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祝允明
老石空林了此生,一江秋水对人清。扁舟若为求鱼出,莫向茆亭脚下行。
菊圃
高情别自有风期,爱是霜风露后姿。靖节以来知者寡,天随而下舍君谁。
誇奇直欲盈千品,寄兴何妨只一枝。闲处若能为续谱,也堪书尾附吾诗。
口号 其三
蓬头赤脚勘书忙,顶不笼巾腿不裳。日日饮醇聊弄妇,登床步入大槐乡。
送洽住天王寺李弟请赠
权姿妙腊气翩翩,应世机翩自颖然。修习久栖三宝地,主维新属四王天。
高台旷苑宜舒啸,蒲座香床好息禅。我为青莲李居士,挥毫题得壁头篇。
梦故知
气涵珍玉语良金,不论穷通话尽心。枕上一时南北海,半窗梅影月阴阴。
顾秀才阳山草堂
家住山城不到山,强题诗句抗尘颜。君家客坐烟萝里,尽著閒人自不閒。
题杭州蒋自容江湖游卷 其一
越多名族又多才,诸老篇章取次裁。但看江湖诗一卷,定知胸次不尘埃。
述行言情诗 其十九
学聚勤殖藏,息游解纡结。宽原或流衍,澄泉共甘洌。
攀条采硕果,循畦屏衰叶。幽禽答遐韵,候虫依气节。
芳霭蒙晨荣,明煇扬夕月。拔时附绝驾,塞兑谢尘辙。
娄江舟中述梦续事状
相慰华堂下,重逢草野中。涂鸦犹习幼,策马拯涂穷。
恩爱千年定,精诚一刻通。直能呼共老,天壤有移鸿。
次韵表弟蒋煜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四首 其一
中条不改旧王官,犹喜书淫共士安。汉女红颜非自误,阮公白眼向谁看。
农人问稼教多秫,道士裁筠赠作冠。日喜车来皆长者,秪应姻旧倍添欢。
简赵西台 其一
满月澄寒镜,清霜涤素琴。独携车后雨,去润豫章林。
题杭州蒋自容江湖游卷 其三
两人携手五羊城,浙水东西是弟兄。但使有诗仍有酒,不妨长听鹧鸪声。
和孙二
霜力棱棱酒力禁,卧游终日似登临。青山不负谢公操,黄菊颇知陶令心。
清觞细茗成宾主,短发长风自古今。晚步从君聊戏马,乱峰深处一猿吟。
市汊阻风
十日踰千里,三宵滞一隈。旅情忙复缓,归棹去还来。
横飓摧高木,飞涛激迅雷。坐看村市没,行路不须哀。
荅日本使
日边来处几何时,闻说占申复到寅。遥仰北辰趋帝座,却经南甸驻行麾。
诗名愧动鸡林客,禅谛欣参鹫岭师。回首山川浑渺邈,只看明月慰相思。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八
面面青山曲曲溪,流云易度石墙低。苔生任把门踪合,鹤返容教树杪栖。
代东园梅见嘲
祝家园里一株梅,旧是三郎手自栽。今岁寒花开欲尽,三郎何处不归来。
卞将军庙
瘦马城西步夕曛,祠堂翼翼护英氛。下马入门忙拜礼,行人说是卞将军。
儿子召试后忝窃收录遂蒙钦改庶吉士留学翰林
文帝弘谟远,明王懋举初。望应非曲学,功欲得真儒。
给膳摅文思,休朝读秘书。养成台辅地,嗟尔意何如。
次韵表弟蒋煜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四首 其二
荷锄欣种渊明田,坦腹还如懒孝先。登山自蜡平生屐,载酒时过远近船。
焉知鱼鸟升沉性,齐得椿菌小大年。却笑人间心尚在,欲将青史订愚贤。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八
筑舍负崇巘,高卑缘秀林。翠岭绚晨晖,丹崖丽夕阴。
入坐交飞英,当窗语幽禽。山人适云觏,写性将清琴。
郊居赋既就,白醪亦可斟。循麓看时艺,桑麻长方深。
未必谈名理,欢畅已弥襟。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一
病閒
松寿 其二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
戴文进小幅
赠王翰林思
月潭
金山图
柳枝 其四
怀施侍御儒遂赠 其三
天马来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
戏题子畏墨竹
循州春雨
寿陈叟
述行言情诗 其四
梅隐居
送徵明计偕御试
金兰操二首 其一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六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九
为张孝廉题留犊图送吴邑杨明府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三十一
次韵表弟蒋煜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四首 其三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
赠杜三表弟
八咏 其一 禁省
三月初峡山道中
晚上吴山风雨骤至
诗 其四
戏题秉叔燕月之什(二首)
三月三日施侍御邀宴姚将军庄宅即旧名东郭草亭遗址 其二
宣宗皇帝画马图
子昂小景 其四
幽州岁残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七
夙驾迈皇邑 其一
怀知诗 其十二 吴文定公
题徵明画
次韵答河源郑侯见赠
和王太学见赠 其四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六
赠张卿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
草阁玩水图
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
口占寄陆三
召父歌送朱版曹升之守延平
简杨三
边文进翎毛二首 其二 樱桃白头翁
任月山九马图歌
子儋画梅
八咏 其六 宫观
次韵郭令虎丘千顷云夜坐 其二
述行言情诗 其五
雨中句容道中喜看山色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
述行言情诗 其十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