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野棠开遍飘香雾,村女携筐采芳素。飞絮近人糁客衣,低徊尚忆垂杨句。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九 谢惠莲
雪赋一篇摅藻奇,清谈晤对益人思。永嘉妙句疑神助,春草池塘梦见时。
听八音琴
细镂栴檀一片琴,风清夜月老龙吟。无弦妙解寰中趣,有韵翻嫌指上音。
此曲移情来海岸,何人逸兴到山林。君听此籁纯天籁,应笑秦廷攫爪深。
夜听松声
孤松落落小庭阴,夜半涛声入素琴。我已经年忘此曲,月明窗外老龙吟。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 谢敬冲朏
秦廷佐命有元功,解玺何劳唤侍中。独怪子陵终屈节,愧他明月与清风。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一 谢眺
宣城五字古今雄,倚马千言藻绘工。文字从来能贾祸,双流鼓浪一江风。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石上扫云归碧落,松枝作字蘸红泥。书成半壁龙蛇幻,风雨惊人四望迷。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冠冕台端孰比隆,文章礼乐旧家风。若论佐命酬勋阀,长史何来位待中。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四
十年吟社各分驰,每忆旗亭贳酒时。自分逢场嫌老拙,悬知乐事少追随。
剡溪夜雪君饶兴,宋玉秋风我独悲。记取雁鸿零落后,青梅帐望及瓜期。
吴越王
亭长归故乡,三候歌乐章。人情重怀土,锦衣自项王。
临安钱具美,意气何扬扬。贩盐无赖子,起家自钱塘。
兵屯八百里,倒戈贼惊惶。功成守兹土,一剑凛寒霜。
玉带留盟府,名马赐骕骦。自以仲谋比,为命拜朱梁。
城名衣锦里,山作功臣坊。还乡歌三节,慨慷比高皇。
呜呼唐季多草窃,图谶何荒唐。东南尽割据,两京茂草黄。
汴渠啸鸼钌,六鹢助披猖。钱氏亦盗耳,据守固封疆。
潮头三千弩,何不射虎狼。昭谏悲陵谷,野鹤自高翔。
帝秦鲁连耻,霸越鸱夷亡。坐拥州四十,宫室移相望。
一朝怀桑梓,父老共彷徨。平生不逾洛,何自来归装。
无孛无欺徒虚语,鞭箠聚敛德何凉。梦魂惭愧凌烟阁,表忠区区姓谥扬。
徒为新朝守,多藏自厚亡。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二
酣情睡态两迷离,晓日烘窗映■■。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
旅次永北中州
旅次炊烟断,荒郊暴骨多。膏腴成鼠壤,轮奂没蓬科。
邻境类如此,吾乡更若何?悬知归老计,身世两蹉跎。
邓川学署夏日景
花覆茅檐罩午阴,扶疏老树旧成林。迎风翠竹森森玉,映日黄梅个个金。
不速客惟双蝶至,有声诗倩一蝉吟。凭楼更爱湖山好,几阵秧歌送远音。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其一
雁行斜倚十三弦,朱弦玉柱罗象筵。娇喉逐莺啭,茜袖迎风翩。
柳腰不如弓腰软,踏尽阳春落花天。
寄李咏萸并和留别诗四首 其三
离亭杨柳不堪攀,送别城南夕照间。未识行旌何此指,愁予把酒唱阳关。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五 王元长融
出入扶桑漫自矜,轻谋寡虑祸相仍。为怜寂寂惹人笑,究竟王郎娱竟陵。
醉西施
薄晕脂痕上玉肌,吴宫宴罢弱难支。酣情近被秋风醒,犹自垂头卧晚枝。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二
物换星移几度春,连甍甲第累朝新。多情独有堂前燕,犹认乌衣旧主人。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一
山行日日厌蚕丛,离岸登舟兴不穷。闻说溪山奇绝处,欲从高浪驾长风。
赠木西僧
紫氎架裟四十年,山林尘市各随缘。酒倾竹叶供花醉,榻倚松云傍鹤眠。
早觑菩提非是树,从来老佛不参禅。呼卢又逐春城去,开遍碧桃犹未还。
杪松
青苍磊落出风尘,劲节参天若有神。得地高明缘正直,此材肝胆异轮囷。
松霜柏露同经炼,野魅山魈远见瞋。一样后雕声寂寂,从来岩穴有沉沦。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五华谒武候祠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游东元三首 其一
郡城阴雨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消夏杂咏六首 其六 街日阓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三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二 王茂宏导
白公苏公祠
泛舟西湖
送友至武定金沙江教读
寄杨文藻三首 其三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五月菊
会城苦雨四首 其四
眠龙洞
白鹤翎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和碧珊参军将之官楚南入请验赠别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妙明法师游楚蜀归山
懒碓
雨雪寄妙明僧
雨过后张叟园圃
忆家园 其二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忆家园 其四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一
南霁云庙
南诏碑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一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
燕子岩
游玉龙祠二首 其二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唤起
罗雄即景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一 溪桥散步
阿墩子漫兴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三 看山
游东元三首 其二
桓司马
留别张心田兼寄李咏萸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四
六十一戏作自寿
咏署中杂木
忆家园 其三
闱后迤西道中作
苴力铺二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八 谢康乐灵运
庚子1840年九日作
赠杨晓峰
闻边警即事
王景略二首 其二
祭芭蕉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