气自青。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六 卖剑

明代 凌义渠

龙渊辞我去,床头分外孤。何人占宝气,枉自掷泥涂。

侠节能酬否,儒装解佩无。犹疑中夜啸,酒醒辄相呼。

池阳问罗师撤瑟晨已百日矣因稍次声泪为句以雪余恸尚未忍作挽章也

明代 凌义渠

夙昔登堂约,兹游难复论。拟到渐生畏,衔悲俄及门。

霜霰逼人栗,空堂影翻翻。几格惨灰色,童仆意沮烦。

破胸聊一哭,仰视噤无言。幽明烱可照,为我或声吞。

空馀千古业,孤稚未知尊。孀闺抱寒石,春昼不生温。

忍见衰莫翁,举止半蹇屯。临去何当恝,踌躇百感繁。

出门几回首,步步强追援。九子夺眉青,所愁风雨掀。

还持一掬泪,晓夜感精䰟。相关自有故,不独为酬恩。

阜城道中寒甚见雾淞匝树记之

明代 凌义渠

非霜仍似霰,一夜遂封条。暧暧云垂幕,棱棱冻拆胶。

天公善刻画,世界等飘萧。映日珠缨络,迎风玉步摇。

参差漾水碧,远近障冰绡。玄圃熹微见,晶宫想像描。

编玑贯棘刺,屑粉遍林翘。茧散矜初丽,花腾惜早凋。

灾祥随地验,兵疫几时销。曷禁忧如灼,冲寒转郁陶。

晓发河间道中

明代 凌义渠

指屈前途日,翻如望到家。早行迷近远,舆梦任欹斜。

雾压村村路,霜明树树花。亦知寒气薄,官柳半藏鸦。

凌义渠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