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八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八

元代 凌云翰

舟行何遥遥,南风飏旗尾。江上无杂花,青青尽芦苇。

于时潮已平,波动日光炜。中流双舻鸣,爱此儿郎伟。

饯行岂无诗,成章愧其斐。会看展骥足,如公信无几。

诗人凌云翰的古诗

画 其二 少陵诗意

元代 凌云翰

谁写江村枫树林,草堂如有客相寻。野船怪得轻如叶,秋水今朝五尺深。

赵大年芦雁图

元代 凌云翰

平林带烟波渺渺,风低葭菼秋声小。望中疑是彭蠡湖,十百为群尽阳乌。

楚天未雪无雨霜,南来岂必谋稻粱。哀音若欣云路迥,老翅不厌关河长。

汀州水落成平陆,散乱凫鹥聚沙曲。低飞不肯俾寒鸦,犹绕荒村破茅屋。

屋中有客挥五弦,从之不得心茫然。何人图画能著此,赵氏丹青称大年。

徽庙元年颂凤历,此图正是当时迹。便从宣和到靖康,艮岳禽声起秋夕。

古往今来几盛衰,摩挲老眼竟成悲。良工心苦人莫识,似写周宣鸿雁诗。

沁园春 嘲昆季析居

元代 凌云翰

树上凌霄,堂前紫荆,秋来尚芳。柰牝鸡晨语,鹡鸰憔悴,妖狐昼啸,鸿雁分张。

仁智匪周,喜忧非舜,一旦天伦忍遂忘。如何好,望松楸感泣,桑梓悲伤。

古今祸起专房。总一国、犹然况一乡。家有妇人,岂无长舌,世无男子,谁有刚肠。

树大枝分,瓜熟蒂落,此语应非是义方。聊书此,要惩鉴诫,不在文章。

海棠风燕图

元代 凌云翰

社日来双燕,低徊佛画檐。海棠风不定,谁为捲珠帘。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三

元代 凌云翰

水流必赴壑,况乃值大川。伟哉朝宗意,浴日乃滔天。

昨日哦庭松,明朝犯蛮烟。皇威遍四海,所见如目前。

勿谓道路难,民事在所先。会看一士谔,当胜诺者千。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六 渔村夕照

元代 凌云翰

绿树村村暗,黄茆处处低。渔人贪落照,晒网屋檐西。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四 雪雀

元代 凌云翰

白翎彷佛似裙拖,为问乌桓事拖何。无角畏寒穿古屋,有雏怜馁恋前窠。

野田泥湿难寻粟,门径人稀易设罗。闻道上林无限树,春风还尔旧枝柯。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五 平沙落雁

元代 凌云翰

相逐云间侣,翩翩落远沙。晚风吹不断,爱此一行斜。

钱舜举二菊 其二

元代 凌云翰

尽道西施类玉环,多因醉里认容颜。馆娃宫与华清似,都在秋风十二鬟。

江山图为傅德让赋

元代 凌云翰

江上愁心曾有赋,烟江叠嶂偶成图。丹青自可追小李,翰墨谁能继大苸。

野店山桥吟杖短,桃花流水钓舟孤。人生适志真名语,命驾归来不为鲈。

清源诗为谷士源赋

元代 凌云翰

欲识清泠五类先,源头一脉自先先。满除潢潦皆因雨,混浊泥沙不见天。

正本当令民绝讼,溯流还许酒称玄。谁知谷永贤孙子,心在皇羲太古前。

渔家傲 寿杨复初 词品卷六

元代 凌云翰

采芝步入南山道。道深宛似蓬莱岛。闻说村居诗思好。还被恼。苍苔满地无人扫。载酒亭前松合抱。客来便许同倾倒。玉兔已将灵药捣。秋意早。月华长似人难老。

方季长红梅翠竹二图 其一

元代 凌云翰

江县红梅放,雪中先满春。杏园消息近,为报探花人。

香奁八咏 其三 金盆沐发

元代 凌云翰

金盆潋滟匆浮脂,鬓发如云试沐时。雪坏石苔梳翠线,波明池柳蘸青丝。

频添沉水心思懒,未尽兰膏手握迟。却把罗巾拭馀润,爱他红日上花枝。

万红窝

元代 凌云翰

门外尘无一点红,结窝正在万红中。似知剡曲回舟者,如见伊川击壤翁。

晚对翠屏消暇日,时闻黄鸟忆豳风。不须安乐重题扁,已觉夫来俗虑空。

望云诗为常德新赋

元代 凌云翰

慈母音容阻见闻,举头何处是闻汾。心思白发千茎雪,目极青天万里云。

寒逐晓鸦采点点,暖随春雁去纷纷。八年不作斑衣舞,日下空瞻五色文。

次俞子中病起韵

元代 凌云翰

桐江清隐客,头白太平时。每唱紫芝曲,闲临碧落碑。

无愁何用解,示病不须医。恐有登高兴,先期报我知。

画棘丛白头翁

元代 凌云翰

鸟中亦有白头翁,底事卑栖向棘丛。不道朝阳孤凤好,飞鸣元只在梧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三 其三十九

元代 凌云翰

巧夕争看织女机,彩云销尽不成衣。如何村落柴门外,乌鹊都无一个飞。

商与渊水竹居

元代 凌云翰

不待高秋爽气新,幽居水竹自新亲。已从淇澳思君子,更向湘江望美人。

小艇依林缘载鹤,大竿当槛为牵鳞。商家霖雨须贤佐,汗简书名是隐沦。

凌云翰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