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玉泉限韵一首

玉泉限韵一首

明代 倪岳

西山深处俯流淙,乱石清泉自击撞。铁马嘶风惊客枕,玉虹拖雨过禅窗。

临溪正爱红亭一,逆浪时看白鸟双。万斛尘襟浑似洗,酒酣应使寸心降。

诗人倪岳的古诗

和傅体斋李西涯二年兄屏风灯诗韵兼致谢意 其二

明代 倪岳

云锦分张自一机,座中人讶眼中稀。风前仙侣开珠幌,月里孀娥按羽衣。

画比白缣元异品,诗于金雀可同归。开缄急为燃藜读,从此蓬门烂有辉。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十 月桥

明代 倪岳

夜色落长桥,片月波心净。不见影娥池,鱼龙自窥映。

题竹石

明代 倪岳

湘江不可渡,披图开我心。万玉倚晴碧,彷佛湘山阴。

清商耸毛发,苍雪何萧森。霜寒白石瘦,林迥青烟深。

危梢拂层巘,远黛迷孤岑。泠泠发天籁,悠悠引鸾音。

幽贞良足娱,密荫还相临。怀哉冰雪冱,挺挺纷难侵。

佳境渺在望,何当遂招寻。临风意无限,因之感微吟。

游无锡小嵩山僧寺 其一 次钱学士先生韵

明代 倪岳

山寺閒游未许违,雪晴台殿望中微。归田学士元能赋,入定高僧久息机。

尘外烟霞行渐近,林间车马到应稀。我来不尽登临兴,把酒长歌对落晖。

醉归漫成二章 其二

明代 倪岳

相携同出凤城西,沉醉归来路欲迷。马蹴香尘风转急,鸟啼深树日初低。

耳边已觉泉声远,眼底空怜草色齐。分手殷勤重寄语,明朝还拟续新题。

戚畹雪亭孙挥使祖茔八景其一曰鹤唳长松求题限韵一首

明代 倪岳

双巢白鹤万松青,点染真堪入画屏。点落九皋惊宿露,梦回三岛拂晨星。

徂徕地近应无恙,琥珀年深更有灵。怪底仙禽栖息稳,佳城刚占凤凰形。

京师十景图诗 其一 金台夕照

明代 倪岳

谁筑高台势半倾,昔人犹慕好贤名。昔于白日自今古,士与黄金随重轻。

返照又兼飞鸟没,残霞时傍断虹明。萧萧易水知何地,登眺惟深感慨情。

送惠州陈教授

明代 倪岳

海南初夜见文星,瘴雨蛮烟亦谩经。瘴载宦途双鬓白,半肩行李一毡青。

龙门水落乡心远,虎阜云归客梦醒。却喜坡仙行乐地,松风长满旧时亭。

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翼翼颠厓接断冈,山城风景倍荒凉。露根宿麦犹无雪,带叶生柴尚有霜。

坐畏拥炉冬正暖,困便欹枕夜初长。学宫□□频来客,门外青襟立雁行。

赏李景信东轩瑞香花次韵 其二

明代 倪岳

临到开时日正阳,倚风浑似舞霓裳。十年不见江南种,三月惊看蓟北芳。

秾艳未容誇国色,高标应许占春光。日长相对如佳客,绝胜红妆咏海棠。

承西涯阁老以铜雀砚见惠且谓验其真赝舟中试笔知为故物无疑乃用前 ...

明代 倪岳

一橐萧然出凤城,砚砖分惠眼犹生。当年可为笙歌溷,此日聊随楮墨行。

藻饰如存新制改,波颓不复旧台倾。明窗净几閒挥拂,吊古文从感慨成。

赠李都阃士章

明代 倪岳

玉帐坐生风,将军冠世雄。雕弓控明月,宝剑抚晴空。

笳鼓军容肃,旌旗敌阵空。清朝有麟阁,行见纪元功。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八

明代 倪岳

肉食谁能与国谋,庙堂风采自优游。却怜漆室民间女,独抱深忧为鲁侯。

次宾之韵贺迁新居

明代 倪岳

绿槐庭院昼渠渠,总谓新堂胜旧庐。素壁初留王宰画,华签久贮邺侯书。

古人一室有真乐,老我三年无定居。苦欲从君仍惮远,夕阳门巷早将车。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十一 稻田

明代 倪岳

腐儒常苦饥,问籴竟如玉。僧田不自耕,终岁饭亦足。

九日游陈氏西园即席次镜川杨学士韵 其四

明代 倪岳

酣馀步远塍,暮景自清澄。篱菊未堪摘,溪鱼犹可罾。

竹间挑晚稻,荷底拾秋菱。欲尽登高兴,攀崖更一层。

闻捷后值雪喜而有作二首用韵柬宾之 其一

明代 倪岳

西征烽火照金微,东望兵戈动铁衣。一道渠魁皆手縳,三边酋长定心归。

马肥塞草空鸣柝,犬卧山村不掩扉。从此军中知小范,平胡歌颂未容稀。

厓山大忠祠

明代 倪岳

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
海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
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
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人潘医学廷瑞 其三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托根窅以深。群然伍众草,水石自萧森。

宣尼既云远,千载无知音。临风发长啸,聊以动微吟。

晚泊流河

明代 倪岳

迢迢客路近流河,渔浦风晴起棹歌。夹道短篱村巷小,两行疏柳夕阳多。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