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古木苍苍挂夕晖,青山影里鹧鸪飞。啼禽渐向云深处,我欲携琴傍翠微。
会城苦雨四首 其四
寒蛩寂寂听无声,去雁归鸿怯远征。天意为怜幽草色,人间始重晚秋晴。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驿路梅花香敞庐,为酬燕相夜缄书。为更添盏随膏短,双目麻茶怨镜疏。
叔夜交情非绝物,香山老病久悬车。如何拟作闲关客,翻似桓家幕下胥。
会城苦雨四首 其二
蒹葭白露不成霜,漏尽南天似夜郎。昨夜窗前疑见月,平阶一碧涨方塘。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五 初见蝶
几丛茉莉倚檐栽,好雨连番次第开。应是吟诗漏消息,寻香一蝶过墙来。
沽村酒久待不至
沽得村酒没酒坛,摘将荷叶作筒杯。出村忽遇打头雨,忙吸筒杯戴叶回。
白鹤翎
闻说南山有鹤仙,秋风缟素态蹁跹。渊明采菊归来晚,拾得遗毛落涧边。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二 王茂宏导
同气操戈向帝闉,独惭大义灭宗亲。当时百口援谁托,处仲何心杀伯仁。
过七里滩
故人已作赤符帝,公坐钓台羊裘敝。三公不见此渔舟,华衮讵足当埤堄。
星辰一夜犯帝座,九重旧交深相契。谁与天子共榻眠,惊天动魄事非细。
人言桐江钓虚名,名岂寻常称遁世。天子不臣成高尚,此事由来关遭际。
又言公非佐命才,许由岂屑谈经济。郎官将相列云台,功名再世不堪夸,气节千秋永不替。
君不见七里滩,至今清澈底,清风不愧梅家婿。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四
穿云溜石百重泉,庐阜悬流空浪传。十里晶帘风捲处,沿溪飞雨落晴天。
忆家园 其二
非城非市市城边,一带园畦曲引泉。篱外自馀闲敞地,村童逐伴放飞鸢。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二
物换星移几度春,连甍甲第累朝新。多情独有堂前燕,犹认乌衣旧主人。
听八音琴
细镂栴檀一片琴,风清夜月老龙吟。无弦妙解寰中趣,有韵翻嫌指上音。
此曲移情来海岸,何人逸兴到山林。君听此籁纯天籁,应笑秦廷攫爪深。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二
竹外啾啾宿鸟喧,须臾客去月黄昏。山童扶客苦无力,付与娥姮送到门。
白腊上
白腊尊严蔚接天,钟灵岞崿独巍然。钟拖玉带晴开嶂,翠拥螺鬟澹锁烟。
风雨分疆标一柱,儿孙列戟镇三边。神来夜月丛祠古,万壑松声奏野弦。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
新诗寄到菊初开,爽自西山扑面来。爽唳烟霄留响远,蝉吟风露度声才。
今花昔雪人千里,渭树江云酒一杯。自是不嫌秋冷落,还邀夜月共徘徊。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篙橹数声响磬钟,青天一线失高舂。波洄面壁疑无路,别有人村转处逢。
白公苏公祠
百年身世类转蓬,老少行藏大略同。老日堤分双道月,两朝祠合一家风。
春山杜宇啼诗魄,秋水芙蕖笑醉翁。为有甘棠遗爱在,垂杨掩映晚烟中。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林塘雨过睡醒才,十里桥边独往回。涧隐残虹斜日暗,云移远岫翠屏开。
沿溪水落声犹壮,高树风凉叶渐摧。应为客心增感慨,秋声不见雁鸿来。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一
有客提壶过我来,后园新放几枝梅。主人量窄频先醉,吩咐梅花劝一杯。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三
杪松
三家塘
罗雄即景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四
春日游商山寺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八 谢康乐灵运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醉西施
唤起
冬日芭蕉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一 谢眺
忆家园 其三
早菊
旧朝衣
出城散步
南诏碑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三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一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闻和际盛病二首 其一
桓司马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九 谢惠莲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三
弹琴流水上
寄李咏萸并和留别诗四首 其三
寄杨文藻三首 其二
纪梦三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不寐二首 其二
闱后迤西道中作
纪梦三首 其一
雨后夕阳
夜听溪声
沙汀村庄即事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阿墩子漫兴
懒碓
久客山中
读杨文孺传 忠烈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其一
游东元三首 其一
邓川学署夏日景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郡城阴雨
苴力铺二首 其二
寄杨文藻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