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张文献祠

张文献祠

明代 张以宁

儿时长诵八哀诗,遗诰相传自昔时。空料白头祠下拜,曲江烟雨读唐碑。

诗人张以宁的古诗

次韵答茅壶山

明代 张以宁

乾坤纳纳知音少,岁月悠悠行路难。岁我南山仍射虎,何人东海与持竿。

风前薜荔秋衣薄,露下芙蓉古剑寒。欲借茅亭无限月,携诗满意为君看。

安南使者同时敏大夫登舟相访献诗述怀一首就坐走笔次韵答之以纪一 ...

明代 张以宁

殿阁凉生雨霁秋,紫皇晨御翠云裘。仗移日转双龙阙,诏下云开五凤楼。

英荡荧煌颁授节,羽旌杂遝拥鸣驺。词臣垂老斯游壮,风送龙江万里舟。

途中次子烜韵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微官与志违,空负圣明时。对酒怀彭泽,题诗愧渼陂。

遥天和树尽,断岸逐舟移。杨柳黄金色,随春入砚池。

梁山泺

明代 张以宁

风正吴樯去不牵,雪融汶水绿堪怜。菰蒲渺渺官为市,杨柳青青客上船。

分水铺道中

明代 张以宁

长忆闽中路,今朝马首东。
山高云易雨,谷响水多风。
蝶抱落花片,鸟啼深竹丛。
功名一画饼,身世独飞蓬。

题苏昌龄画

明代 张以宁

徐君远从西江来,亲为苏子作亲石。
亲三千年铁作肤,石亦苍寒太古色。
几株老木相因依,气格不敢与之敌。
洲前摇摇者舟子,短棹沧江荡晴碧。
着子啸歌于其中,仰观青天岸白帻。
是时东山月始出,无边露气连赤壁。
潜蛟出舞巢鹘翔,江姬色动三太息。
眼中之人有太白,风云变态俱无迹。
前辈风流今复闻,人间绝景岂易得。
徐君更为添野夫,共泛灵槎卧吹笛。

常山县

明代 张以宁

喜近闽山南去路,楼台两岸水迢迢。楼知晓店三竿日,犹梦春江半夜潮。

吏少县庭常阒寂,戍还驿舍尚萧条。平安写就无人寄,家在溪南第一桥。

夜饮蒋师文斋馆

明代 张以宁

故人相与醉,虚幌坐来清。
月色宛在地,钟声忽满城。
都将千载意,并作异乡情。
若买青山得,相携岁晚行。

二月十五日舟中见柳始青

明代 张以宁

宛宛萦堤水,淙淙逆浪船。清晨风已转,今夜月初圆。

归客春多梦,舟人早懒牵。无端杨柳色,青入柂楼前。

广州赠同时敏

明代 张以宁

明诏金门天上开,使人铜柱日南回。九江烟浪看庐阜,五岭云山过越台。

嘉惠远氓烦圣虑,宣风绝域仗奇材。吾家博望风流在,绝喜乘槎此日来。

腊月梦还家侍亲

明代 张以宁

喜著莱衣侍越吟,觉来犹未脱朝簪。五更霜月到家梦,十载风尘为客心。

山远秭归啼更苦,海乾精卫恨犹深。几时万斛潺湲泪,尽洒坟前柏树林。

平野

明代 张以宁

北来群山亦已无,旷望元气春模糊。云低不断沧海去,树远欲尽青天俱。

何人胸吞九云梦,尚恨水有三蓬壶。巨灵不为镵叠嶂,长使诗人心郁纡。

济南寓公程鹏翼耀彩亭

明代 张以宁

济南山水似江南,耀彩亭前绿满潭。万柄高荷风娜娜,两行弱柳露毵毵。

绛绡仙子笼新浴,翠盖佳人倚半酣。色静每于心独契,香清长许鼻先参。

剪筒泻酒留人醉,采菂分茶与客谈。风景不殊时事异,即令看画意何堪。

题刘君济青山白云图

明代 张以宁

野性夙所忻,青山无垢氛。落花一夜雨,幽树满川云。

鹿迹闲行见,松香独坐闻。殷勤招白鹤,予亦离人群。

分题芜城烟雨送吴原晢教谕

明代 张以宁

芜城路,年去年来自烟雨。
冉冉春浓自燕丝,蒙蒙晓暗迷莺树。
鲍昭愁绝未归来,为画当时断肠赋。
登高怅望正思君,帆影微茫又东去。

南宫校文次韵马在新授经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玉堂深锁隔凡尘,夜合庭前月色春。剪烛焚香云满卷,开帘啜茗雪盈巾。

惭无清鉴酬明主,愿重巍科得伟人。觅句喜陪王左辖,老儒曾是幕中宾。

题尚仲良画鹭卷

明代 张以宁

沧江雨疏疏,翻飞一舂锄。老树如人立,欲下意踌躇。

明年柳条长,遮汝行捕鱼。

题山水图次张蜕翁韵

明代 张以宁

粤王山前云出门,叠嶂层峰万马屯。龙过怒涛翻石壁,雁回飞雨暗江村。

泉头洗药流花片,松上题诗湿藓痕。长记钓船归得晚,潮平沙白月黄昏。

南宫校文次韵马在新授经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杏园飞鞚蹴芳尘,撚指而今四十春。辛苦向曾携綵笔,衰迟重比岸乌巾。

丹成九转云笼鼎,烛尽三更月近人。多谢能诗赵主事,自调大吕和蕤宾。

题采石娥眉亭

明代 张以宁

姮娥霜鬓未摧颓,李白骑鲸更不回。李代登临悲赋客,百年沦落忆雄才。

淮云白白鸟飞尽,山日苍苍猿啸哀。欲起锦袍吹玉笛,为驱江浪入金杯。

张以宁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