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孟端竹

王孟端竹

明代 张宁

九龙山人王孟端,风流博雅人称难。漫胸锦绣消不得,化作万个青琅玕。

中山兔老鲛绡白,马肝香透金壶汁。风回赤壁浪痕平,云黯苍梧雨声急。

铁钩锁金错刀邯,郸学步真儿曹大。河一决泻千里崩,崖触处生惊涛世。

人岂识,真和假,白雪词高和应寡。坡仙儋耳未还家,落日临风思老可。

诗人张宁的古诗

送金都运

明代 张宁

读罢离歌怅夕晖,不胜遥夕忽依依。同时谏诤几人在,当路交游强半稀。

云满冀城双阙迥,雪晴淮水片帆归。前修未远徽音歇,羞逐清班侍紫闱。

烟萝山馆

明代 张宁

花霭松薰逗午烟,轻风不散碧萝悬。一声归鹤重门静,人在蓬壶小洞天。

真寂八景 其八 半池月

明代 张宁

清明如判璧,回抱似弦弓。不是僧房近,歌游即泮宫。

向汝隆画鸡冠花扇图

明代 张宁

十年归旧隐,不听蚤朝啼。却向蓬蒿里,昂藏对竹栖。

题徐元玉莲塘胜赏词后

明代 张宁

十里红芳载酒行,兴来谁复顾阴晴。无端此会聊相偶,有约重来恐未成。

击楫声孤人语歇,济川名重客舟轻。风光想像湖湘路,欲借遗文吊贾生。

玛瑙寺枯木竹石

明代 张宁

石蹙脩篁碧筱残,风摇落木紫藤乾。乱山春尽醉游散,一夜月明僧舍寒。

送许道中致仕

明代 张宁

千里山川入旧游,风尘满旧草堂幽。西周事业归黄阁,东鲁衣冠见白头。

鸥外渔歌孤棹雨,鸟边诗思乱峰秋。悬知此别成长往,谁道功名不自由。

游春图

明代 张宁

请君停鞭驻君骑,一曲春歌劝君醉。一年今日看花时,人面桃花在何处。

柳桥花坞春光深,村娃唤酒娱春心。明朝再向村中过,满地落花芳树阴。

滹沱冰合图

明代 张宁

人心久思汉,帝主自有真。多难启弘业,独此邯郸人。

穷蹙白登围,仓猝滹沱水。河冰纵不合,光武亦不死。

李汉祥退閒诗

明代 张宁

男婚女嫁已阑珊,断送浮生作大閒。不是逢僧聊半日,直须投老入孤山。

潮平野渡虚舟泊,日昃寒林倦鸟还。车马自喧心自逸,满庭芳草荜门关。

春意图为隐佥宪题

明代 张宁

钧阳几日动灰葭,转眼韶光遍海涯。发育共怜春有脚,残伤谁谓鼠无牙。

兰篁地近森将老,杞橘林阴宿未华。一种东风生意别,月光应照不毛家。

再游灵隐寺

明代 张宁

三月春深日日晴,桃花未落柳阴清。素罗衣薄松风淡,斑竹兜轻石路平。

盛世多才惭独往,客游无处写閒情。倦来更欲缘溪步,为借寒流一濯缨。

和丘伍二同年赓唱诗

明代 张宁

丘仲深,伍公矩,元是长安矩花侣。三百人中十数人,当时知己聊如许。

仲深南海旧文英,千仞冈头丹凤鸣。五经腹笥刘原父,三峡词源苏长卿。

可与言人百无二,磨钝剸烦公矩事。清商却对痼聋弹,利器翻从顽石试。

蹇予同醉杏园春,东抹西涂白发新。十年谏苑阳城晚,半载滁州永叔贫。

国子先生六堂表,冠佩还家塞翁好。青史名悭素业孤,进退无凭独吾老。

尺有所短寸有长,舍用未必精邪良。士无贤愚无所遇,荣枯得失当相忘。

江东云,渭北树,仲深不来公矩去。西风晚急茂林空,望断斜阳旧游处。

馀清杂兴八首 其四

明代 张宁

明月印长溪,凉风送虚榭。孤榻冷如冰,怀人坐长夜。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上界群仙下土司,颠崖辛苦合通知。如今两浙人清逸,不负桃源入梦时。

哭刘公秉八韵

明代 张宁

与君兄弟最多情,谁道中年两变更。闻病只疑吟太苦,讣传浑似梦频惊。

心灰冷对寒灯烬,泪血潜随夜雨声。人远北山孤鸐侣,天荒东海哭鸥盟。

青衫老我疏良会,白首怜君误此生。望断夕阳云影散,魂迷池草月华明。

苍天竟负仁人寿,白石空题处士名。吊罢灵帏见孤子,不胜清怨重沾膺。

馀清杂兴八首 其五

明代 张宁

远树烟光夕,柴门草色春。山居无所见,时有独行人。

竹鹤轩为马浩澜题

明代 张宁

琅玕娟净羽衣鲜,彷佛湘君驾月旋。见实何年随凤下,报安常日有书传。

烟梢滴露秋先警,雨筱惊风夜不眠。桃李无情莺燕别,凭留声节上芸编。

除夕风雨卧病郡斋

明代 张宁

萧萧风雨到閒庭,愁病相兼酒易醒。身外功名何潦倒,眼前儿女尚伶仃。

清霜客鬓随年白,芳草云山入梦青。底事夜深眠不得,自烧银烛看医经。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八

明代 张宁

尔雅列名称,埤雅伸疏义。恢恢造化功,独此亦难备。

况当画史传,舐墨随手至。骊黄牝牡间,不必问形似。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