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
誓许三生谐半面,又愁白日惜分飞。可怜的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赵州柏林寺
郁然青数点,遂以柏林称。来止初瞻影,迎门仅有僧。
平悬千尺水,幻接几枝灯。但不迷真际,随宜阅废兴。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六 卖剑
龙渊辞我去,床头分外孤。何人占宝气,枉自掷泥涂。
侠节能酬否,儒装解佩无。犹疑中夜啸,酒醒辄相呼。
容城早雨
气象乍氤氲,微茫晓未分。层云俄水起,远嶂觉雷殷。
草影沾将湿,蝉声咽处闻。停车稍候霁,幽意在初昕。
赋得薄命词 其十
彼美何人天一涯,庵罗到处谩随车。强调朱粉犹疑梦,乍听笙簧冷自嗟。
便道折来花有主,凭谁做得玉无瑕。回眸不尽苍茫色,踏踏芳茸过几家。
自团风镇沿江西行
未及涉江去,回环此眺听。凉秋涵一旷,云物何泠泠。
浪偃矶初落,风迟帆乍停。芋田锄后熟,蓝圃望中青。
挽罟依沙岸,悬帘截水亭。断苇生远响,丛芷发微馨。
目极俄伤晚,千山不一形。霞光隐日脚,青紫界苍冥。
劳生会有极,动者亦云宁。吾行适未息,催火出林坰。
夏日漫兴 其四
无蚊恰称晚凉天,高捲纱幮薄似烟。饱类樱桃饥类絮,尽人坦腹讵妨眠。
偶感 其一
禁尽离灯怯夜阑,败蕉零棘雨中看。分明忆得埋心苦,支领春风面面难。
夏日漫兴 其十一
近晓西风作意寒,衰荷夜半泣丛残。分明官舍同僧舍,总有繁花不耐看。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一
即此称官隐,俄延遂一周。俸钱差不薄,饱食尚何求。
静几香堪炙,尘床印懒收。本无迁客意,行住总夷犹。
黄梅苦雨
未觉风心善,阴晴候屡猜。山山埋照尽,树树抹云来。
拚睡唯欹枕,拈香净宿埃。可知春已老,愁说到黄梅。
抵家杂感 其一
我居未定不须论,泊岸移时又出门。爱傍亲帏姑近市,言归旧族只依村。
寄人廊庑篱偏绽,曝向馀冬日渐温。阅尽枯荣五载内,徘徊庭际亦知恩。
小饮卢德水斋中
知子避人久,为予勉送迎。主宾仓卒事,蔬果澹交情。
执手言无次,开怀量已盈。出门仍眷恋,愧羡一时生。
双节诗为刘竟澄工部赋
派近馀溪水,澄寒君自知。温风及宿草,瀼露遍新枝。
两世心如结,孤生泪易滋。冰渊凛日夕,念念是孀慈。
又赋伤心行 其三
春光未觉好,刻日又春残。眷爱莺寻梦,功名鱼上竿。
过淮先颂橘,当户解锄兰。三复豆萁语,人情到髓寒。
邺中诗 其一
微风触树冷修修,漳水依然咽旧流。何处高楼啼落月,久传疑冢认荒丘。
佳人南国经春锁,公子西园爱夜游。最是英雄多感慨,杜康今日好销忧。
感往 其三
期将风信准枯桑,可但中流寄一航。长者吊丧宁忍诟,书生射策未全狂。
机锋后起须相对,意眹才萌盍早防。底蕴岂容口舌尽,五千文字较茫茫。
晚登岳阳楼
浩淼将何极,登临若有端。凭轩不觉莫,湖气压城寒。
细雨侵云去,长蜺抱日残。如闻帝子瑟,夜久渡艰难。
乙亥春日 其二
也知理乱数难争,人事乖违私争平。何地从容承日影,普天毕剥战秋声。
魂依蒲稗沟边骨,泪湿胭脂马上情。直逼寝园堪恸哭,兵戈无乃太纵横。
夜泛大明湖
数曲城隅水,悠然别有源。岚光偕晚静,泽气与秋屯。
小艓宽于掌,芳洲环似盆。苇乾声乍起,菰烂韵无存。
一任风掀烛,徐当月满樽。沿洄随所向,近远讵须论。
历下官署杂咏 其五
煽乱寻常事,蚩蚩宁莫惩。聚徒今水泊,祀赛古东陵。
列寨环相守,雄渠非一称。贼除民并尽,天意果何凭。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自邯郸之磁州 其二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一
题舅氏闵康侯一草堂 其二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 其一
饮卢德水杜亭用其原韵为赠
灯市歌 其三
河行即目 其一
青口驿楼午眺
德藩内苑观白鹦鹉
阅董宗伯赠姚画溪先生诗卷有述
午日东平道中汪孺石自济上驰讯并示近刻
玄素宗侯就晤梅川小饮四高楼上
夏日漫兴 其二
赋得薄命词 其六
会稽宣绣方之上海顾绣适堪姨姒友人见贻分丝观音一幅针锋细贴殆类 ...
后杂忆诗 其七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二
杂忆诗 其五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三
初寒学为险句 其一
夏日漫兴 其六
酬汪如石见赠之作仍步其韵
集贺公调署分得十四盐
寿丁母 其二
侯豫瞻赠长蘅遗迹一小册舟中展视欣然
潜山旅舍
汎画溪
蜀客谈蜀事 其二
西陵韩城驿不寐 其一
晚宿尹村见新月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二
兰词二首 其二 代招
夏日漫兴 其七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赠合肥令熊公远
友人席次闻杨维节白下讣悼之
乙亥春日 其一
望金山 其一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一
固镇驿折残榴花
晓发河间道中
春试偶以他事尼不得与闵园客同行途中恨之
河行即目 其四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三
病起 其二
杂忆诗 其十
拟古怨诗 其二
又赋伤心行 其一
赋得薄命词 其四
赋得薄命词 其十一
雨泊雉城北渚
芳兰怨 其二
元日早起即事
谭友夏邀同刘济甫汎鹦鹉洲
蜀客谈蜀事 其五
恭遇圣寿雪中朝贺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