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循州春雨

循州春雨

明代 祝允明

物候逢春好,春来闷转深。
山城十日雨,家国百年心。
海吹饶生冷,蛮云易结阴。
循州本谪地,何待此愁吟。

诗人祝允明的古诗

太傅王公款月台

明代 祝允明

青天洞荡浮云开,东方月出临高台。光流碧汉轮飞度,影入湖波魄共来。

贤主嘉宾长会合,同光共景且徘徊。未咏韩公星没句,聊从太白漫停杯。

题沈山人藏王舍人竹枝

明代 祝允明

舍人清真同右军,金銮退直谢鸡群。千金不肯卖一叶,今日凤毛留赠君。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一

明代 祝允明

破屋依依寂寞滨,千山头白树存身。洛阳县令曾知否,中有饥吟僵卧人。

忆神妃

明代 祝允明

不见瑶姬八载遥,依稀闻说返丹霄。
灵云秀雨今何在,留与人间做寂寥。

赠朱孝廉性甫

明代 祝允明

百年贞白旧高楼,傲兀风埃六十秋。
楚聘寻常来北郭,鲁呼前后只东丘。
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公多为后生留。

大概

明代 祝允明

绿水兰桡泛雒神,隔阑遥唤送情亲。
匆匆不记仙人号,大概知同色界人。

庚辰二月廿七日晓官窑舟中口号

明代 祝允明

世棋年矢两相催,绝岭春深与雁回。无限胸中未酬事,蓬窗灯枕酒醒来。

梦唐寅徐祯卿

明代 祝允明

唐生白虹宝,荆砥夙磨磷。江河鲲不夙,鲁野遂戕麟。

徐子十□周,邃讨务精纯。遑遑访魏汉,北学中离群。

伊余守初质,温故以知新。谁出不由户,貌别情还均。

浊世二三子,厌弃犹为人。相逢靡幽明,隔域岂不亲。

兹涂无尔我,相泯等一真。昔亦念张孺,犹能逐冥尘。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明时耻韫玉,抱策下丘山。所献几何许,腐义数千言。

有司缪甄录,一出踰十年。身世无一补,何物期自传。

俞汉远云山图

明代 祝允明

洞庭之南潇湘西,湿云从龙凝不飞。湿疑纵横不可辨,二女望断重华归。

山河茫茫都一暝,仙宫隐入层霄迥。水浒浑迷行路踪,云端忽露青枫顶。

披图亦觉乱心曲,嗟尔良工意何局。人间晴雨相倚伏,秪在君手一翻覆。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三

明代 祝允明

吾祖悬车日,知公释褐初。遂深鱼水分,亦有兔萝图。

笑语儿童际,衣冠梦寐馀。凄凉天下德,忍谓及门徒。

壬申闰五廿六晓纪怀

明代 祝允明

庞葛空闻有凤姿,仲谋聊凤道佳儿。
病身日对干戈卧,别泪时看尺素垂。
半夜鸡声犹慷慨,平生骥足竟驱驰。
无因便把渔竿去,羞向斜阳弄鬓丝。

夙驾迈皇邑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夙驾迈皇邑,公去我心悲。京吴期月我,父母何时归。

所虑大君留,吾侪将畴依。贤人在高位,庶绩用咸熙。

子产往作相,嗣之来者谁。大君一内外,留遣皆贤才。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六

明代 祝允明

柳风欺水细生鳞,山色浮空澹抹银。总道江南风景好,从前都让罱泥人。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五

明代 祝允明

遥贤故怀益,密哲重应钦。四海三数君,垂眷后先深。

年位非所限,存没或殊今。渊渊玄酒味,粲粲瑶华音。

怀哉以拜嘉,毕世铭卑襟。

与句曲李令徐博士等夜饮

明代 祝允明

洞天福地神仙县,宣化承流父母官。自笑樊笼犹闭鹄,却怜山树亦栖鸾。

绯英炫幄春方烂,红蜡摇觞酒快乾。未必啸歌妨杼轴,风埃浩浩暂清欢。

南洲词四首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朝向南洲行,暮向南洲宿。不钓亦不泛,爱看南洲绿。

广州旅舍有怀提举醝司王廷辅

明代 祝允明

阳羡山中王右军,祓除尘土拥清芬。高情官下澹如水,令气座中和若云。

前辈风流今渐少,平生襟度许平分。一回聚首一欢乐,不向天涯叹离群。

菊圃

明代 祝允明

高情别自有风期,爱是霜风露后姿。靖节以来知者寡,天随而下舍君谁。

誇奇直欲盈千品,寄兴何妨只一枝。闲处若能为续谱,也堪书尾附吾诗。

山行近白云泉有遥呼于林屋乃瘦石大参也适受风归急不得往抵舍疾甚 ...

明代 祝允明

小车芳径出金山,瞥见仙人水石间。后客应推先客主,行云不及定云閒。

烟霞自熟孙登啸,笙鹤应嗤阮肇还。想有题名耀丘壑,可能镵我共苍颜。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