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倪元璐
从无肉离骨,可信是甘柔。蝮子贻蛇患,桃虫通鸟谋。
智囊瘿是毒,警枕梦如流。想见李林甫,蜂脂铸镯镂。
送陈章侯南还暨阳 其三
玉鞭在手眼迷离,是写芭蕉怪石时。供作丹徒书院谱,世间只有米颠知。
瑞芝为吕豫石太常赋
寻常只作饭,天遣啖神仙。函德新名殿,昆崙大治田。
羊愔梦不昧,坡老食知鲜。何似玉虹草,一醺三百年。
叹 其六
似有通消息,情深不可胪。读书叫警策,呵镜取糊涂。
阎没前持橐,梁鸿后捧炉。坐煎忠孝士,声出变头须。
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而闻中使者索邮骑大哗感赋
已作不栖鸦,随风转鹿车。丝云抽茧谷,针雨刺纹纱。
来去千年鹤,官私两部蛙。看惟城郭是,愁听此嚣哗。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二
母曰嗟予季,帝曰吁咈哉。不教歌大隧,惟恐薄兰台。
驹刍絷遐往,狸首射不来。鸣霆兴百蛰,何处着蛩衣。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 其一
山法雄深水意奇,秋林霜皎月明时。令公多是张防禦,每得江南草木知。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 其一
亦加红叶亦微云,亦著高人曳碧裙。但说是秋都不信,此中春气正氤氲。
徐尔从谒选水部
捧出新衔疾马蹄,妇当庙见女离闺。郎官寒得冬为署,天泽沾多水作题。
恰有楼须忆五凤,安知河不立三犀。贺君尺五云霄近,珍重周生到月梯。
游飞来峰 其二
领取空濛意,丛林五月寒。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郸。
渐觉身非肉,傥由山是丹。分明旧相识,故作面生看。
题松柏双寿图
松柏岁寒节,谷风夫妇心。千年如有护,为作老龙吟。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 其八 浑沌
安能长不夜,天遣混贞淫。獬荐无斯触,穷奇良所钦。
恶人由逆我,中尉独开心。只坐无闻见,肝肠乖到今。
集红酣亭同凌骏甫闵园客赋
不衫不履草亭台,随意溪声随意苔。花气淡都如谷水,雨珠肥不过青梅。
多安炉火深僧定,故诡诗题钝客才。集似西园人更雅,好将景物细图来。
请不 其二
但不言温树,酬人即已閒。拗鹃商陆子,痴雀纥干山。
靴隔搔难着,床同梦不关。此环岂可解,吾已解连环。
送姚孟长前辈赴南中
为说人生非聚麋,长安道上恋何棋。长饶识具三毛颊,不合时宜一肚皮。
文帝贾生时不见,神宗苏轼本相知。知君能看钟山色,一样金门莫戒诗。
卜居 其二
取称吾才貌,愚溪与寝丘。名斋曰读茧,呼水作诗猴。
贺监湖分曲,张融屋在舟。元天能自致,三士不须谋。
赐麦饼宴 其二
九馆羊龙贡食珠,才随脯箑下尧厨。长房仙饭三山近,福习神名万野呼。
耐嚼周书无逸语,如悬鲁史有年图。固知此宴凌千载,鱼藻菁莪亦细娱。
四十初度 其一
一万五千日,只如推桔槔。蠹心痴脉望,鸟计妙寒号。
祝髀生
赋得御河新柳色
天孙春懒散机丝,挂向章沟缕缕垂。浅黛依微宜缀绿,柔枝飘袅不胜衣。
殢人掌上千回舞,临本宫中十样眉。清跸欲来须整态,何如张绪少年时。
送何香山相国放归 其二
由来梦卜与人情,总赖斯篇文送行。难得青蝇为杜宇,不闻梼杌食仓庚。
苏公暴公各盟诅,雷户崖户如践更。莫道香山无好伴,文公遗迹在零丁。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五
情绪如春草,茸茸不可删。虫攻心是恙,刀折首无镮。
游士倨黄鹄,豪人闷白鹇。微臣非此意,亦不动天颜。
倪元璐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 167篇诗文
卜居 其一
其二 其六
四十初度 其四
寿闽泉郑封公
丙寅春日湖上偶成
奉赠李信卿太公
吴长组徵诗为杜毅斋开酒禁 其二
四十初度 其三
登老竹岭
体秋 其五
题松石寿吴澹人母杨夫人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 其二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 其三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十
饮临清马太学园亭自午至月上始散得游字
宿灵鹫
茌平马上大风
送冒嵩少赴官南吏部 其一
小愈后吴澹人诸君移尊过斋作文字饮 其二
雄州道上望溪流泓然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 其五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四
出春明作
送文长洲相国放归 其二
访客出春明门 其二
念五日大雾
戊辰春 其三
野食
过滕县时去妖乱六年矣
郊游 其二
再至飞来
拜于文定公墓
题松石为年友留邺二仙 其二
发足灵鹫抵天竺便访峰丹二上人
沈易庵六十
升高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 其二
锡令陈石夫邀饮惠山赋谢
题画送江夏相公予告
醉巫 其二
其二 其二
体秋 其六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四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 其二
送冒嵩少赴官南吏部 其二
白下集王太学园中
请不 其一
涂德公太学以疏救予友石斋廷杖遣戍便道访予山中临别感赋 其一
戊辰春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