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四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四

明代 倪岳

鳌极虽倾力可全,古来遗事已茫然。空怀五色山中石,大手何人解补天。

诗人倪岳的古诗

答玉署交情四首 其四

明代 倪岳

朝霞结浮阴,轻风送疏雨。扁舟溯安送,飒爽不知暑。

推篷坐清晓,展转思延伫。夙荷圣皇恩,冥鸿遂高举。

渺然江湖心,耿耿方自许。怀哉眷念情,因之寄斯语。

得杨氏妹书问讯亡妻计发书时没已四日矣感之复成二律 其二

明代 倪岳

可从王母簉仙班,寂寂深闺尽日闲。祷疾每怀瞻北斗,祈年长记祝南山。

志酬终养应无愧,心慰全归竟不还。欲候佩声明月里,争知天上与人间。

八月十四风雨之夕病中望舍弟消息不至怅然有怀

明代 倪岳

西风门巷掩深幽,一卧兼旬倦出游。江上行舟犹渺渺,窗前落叶更悠悠。

新寒未慰相如病,旧雨仍增宋玉愁。明日阴晴知未卜,有无诗酒对中秋。

九日游陈氏西园即席次镜川杨学士韵 其三

明代 倪岳

穿岩结疏屋,接陇布秋菑。出郭路非远,还家心自迟。

最宜春雨后,又近夕阳时。彷佛青溪曲,悠然千里思。

过南旺湖望蒙峄诸山

明代 倪岳

十里青湖一棹通,夹堤榆柳受东风。夹人出没菰蒲里,客子讴吟烟雨中。

东望龟蒙馀鲁甸,西来凫绎閟秦宫。寒窗寂寂空怀古,此日经游叹转篷。

玉泉限韵一首

明代 倪岳

西山深处俯流淙,乱石清泉自击撞。铁马嘶风惊客枕,玉虹拖雨过禅窗。

临溪正爱红亭一,逆浪时看白鸟双。万斛尘襟浑似洗,酒酣应使寸心降。

京师十景图诗 其五 玉泉垂虹

明代 倪岳

曾探山罅汲深清,一曲泉流玉色明。偃蹇虹霓云外影,琤琮环佩月中声。

飞空疑欲成朝雨,漾日从教报晚晴。东接天潢知不远,万年长绕凤凰城。

哭同年陆静逸鼎仪

明代 倪岳

聊因多病解朝衣,圣主恩深特赐归。圣指方怜经岁别,伤心竟与此生违。

秋风高冢应临海,春雨空堂自落晖。忽见贤郎增哽咽,语阑唯有泪频挥。

送陈师召侍讲升南京太常少卿 其三

明代 倪岳

词垣二十载,友道托深知。闽海来双凤,秦淮见一夔。

圣皇元重礼,士子待谈诗。明日河桥别,停云有所思。

篁墩为程克勤赋

明代 倪岳

十亩新篁翠色屯,依然还是旧家墩。浮名岂惜随时改,直节元知自古存。

一代清风重有主,千年遗泽又生孙。已除芜秽供游乐,不异晴洲断石村。

谒孝陵有作用子美昭陵韵

明代 倪岳

烽烟从荡涤,华夏惬依归。海岳趋戎马,星辰上衮衣。

舜文千载治,汤武一时威。运抚乾坤永,明扬日月辉。

山陵今窅漠,寝殿故霏微。蝼蚁空瞻拜,神龙仰奋飞。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粲潘医学廷瑞 其四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粲,

过故城遂泊八里屯

明代 倪岳

萧条门巷不成村,细柳深藏卫尉屯。回首故城三十里,月明风冷送黄昏。

贺罗明仲得家报生孙

明代 倪岳

家书夜到急张灯,喜报兰芽一叶增。偶尔竟烦诗纪梦,崭然终拟寿为朋。

人间鹤骨真无价,天上鹓雏信有凭。已办含饴娱綵服,乡心遥转辘轳绳。

过奉新复与章太仆会遂邀饮驿中观壁间日本碧照野释所题有作

明代 倪岳

驿舍在河浒,拂衣聊与登。独怜身似燕,共醉酒如渑。

好客金闺彦,能诗碧海僧。相看成一笑,聚散亦难凭。

对雪有感 其一

明代 倪岳

慈母恩深不可追,严亲犹隔大江隈。独怜洒泣东风里,惟有孤肠日九回。

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 其四

明代 倪岳

泼纸云烟扫不开,斋房稠叠见诗来。丰年正拟称多黍,盛世真堪咏有莱。

短草夜深羸马齧,高柯月上乳乌哀。行囊剩有珠玑在,错落人惊出蚌胎。

哭内八首 其三

明代 倪岳

怪底年来远别离,不堪南北动遐思。灯前空堕无穷泪,箧里犹存绝妙词。

乞米但教厨有粥,检方非为市无医。安贫忍病嗟谁及,一任时人死后疑。

廷试供事次屠都宪朝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群公同挹庙堂春,多士均沾雨露新。明日蓝袍承帝命,一时丹悃答皇仁。

腾欢早见传衢路,称贺还期拥佩绅。华盖天高瞻淡墨,遥听宫漏候严宸。

赏李景信东轩瑞香花次韵 其三

明代 倪岳

曲阑日上影玲珑,香气薰人亦自融。满室春风回绮席,一帘晴雾散雕栊。

花攒淡白团圞密,叶簇轻青点缀工。好是羽衣歌舞罢,天仙清倚广寒宫。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