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县以沙为榜,迎风寸寸沙。归程轻似雁,驿使几逢花。
往事碑能记,寒流日已斜。丛台知不远,拭眼照繁华。
青口驿楼午眺
万竿森竹倚垣稠,隔浦看山山更幽。蘸笔当窗风乍起,一天行色正宜秋。
杂忆诗 其九
颇饶孤韵略逢迎,小喜近前面发赪。眼底何人差免俗,侬心历历怨分明。
问道乡台故址
昔贤尊献替,自然名根除。流徙不足道,所贵怀抱摅。
德业永山川,敢言乃其馀。有台高千古,庙貌存形模。
烺烺几百年,到此已疏芜。莫誇此台立,谏院气色殊。
莫叹此台废,言路精神孤。废兴别有托,此台岂吾庐。
怅立荒榛外,内讼何可无。
黄梅苦雨
未觉风心善,阴晴候屡猜。山山埋照尽,树树抹云来。
拚睡唯欹枕,拈香净宿埃。可知春已老,愁说到黄梅。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 其二
情牵物役祗匆匆,略识春光春又终。官路有程难并日,荒原无昼不嘶风。
成丛荠麦疏兼密,夹植桃梨白映红。曾记昨年来此际,赤氛千里正途穷。
冯氏双节诗为陆贞姑赋 其二
撚管丹初拭,敲铜血尽枯。已甘井底水,那问夜啼乌。
抱泣惟之子,扶床有小姑。才疑风日暖,回味可如荼。
元日早起即事
村鸡寒复涩,又觉五更时。门帖留新句,他乡见古仪。
所思聊复尔,有梦不容追。却愧主人意,艰难备一卮。
将访龙梦先
寸管迥相接,宁因数面亲。论交何所赠,开匣未全贫。
落落远游意,潇潇风木晨。感君仓卒际,寄瞩不辞频。
岷王制诗饯送行次西桥步韵呈复 其二
程兼水陆接舟车,夙夜擎拳此车书。三咏缁衣藏世牒,重联棣萼照郊墟。
梁园宴罢群峰晚,湘浦帆停一雁初。坐拥红光非不恋,别添幽梦到山居。
赋得薄命词 其六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
誓许三生谐半面,又愁白日惜分飞。可怜的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固镇驿折残榴花
惜将丛艳委尘沙,恣汝舆台插鬓斜。点点猩红渗血冷,隔船商女怨琶琶。
抵家杂感 其二
久出思归念自真,乘秋初不为真莼。眼前大宅皆新主,旧日藏书即古人。
偶窃虚名来剥啄,多因细务夺精神。閒时惯说家居好,百感茫茫负一春。
盛灵飞以访吴兴山水至余适自楚归雨中留饮
如兹好事见何曾,拟伴同游适曾能。得句口忙频授子,寻山路杳辄依僧。
情悰离合恒三稔,语话连绵共一灯。偶及湘天清绝处,爱君酒趣亦旋增。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二
泥涂匍匐可愁难,祗取劳躯向此安。慧照愚诚各蠢蠢,慈悲不作两般看。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三
为期燕邸重携手,乍可尊前忆踏花。不浅风光抛掷尽,馀将秃鬓架乌纱。
又赋伤心行 其六
齧齧去来休,何人忍自仇。爱深苦无饰,语至谅难柔。
瞥泪衣痕楚,敲尘镜面羞。问伊千万苦,较似死离不。
又赋伤心行 其七
盼得三岁了,如今又几程。晓窗蓬鬓影,独夜剪刀声。
冻指呵犹涩,枯煤剔复生。一编相对冷,难道肯无情。
友人席次闻杨维节白下讣悼之
剪烛更阑话未休,俄成悲怅向虔州。心争短晷常疑佛,力尽危条可耐秋。
哀尔积思何太苦,念予住世倏如浮。推诚济物天须惜,岂有斯人不暂留。
湖口望君山 其三
块阜曾闻接水宫,有无灵昧古今同。心知未得乘流上,但看帆帆趁好风。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一
百道思君似转轮,适成邂逅此堪亲。层云隔面昏黄色,雪意盈盈伫玉人。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望九华得缘字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一
春日漫兴 其七
赠合肥令熊公远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一
夜坐柬潘右安闵园客 其一
夏日漫兴 其九
秋夜 其三
又赋伤心行 其十六
沙河道中
春日漫兴 其五
寿丁母 其二
灯市歌 其四
晚宿尹村见新月
春日次陆天随韵寄潘右安
秋荷效李锦瑟 其二
夏日漫兴 其十二
采藤花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二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一
乙亥春日 其二
感往 其三
春日漫兴 其三
会稽宣绣方之上海顾绣适堪姨姒友人见贻分丝观音一幅针锋细贴殆类 ...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一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二 卖貂帽
又赋伤心行 其二
赋得薄命词 其四
杂忆诗 其二
鸳鸯栗 其二
灯市歌 其三
晚登岳阳楼
阅董宗伯赠姚画溪先生诗卷有述
七夕闺意
自邯郸之磁州 其一
蜀客谈蜀事 其三
寿李母徐太安人七帙
拟古怨诗 其二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邢台豫让祠
柏乡公署看月 其二
济甫追送齐安风阻江干不获再晤对使寄谏
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其一
蜀客谈蜀事 其四
和章爰发秋梦诗 其一
自团风镇沿江西行
小饮卢德水斋中
昼静
乙亥春日 其一
舟雨怨 其二
留别刘晖吉司理 其一
河行即目 其二
河行即目 其一
病起 其二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