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薛侍御志渊使荆襄 其一

送薛侍御志渊使荆襄 其一

明代 倪岳

流离赤子最堪怜,房竹山中有废田。耕凿几年皆帝力,岂烦膏血污戈鋋。

诗人倪岳的古诗

晚回

明代 倪岳

登临兴倦欲忘还,归到重城半掩关。仰见明星环北极,回看爽气满西山。

空过白日应何补,老向红尘总是閒。我遂清游皆帝力,愿将丹悃谢天颜。

孟春奉陪庙享纪事而作

明代 倪岳

祠殿森严楯陛重,雍歌初彻燎烟浓。
虞周典礼千年合,文武衣冠百辟从。
日影渐移高阁漏,露华犹拂御街松。
却瞻天仗东风里,冉冉霓旌导六龙。

丁巳正月郊祀斋居和郑廷纲少司徒二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奉引长时下掖垣,御街瑞霭自氤氲。六师环卫看如翼,万姓遥瞻喜欲□。

□□□□□□□,□□□□□□□。□□□□□□□,□□□□□□□。

游西山诗答谢鸣治

明代 倪岳

玉堂深幸一官閒,曾许山行并锦鞍。禹锡自应先致约,玄晖何事惜追欢。

地灵无恙重游易,宦路多岐一会难。试问匆匆百年内,好山能得几同看。

驾部张员外汝弼以寒不及出饯赋诗见诮遂用韵二首一以赠沈一以答张 ...

明代 倪岳

月落卢沟客渡河,狐裘骢马晓寒多。狐来会接郎官舄,此去应留刺史靴。

酌别情深浑不醉,纪行诗好更须哦。河汾旧地馀桃李,一道春风定若何。

乐清轩十律为乡友沙士清 其十

明代 倪岳

廊庙江湖两不关,休休聊博此生閒。花繁东阁迎风折,竹过西墙带雨删。

尘梦不飞应似水,吟肩孤耸好如山。一官我愧匡时术,回首因君几厚颜。

纪事 其一

明代 倪岳

一自开残上苑花,十年春色老京华。临风滴尽伤心泪,悔杀从前愿有家。

挽杨茂都阃

明代 倪岳

神剑出欧冶,劲利久超群。葳蕤百宝装,错落七星文。

倚天发寒采,鸣匣袪妖氛。一动蛟龙惊,再鼓霄汉分。

往随明主用,累累建奇勋。一朝随变化,高飞入青云。

遂令千载下,独有名相闻。长歌抚遗迹,伫立悲斜曛。

神物渺何许,嗟哉杨将军。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九

明代 倪岳

旧游二三子,长才久争雄。相期桂子府,同上蓬莱宫。

岁暮失子应麟孤闷中和时敷妹丈除夕韵以自慰云 其二

明代 倪岳

愁怀聊藉酒驱除,潦倒翻成一笑娱。正惜年光蛇赴壑,渐看春思燕将雏。

山中猿鹤非无意,梦里熊罴会有符。自恨一身遭两误,聪明何必胜愚夫。

哭同年陆静逸鼎仪

明代 倪岳

聊因多病解朝衣,圣主恩深特赐归。圣指方怜经岁别,伤心竟与此生违。

秋风高冢应临海,春雨空堂自落晖。忽见贤郎增哽咽,语阑唯有泪频挥。

六月九日西涯寿旦其日生子以诗志喜次韵贺之 其一

明代 倪岳

闻道君家喜有馀,掌珠光彩动轩除。老天自是知人意,此子还能读父书。

占梦固应非偶尔,试啼聊复问何如。醉来却忆山翁语,径作高门待汝车。

送周德源南还兼柬沈仲律 其一

明代 倪岳

相看未久还相别,把袂临岐不可留。正是骊驹惊客思,更禁燕子说乡愁。

云开潞水青冥杳,雨过钟山紫翠浮。到处定应逢沈约,春城无事好同游。

奉命进学内馆和李宾之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簉羽深怜白鹭行,迂疏如我亦升堂。清临华盖真叨窃,近接瀛洲岂杳茫。

拟向图书探月窟,却惊奎壁焕天章。储才更荷君恩重,早见纶音下庙廊。

閒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 其七

明代 倪岳

梧叶惊秋落井头,天涯旅客正悲秋。更堪月夜寒声起,江上菰蒲落雁洲。

閒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 其三

明代 倪岳

满地芦花笑白头,客怀牢落正惊秋。雁声和月回残梦,寒影翩翩下远洲。

途中复见新月有感

明代 倪岳

堤柳经霜叶半凋,客途风景夜萧条。不堪乱柝惊孤枕,拟借轻帆送短桡。

玉宇高寒心岂远,金陵佳丽梦还遥。推篷见月增离思,可信深闺共此宵。

泊河西务与杨郎中克敬同年夜话

明代 倪岳

荒村疏柳带斜阳,才入河西感异乡。觱栗声中心激烈,舳舻影里梦飞扬。

十年客路嗟重到,千里家山耿不忘。赖有故人杨水部,灯前相对话行藏。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 ...

明代 倪岳

二十三年厕玉堂,执经曾忝侍明光。新衔又逐青云伴,旧侣深怀白鹭行。

岂谓长嘶思故枥,却看远翥在高冈。可能丽泽仍相及,得遂寅清答圣皇。

题瀛洲学士图 其一

明代 倪岳

等閒图画亦堪传,身在瀛洲不是仙。谁道当年闫立本,报功只解写凌烟。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