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凌义渠
风日朝来爽,山原四望通。有怀悲逝水,无语送飞鸿。
公子侠游窟,佳人纨绮丛。参差那可问,一线枕痕中。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 其二
如伴一峰宿,众峰尽悄然。此时下界望,梦梦即高天。
佛火青留壁,松风冷触泉。推窗心忽动,惝恍在层巅。
茶池 其三
莫诧溪头涩,烟峦处处新。春风吹不尽,时遇采茶人。
杂忆诗 其九
颇饶孤韵略逢迎,小喜近前面发赪。眼底何人差免俗,侬心历历怨分明。
谭友夏邀同刘济甫汎鹦鹉洲
衔杯意已倦,独喜就君舟。两岸宜孤泊,三人成共游。
微酣如欲语,久客亦生愁。傍晚烟随合,洲边瑟瑟秋。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七
靡孑成真谱,诗言岂尽诬。全家委夜壑,深巷惨啼乌。
版籍空名在,田园多半芜。纷然漕使出,犹议急追逋。
夏日漫兴 其五
镇日劳劳费送迎,梦馀尘土未全清。一般看到中天月,裁觉江南分外明。
枫亭驿荔枝数株甚古云数百年物
经谁手植古亭边,宅近端明世所传。不染烟霜肤更泽,独超尘劫气恒坚。
根蟠苍兕疑掀地,㷔发红云直透天。多少澜翻人事内,秋风筐实自年年。
盛灵飞以访吴兴山水至余适自楚归雨中留饮
如兹好事见何曾,拟伴同游适曾能。得句口忙频授子,寻山路杳辄依僧。
情悰离合恒三稔,语话连绵共一灯。偶及湘天清绝处,爱君酒趣亦旋增。
乙亥春日 其一
黯黯城隅结午阴,风花过眼弗堪寻。依方觅睡犹嫌浅,挈伴寻山未觉深。
不少讹言姑妄听,且随浩劫学安心。诗人握粟诚何意,出处无凭匪自今。
南还舆中有作
不免驰驱苦,恬心与徜徉。尘因雨后减,日似客程忙。
早映红参白,新条绿渐苍。常嫌睡欠足,未拟梦家乡。
潜山旅舍
满酌聊将浊酒酤,行行转复怯前途。四围草树兼风猛,一带茅茨照月孤。
饥鼠欲来灯已暗,啼螀不彻梦全无。可知一夜寒侵骨,才说经秋意蚤枯。
水灯
悬知离火宅,未肯背明栖。一叶才能汎,中流此不迷。
枫根逢月黑,芦渚觉风嘶。残烬飘何极,荧荧早向西。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过从母净居感述 其一
闺律通禅旨,篱门昼反扃。辞家知有托,结愿岂无灵。
器钵閒相守,音文寂共听。春光许暂入,一见草青青。
夏日漫兴 其七
厌闻折简漫相呼,酒肉淋侵下箸无。且忍须臾随例散,一匙浓茗胜醍醐。
蜀客谈蜀事 其五
潮痕滟滟绿生烟,山到嘉陵水到湔。锦色迷离遮不断,村村知近浴妃泉。
和章爰发秋梦诗 其二
一昼沦阴劫,中天散积晖。男儿须用杀,智者好藏机。
蚤以攻为守,当缘战始肥。葛藤牵未了,斩却乃言归。
家居偶感因和潘右安包氏园亭之作仍步子瞻韵
岂必名园饶胜地,数椽且复问吾庐。花迎舞袖长年在,照返墙隅一半无。
好踞平泉醒酒石,试拈金谷晚春图。关渠何事巢梁燕,岁岁添泥戏引雏。
望金山 其二
不少登临兴,无如眺听亲。寒潮侵古刹,突石卧奇人。
注水添眉目,经冬损笑颦。宛成盆盎景,鸥鹜尽天真。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 其二
情牵物役祗匆匆,略识春光春又终。官路有程难并日,荒原无昼不嘶风。
成丛荠麦疏兼密,夹植桃梨白映红。曾记昨年来此际,赤氛千里正途穷。
凌义渠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259篇诗文
容城早雨
饮卢德水杜亭用其原韵为赠
寿丁母 其一
春日漫兴 其七
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和刘同人燕中即事诗六首 其六 卖剑
夏日漫兴 其六
将访龙梦先
阅董宗伯赠姚画溪先生诗卷有述
又赋伤心行 其五
邢台豫让祠
历城贵君招游华不注是日轻阴微雨
三月一日乘雨入天竺 其三
赋得薄命词 其七
又赋伤心行 其七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三
步寻竹潭
贺马邑侯题留考满兼值太孺人初度荣封
历下官署杂咏 其一
邵州迤西三百里峰壑遥深萝木邃密行数日触绪皆诗 其四
又赋伤心行 其三
夏日漫兴 其四
元日早起即事
茶池 其一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五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二
雨泊雉城北渚
杂忆诗 其八
和章爰发秋梦诗 其一
乙亥春日 其三
青口驿楼午眺
灯市歌 其三
春日次陆天随韵寄潘右安
秋夜读甫里集
秋荷效李锦瑟 其二
春日漫兴 其六
夜泛大明湖
又赋伤心行 其十三
历下官署杂咏 其六
补螺庵花影诗示闵园客兼寄潘稚生 其一
留别刘晖吉司理 其一
蜀客谈蜀事 其三
河行即目 其二
蜀客谈蜀事 其二
夏初自夹山莫归 其一
杂忆诗 其一
济甫追送齐安风阻江干不获再晤对使寄谏
阜城道中寒甚见雾淞匝树记之
夏日漫兴 其一
杂忆诗 其十
拟古怨诗 其二
重过茶池亭
采藤花
后杂忆诗 其三
杂忆诗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