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倪元璐
亦复何滋味,如蚊咂铁衣。战能肥卜子,舌已烂王晞。
自叫一鹅出,甘随六鹢飞。岂容又十载,方誓墓知非。
发足灵鹫抵天竺便访峰丹二上人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 其三
闻名蚤已意相关,不在炉峰镜水间。人弃家鸡怜野鹜,天容越士到南关。
应烦鬼换纱笼字,才有僧看蕊榜还。千古岱山今著姓,地灵原是欲相攀。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六
去亦宁无补,未为脱雉樊。席前由再见,闾倚岂私言。
贾傅因之进,王孙所以骞。圣人非不省,只虑荡猕猿。
送冒嵩少赴官南吏部 其二
三十车字去,金台等空龛。席居末荣末,飞意南至南。
尽日持夹袋,逢山采烟岚。乐饥清溪水,毕卓无此酣。
田戚畹奉诏礼补陀还姜宗伯传册徵诗赋赓二绝 其一
玉节纷披妙鬘云,潮音端的是声闻。可知佛日辉如此,海不扬波为圣君。
寿金在六缮部母夫人
十年再进紫霞卮,又向西华去献诗。啖到蔗头如蜜境,开犹桃子未花时。
有来拜舞茅容友,是教须眉逸少师。倘遇玉童须一问,天门金母复为谁。
题马腾仲大母显贞录
死节何难难立孤,青闺容易到黄垆。青留老眼看孙子,但不峨冠自丈夫。
仰德怀清台是范,陈情令伯表如图。九天褒诏千秋史,博得泉涂一笑无。
双节篇
鸾悲只不舞,鹣比两为奇。燕子最深阁,怀清相望碑。
孟陶贵毛里,婴杵仗须眉。何似双婺影,桑虫夜祝时。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 其一
叟是愚溪尹是关,姓名随意点人间。须知异日当为岳,可与同称只此山。
试看猴呼听我应,是他鼠窃到今还。因思置子华山上,十丈莲花正可攀。
凭吊
一队湖山十万师,将军无日不衔卮。论文也合孙吴法,讲武偏宜王谢姿。
儒雅味如扬子水,英雄泪尽岳侯祠。凭君欲吊周公瑾,白下丰标赤壁诗。
寄商等轩冢宰
鲲海蜗庐总莫论,大都容得下琴樽。欲将吏部长名榜,比勘东林离垢园。
李下自无蹊径在,山公原有竹林存。幽居也不宜篱棘,多少禽鱼望引援。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八
曾观人上书,澹远策疲驴。明月谨环玦,穷交怀笠车。
巨灵强剖擘,路鬼笑安居。坐负秋来意,湘江大好鱼。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 其三 驽
錣策不能劝,何况鞭影乎。由胸无道路,化世为崎岖。
江上汁诸葛,延英汗令狐。莫将万石粟,笑彼一囊刍。
送陆鲲庭计偕
习说又三载,逢人胆过头。衙官班屈宋,儿子第融修。
伸纸只无畏,上书非有求。管城飞食肉,相法必封侯。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 其二
唤起山阴道上云,清溪可濯拟呼群。临流自作三回想,未必清溪似使君。
请不 其一
请不多留意,逢人与混茫。须安衾上下,獐在鹿边旁。
鼻肉赘天乐,耳虫糜墨香。攻心奈热血,聊服郁金汤。
洗儿词为王季重
笑到双颧舞到眉,桃花雪水洗儿时。生金铸就新孩子,提向罡风一任吹。
题刘湛六宛溪钓图
觉是秋光性可安,豪襟小耐白虹丸。若非千仞冈头坐,岂易清溪下钓竿。
和刘良哉韵
京兆官五日,商英憾十年。独留龙象在,若有鬼神然。
夹袋中无意,石床大好眠。斯时眠不易,鸣鹤或闻天。
寿年友海陵令张湛虚 其一
一城春雨万家烟,处处凉飞太极泉。人在扬州清似鹤,不知是宰是神仙。
倪元璐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 167篇诗文
小愈后吴澹人诸君移尊过斋作文字饮 其一
斥田治宅
徐尔从谒选水部
叹 其六
蒙赐佐枢环召别石斋兄兼怀诸公
卜居 其二
其二 其六
九日山行便谒禹庙
茌平马上大风
题何孝廉荷墅图卷
示季弟华汝
吴长组徵诗为杜毅斋开酒禁 其一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 其二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 其一
瑞芝为吕豫石太常赋
叹 其二
再至飞来
题画石为罗萸江前辈
其二 其一
送姚孟长前辈赴南中
同汉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萧然自远
锡令陈石夫邀饮惠山赋谢
宿灵鹫
戊辰春 其五
叹 其三
野食
其二 其四
题王觉斯石交图为郭天门吏部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四
戊辰春 其十
题松石寿吴澹人母杨夫人
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而闻中使者索邮骑大哗感赋
送文长洲相国放归 其一
四十初度 其二
送陈章侯南还暨阳 其三
送冒嵩少赴官南吏部 其一
送何香山相国放归 其一
涂德公太学以疏救予友石斋廷杖遣戍便道访予山中临别感赋 其一
家居即事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三
吴长组徵诗为杜毅斋开酒禁 其二
赋得御河新柳色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五
读徐九一疏草 其一
丙寅春日湖上偶成
体秋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