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倪元璐
幸能吞卯酒,马上任纷披。步幛石崇胜,流烟封子随。
糊涂争大小,视听入希夷。果是公超作,轩皇岂不知。
白下集王太学园中
卜得钟山是好邻,东西分署白云囷。较花似较三吴士,留月如留千里宾。
接木有胎为弱晋,鸣禽无字不先秦。学来五柳先生醉,酒气夤缘上葛巾。
昌化多山奇甚
围得都如垓下军,一峰峰起密于纹。小酬好事谢康乐,莫语耽眠宗少文。
九锡拟加溪上石,七擒不纵岭前云。上头定有神仙宅,隐约笙歌月下闻。
茌平马上大风
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定守驴肩。山云偶避韩明府,野火岂知焦孝然。
早悟红尘能变发,莫言金马坐成仙。花花绮绮春前兴,渐可扬州梦十年。
读徐九一疏草 其一
贾谊承纷乱,韩歆坐不谦。汉如铁必奋,人匪金胡针。
伯玉妻闻赋,丰干僧发谵。自因真好色,移奖及无盐。
郊游 其二
矐目可专听,镵官得恣游。昔贤诚卓识,今士亦良谋。
楚璧刖梧凤,越金铸水鸥。自缘力举翮,飞得上山头。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 其五
占天太史上星台,楚分媭星逼上台。召去君王如有问,须言红叶是良媒。
寿何非鸣母丘太孺人
郑媛轻白锷,陶母删青鬟。致义须眉上,竞功诗礼间。
人传韦氏学,仙在麻姑山。不食监河鲊,冰心自驻颜。
戊辰春 其六
自有荆轲客,舞阳非所期。惊人截豸角,难事谋狐皮。
东食岂西宿,伯埙谁仲篪。有怀既独往,将助亦胡为。
戊辰春 其三
蜣拿丸不脱,龙见珠而争。二物各持据,千秋分秽清。
侏儒观一节,曲女无巍城。鲸力蒲牢上,看谁作大声。
集吴符远颍山之规亭
千承谷口有云封,尽拥山光入饮烽。尽寝将军疑伏虎,松翔老子信犹龙。
蒋生能径杜陵道,谢朓忽诗落雁峰。只看亭身圆似此,若犹方内那相逢。
题刘湛六宛溪钓图
觉是秋光性可安,豪襟小耐白虹丸。若非千仞冈头坐,岂易清溪下钓竿。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 其二 猾
从无肉离骨,可信是甘柔。蝮子贻蛇患,桃虫通鸟谋。
智囊瘿是毒,警枕梦如流。想见李林甫,蜂脂铸镯镂。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 其一
叟是愚溪尹是关,姓名随意点人间。须知异日当为岳,可与同称只此山。
试看猴呼听我应,是他鼠窃到今还。因思置子华山上,十丈莲花正可攀。
升高
升高讵有底,目极云中君。腰贯鹤祈合,监州蟹乞分。
智谋延道里,判手积铢斤。欲问老僧法,云何不见闻。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五
携将琴鹤过夷门,比勘温公独乐园。圣世遭逢无避理,不应题是小桃源。
体秋 其三
纷华日以远,战胜乃翻癯。教世以黄老,视春犹妇姑。
凋枯非杀气,陶炼各丹炉。不晓名场客,神形有此无。
戊辰春 其九
美号世群托,孤情物所攻。蝠能幻鸟鼠,獭岂祭虬龙。
欲火其书易,并剸吾子凶。要知蜃楼阁,非必隼高墉。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汎舟却赋
想当无奈问奇何,亭较玄亭玄又过。竟醉留髡一石酒,都忘入洛五噫歌。
愁予最是秋宵赋,骂世无如春梦婆。宁作尊前双剑影,白虹紫电傲人多。
宿灵鹫
大峰如杵细如芒,看即图屏枕即床。耄石雏花巡佛案,瘦云肥雨裹禅房。
翻经背写游山记,引衲头钞种树方。曾道逢僧閒半日,到来三日为他忙。
双节篇
鸾悲只不舞,鹣比两为奇。燕子最深阁,怀清相望碑。
孟陶贵毛里,婴杵仗须眉。何似双婺影,桑虫夜祝时。
倪元璐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 167篇诗文
体秋 其一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一
题松石为年友留邺二仙 其二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五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四
寿年友海陵令张湛虚 其六
家居即事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 其一
徐尔从谒选水部
体秋 其四
再至飞来
野食
丙寅至日
饮临清马太学园亭自午至月上始散得游字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七
四十初度 其二
订石斋至董瑞生馆
醉巫 其二
寿年友海陵令张湛虚 其一
吴长组徵诗为杜毅斋开酒禁 其一
发足灵鹫抵天竺便访峰丹二上人
洗儿词为王季重
题何孝廉荷墅图卷
登老竹岭
世事有可忧叹者作八化诗
戊辰春 其五
过滕县时去妖乱六年矣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八
叹 其三
送冒嵩少赴官南吏部 其一
赠蔡江门司理
叹 其四
体秋 其二
其二 其六
其二 其一
叹 其一
斥田治宅
奉赠李信卿太公
雄州道中
送陈章侯南还暨阳 其三
题画送江夏相公予告
选房士稿得二十四人
读徐九一疏草 其二
沈易庵六十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 其五 饕餮
卜居 其一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 其二
念五日大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