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祝允明
金兰之猗猗兮。写我心以贻兮。聊与子同归兮。
松寿 其一
陶径曾蒙元亮抚,君家今辱武功题。护持长使松无恙,桑梓清阴百岁齐。
子昂小景 其二
渔舟何所至,两两镜光中。沿洄溯春涨,更喜天无风。
与胡二游海珠
人誇本奇境,我恨近城闉。四面尽江海,一拳藏宝珍。
鱼龙游槛砌,舟楫换比邻。野马不能到,却多车盖尘。
大概
代东园梅见嘲
祝家园里一株梅,旧是三郎手自栽。今岁寒花开欲尽,三郎何处不归来。
夏日游慈云寺
命俦乘暇日,散步入慈云。野气能遥接,秋光自独存。
小山侵竹尾,细水护松根。众果都连苑,繁花杂植园。
废兴徵老衲,文字哭孤孙。却幸重来好,禅床许北轩。
忆神妃
丙子重九戏题
又借韵自赋一首用呈诸公
才到炎方便忆还,空歌游子剑前颜。空秋阳鸟遵遥渚,短景浮云出故山。
开被放衙星未没,推窗观海日将攀。诸公总是蓝田璧,不弃他山老石顽。
水诗
雨漫天兮天不得见。水漫地兮地不得践。烝人不粒兮桑田变。
神仙老死佛入灭,伯禹乘龙,仲尼乘筏。出八极兮睨洚淫而不即。
公无渡河兮公既没。妇逐狂夫,与子偕溺。青山推,鳌足断,蛟蛇腾拿,万物错乱。
厥初天一兮生水,其载与天地兮为终始。
赴报国院海会喜侯二
隔水应霜钟,寻声入宝宫。刹那依燄慧,六万绕神通。
欢喜来侯白,清真遇葛洪。独惭文字累,未得此缘空。
赠江阴方达之
岭峤经年未得还,劳君光彩照尘颜。故乡自有珊瑚树,南海何曾见木难。
简嘉定王令
江海遥分圣主忧,春台迟日玉壶秋。地当大国方千里,才号明时第一流。
欹枕潮声奇句得,暗庭花影早衙休。鸾栖自古通麟阁,褒德先封汉室侯。
述行言情诗 其五十
六籍统宇宙,七纬键天人。百子错町畛,万家腾烟云。
眇眇予日接,泳洽如渊鳞。冥蒙日思道,粲发时摛文。
纷纶向一贯,光彩摩三辰。向来觉性言,寂寞难重陈。
至乐终百年,与尔同埃尘。
题衲子诗稿
得来应是呕心肝,磨破枯蒲几个团。佛有语言唯说性,僧为文字不求官。
色离纨裤通身净,味带齑肠一点酸。我欲强赓三五首,却怜无暇尽雕钻。
北郊访友
风物幽妍上郭宽,访朋因得一回看。家家黄土墙三尺,处处清渠竹数竿。
欲雨欲晴云半密,如秋如夏汗微乾。苦吟应得山人句,却笑笼头少鹖冠。
送万寿恩住持碛砂
东郭名区号碛砂,主持欣得大方家。苾刍不碍旁牵蔓,薝卜能开到处花。
玄鉴杖头酬象马,归宗拳下辨龙蛇。真经古集充三藏,愿假翻寻助五车。
送徐先辈
吴王城中三月春,吴王城外送行人。飞花乱扑长江去,条风东来布帆举。
将留欲舍心趣多,难行难止柰君何。
喜雨篇送推官李公
三农病焦裂,百姓慕来苏。焉知皇运仁,下土不终瘏。
良风助玄云,洒淅散膏濡。农人餔在野,蔀室欢妇姑。
拜嘉我李父,驾言忽王都。愿挟怀中泽,呈君被九区。
访华光禄
高堂此始登,兰韵久熏蒸。榻定叨徐稚,门今识李膺。
倾瞻疑夜烛,笑语泮春冰。绿合沙头草,归舟发未能。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为张孝廉题留犊图送吴邑杨明府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一
怀知诗 其八 表弟蒋烨允晖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五
广川城
庚辰三月归至保昌馆李君士元家适士元车马有行色廿四日解携各北南 ...
宿摄山栖霞寺三首 其二
送盛斯徵中丞巡抚江西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
北崖行
嘲客舍山脚下井
哭子畏 其一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六
梦故知
三月初峡山道中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八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
寿王贞斋七十
醉(断酒二年,偶复一醉,为此壬申季夏十七
泪 其一
家藏马远春山行乐大幅
九悯九首 其四
怀知诗 其六 汤徵君文守
答黄鲁曾
雨中句容道中喜看山色
钱园桃花源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
哭表弟蒋焘
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
戴文进松崖
送徵明计偕御试
元和爱结过深晤言之馀复投长句思予和女乃就二章意局情饶聊复尔尔 ...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一
广州旅舍有怀提举醝司王廷辅
南洲词四首 其二
儿子召试后忝窃收录遂蒙钦改庶吉士留学翰林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二
次韵表弟蒋煜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四首 其三
述行言情诗 其二
市汊阻风
次韵奉和方伯汤公回銮志喜之什
松寿 其二
戏简连博士
谢汤文守惠地黄煎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
道士鹅
题杭州蒋自容江湖游卷 其三
梦与表弟王制彝卿表甥陈鳌子鱼散步河曲鳌邀饮其室觉而赋之写似二 ...
即景复为七言两韵
鸡黍词
山窗昼睡
泰风
方烈妇诗
南洲词四首 其三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九
怀知诗 其十八 朱孝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