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翻借无穷意,酬兹有尽花。风归如乍却,日午看将斜。
小谑藏机致,浓情失叹嗟。与君同忆得,有梦各幽遐。
固镇驿折残榴花
惜将丛艳委尘沙,恣汝舆台插鬓斜。点点猩红渗血冷,隔船商女怨琶琶。
柏乡公署看月 其一
独夜清如许,何能遂掩扉。庭空滋皎皎,叶坠故飞飞。
当食频停箸,侵寒未授衣。灯花挑更结,差以慰将归。
又赋伤心行 其五
草昧凭谁立,随波也趁忙。骚人工李杜,经士寿王唐。
句栉头颅秃,肤清气韵僵。寒郊并瘦岛,掩泪问时妆。
病起 其二
乞取孱驱在,形魂相见初。转觉魂系著,哀至不能纾。
何以息诸妄,一梦且蘧蘧。空隙度微月,光影本来虚。
再须拾爪发,重与整簪裾。见人肃拜跪,裹头对诗书。
视息苟未免,吾敢厌囚拘。邈兹千古意,流叹在居诸。
居诸我不违,过此将何如。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二 卖貂帽
心怯长安路,艰难备一貂。追欢曾几月,抛冷只今朝。
腻紫迎沙透,香茸带雪娇。跨驴头戛戛,贳酒亦何聊。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一
问易应多两,吟诗恰几分。无过是左国,何处赘邱坟。
戛齿真成我,问喉喜自君。让他频得手,绝意不论文。
赵州柏林寺
郁然青数点,遂以柏林称。来止初瞻影,迎门仅有僧。
平悬千尺水,幻接几枝灯。但不迷真际,随宜阅废兴。
再同逸卿小集
及尔徘徊久,閒云似此心。预闻愁折柳,何可听鸣砧。
拥髻神先悴,迟杯意共愔。所嗟霜露晚,珍重托秋深。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七
暖烘香雾夹腥风,草蕊千般气不同。莫怪秋深馀瘴热,图经元是古黔中。
历城贵君招游华不注是日轻阴微雨
孤峰冷插晚秋天,参错阴晴望更妍。独涌笋株青戛戛,小舒莲瓣净娟娟。
游情一往争危石,幽感频生触暗泉。醉上小舆归路暝,高低崖壑看平悬。
蜀客谈蜀事 其三
锦伞红妆故自豪,战酣卸甲注唇膏。遥传此事堪图画,不向春笺问薛涛。
自团风镇沿江西行
未及涉江去,回环此眺听。凉秋涵一旷,云物何泠泠。
浪偃矶初落,风迟帆乍停。芋田锄后熟,蓝圃望中青。
挽罟依沙岸,悬帘截水亭。断苇生远响,丛芷发微馨。
目极俄伤晚,千山不一形。霞光隐日脚,青紫界苍冥。
劳生会有极,动者亦云宁。吾行适未息,催火出林坰。
茶池 其一
湖山叠若屏,偶作湖山长。以兹赠往来,尽日风泉想。
重过茶池亭
驱车往复此山乡,列嶂参差亚短墙。一掬冰棱添茗苦,半凹石路带枫香。
谁同遗老衔碑冷,好续前游引梦长。墨沈重寻俄八载,暗中星火照人忙。
感往 其二
淼淼愁看雨雪雰,无凭烛曜待朝昕。同心携手将何往,痛哭裁书那可云。
鬼刹丛中千杵下,甘棠亭侧一杯分。荒榛寒夜低声泣,咽绝因风久始闻。
后杂忆诗 其四
别有清思寂未传,妙香初试飒成烟。相逢祗自疑唐突,却立逡巡不敢前。
河行即目 其二
撼地殷天势欲吞,萧萧竹笪系何门。荒祠古像随流塌,茅屋穷黎逐水奔。
凉窭不堪装更薄,纵横怪尔盗犹存。风波咫尺艰如许,竟日沿洄只绕村。
拟古怨诗 其三
天然一静女,随例斗长蛾。那必人言好,蛾眉洵自多。
杂忆诗 其四
曾淹静夜语移时,不定花魂猝未持。是鬓生香香附鬓,微粘枕畔气丝丝。
又赋伤心行 其十
病客肠疑拗,佳人命亦同。容华皆少女,忍泪自吴宫。
吊月虫千口,占星鬼一丛。吞声未了案,无路嬲天公。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又赋伤心行 其三
春日漫兴 其七
双节诗为刘竟澄工部赋
又赋伤心行 其十六
蜀客谈蜀事 其五
梁原铺读沁水张侍御壁间诗
杂忆诗 其九
抵家杂感 其二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四
杂忆诗 其二
杂忆诗 其五
乙亥春日 其一
新嘉驿感咏 其二
夏日漫兴 其九
中秋月食时舟泊济上
秋荷效李锦瑟 其二
水灯
春日漫兴 其六
邺中诗 其七
初寒学为险句 其二
赋得薄命词 其十一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一
冯氏双节诗为陆贞姑赋 其二
昼静
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其一
杂忆诗 其一
又赋伤心行 其八
阜城道中寒甚见雾淞匝树记之
夏日漫兴 其六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一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夏日漫兴 其八
晚宿尹村见新月
湖口望君山 其三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三 卖书
雨泊雉城北渚
盛灵飞以访吴兴山水至余适自楚归雨中留饮
除夜符离旅舍 其一
蜀客谈蜀事 其四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二
邢台豫让祠
又赋伤心行 其四
潜山旅舍
岷王制诗饯送行次西桥步韵呈复 其二
三过黄州而不游赤壁补一绝句
邺中诗 其三
采藤花
七夕闺意
夜梦尸秽狼籍有类丛冢以古语占之岂将得官耶拈笔一笑 其二
杂忆诗 其八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一
兰词二首 其二 代招
蜀客谈蜀事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