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浓香清发曙光初,才向人前又怯舒。会得个中矜重意,风帘月幌与踌躇。
茶池 其三
莫诧溪头涩,烟峦处处新。春风吹不尽,时遇采茶人。
望金山 其二
不少登临兴,无如眺听亲。寒潮侵古刹,突石卧奇人。
注水添眉目,经冬损笑颦。宛成盆盎景,鸥鹜尽天真。
午日东平道中汪孺石自济上驰讯并示近刻
倥匆漕挽日相牵,偏有閒心问客边。热不因人仍濩落,官思称职独劳贤。
江帆梦熟随千里,池柳风疏又一年。节届蒲葵成独醉,朗吟新句亦陶然。
小饮卢德水斋中
知子避人久,为予勉送迎。主宾仓卒事,蔬果澹交情。
执手言无次,开怀量已盈。出门仍眷恋,愧羡一时生。
又赋伤心行 其五
草昧凭谁立,随波也趁忙。骚人工李杜,经士寿王唐。
句栉头颅秃,肤清气韵僵。寒郊并瘦岛,掩泪问时妆。
赋得薄命词 其八
倦扶玉颊强为情,枉把双蛾累此生。月下歌喉花下酒,秦楼吹瑟楚楼筝。
伤心夜半留题目,屈指年来几姓名。任尔回头饶百万,料伊还念马长卿。
阜城道中寒甚见雾淞匝树记之
非霜仍似霰,一夜遂封条。暧暧云垂幕,棱棱冻拆胶。
天公善刻画,世界等飘萧。映日珠缨络,迎风玉步摇。
参差漾水碧,远近障冰绡。玄圃熹微见,晶宫想像描。
编玑贯棘刺,屑粉遍林翘。茧散矜初丽,花腾惜早凋。
灾祥随地验,兵疫几时销。曷禁忧如灼,冲寒转郁陶。
寿李母徐太安人七帙
设帨当秋日,孤心早自持。萧疏林下气,辛苦鬓间丝。
出谷求其友,投琼报所知。听然逢启齿,以此答鸿慈。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一
壁上互吞吐,延之以隙光。稍争势曲折,如对月微茫。
久视分须蕊,澄心映色香。祗愁身渐幻,欲向影边藏。
舟宿京口
城乌绕堞怯高寒,彻曙严更听寒残。骨肉轻离千绪结,图书稳付一肩安。
厌兵渐觉愁江叟,转饷仍闻急县官。真愧蚩蚩篱壁下,远行待吉始知难。
芳兰怨 其二
数枝缄慎过南金,忍遣尘沾与金侵。日落小窗频送眼,天寒翠袖好关心。
初疑幽谷无人问,再虑危芳堕砌深。口嚼莲须应独苦,衔杯不语到而今。
春日次陆天随韵寄潘右安
重重帘押晓氤氲,满幅春笺半泥君。剩有芜香堪共碾,閒翻梅翅几愁闻。
莺啼落蕊干枝梦,燕俀双襟一缕云。掠罢宫鬟须对照,还谁品过婉儿文。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南还舆中有作
不免驰驱苦,恬心与徜徉。尘因雨后减,日似客程忙。
早映红参白,新条绿渐苍。常嫌睡欠足,未拟梦家乡。
三月三日陵阳雨行
最怜春易暮,宿雨可能收。装薄寒犹在,烟轻绿遍浮。
仆夫敢告倦,孤意自难留。望望乡关近,翻成历乱愁。
冯氏双节诗为陆贞姑赋 其一
擘菂中还苦,丝丝讵易忘。灯光扶影怯,机杼入秋忙。
散发俄垂老,话心晚更长。未嫌霜霰逼,留验返魂香。
又赋伤心行 其四
不记千声苦,思穿夜漏馀。空林叫月鬼,闷雨突群猪。
险怪敲唇硬,孤清著眼疏。飞黄看不了,彳亍自蟾蜍。
初寒学为险句 其二
树瘦麻姑面,花癞戚姬身。有望皆髡顶,无方辟藓尘。
鬼车鸣类哭,饥隼怒而蹲。咄咄将何许,垂头但饮醇。
登一角峰头
眼光及天耳垂谷,密絙悬舆踏空曲。步步寒瘁不能言,稍见陂陁息初属。
万点晴光遥起灭,散乱白云若沙雪。一气中边楚粤分,下界浮烟酣如结。
久立独觉此峰尊,馀者碌碌不敢絜。别耸远峰势疑争,划天拔地剑铓青。
人言猺户窟其下,有门双峙矗若屏。石门进可几十里,黑箐黄茅互表里。
慨然飞陟奈途穷,收召精魂自此止。
和章爰发秋梦诗 其二
一昼沦阴劫,中天散积晖。男儿须用杀,智者好藏机。
蚤以攻为守,当缘战始肥。葛藤牵未了,斩却乃言归。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寿丁母 其一
秋夜 其四
夏日漫兴 其六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四 卖镜
留别刘晖吉司理 其一
又赋伤心行 其十
家居偶感因和潘右安包氏园亭之作仍步子瞻韵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二
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
蜀客谈蜀事 其二
易曦侯率其伯叔二子诸门人见过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一
人日过沙河县
将访龙梦先
后杂忆诗 其七
感往 其二
又赋伤心行 其一
杂忆诗 其二
饮卢德水杜亭用其原韵为赠
拟古怨诗 其二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五
兰词二首 其二 代招
病起 其二
步寻竹潭
沈令升目疾讯之
赋得薄命词 其十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一
再同逸卿小集
潜山旅舍
夏日漫兴 其八
黄梅苦雨
柏乡公署看月 其二
自团风镇沿江西行
寄题镜阁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一
采藤花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二
夜梦尸秽狼籍有类丛冢以古语占之岂将得官耶拈笔一笑 其二
邺中诗 其八
河行即目 其三
德藩内苑观白鹦鹉
赋得薄命词 其七
邺中诗 其二
除夜符离旅舍 其二
小楼夜集有赠
晚宿尹村见新月
夜坐柬潘右安闵园客 其二
濠梁渡口
夏日漫兴 其七
自邯郸之磁州 其二
抵家杂感 其二
汎画溪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