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弹琴流水上,水响忽停琴。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弹琴流水上
闻和际盛病二首 其一
衰年病与死为邻,昨夜惊心为伯伦。少壮几何零落半,终知造物忌闲人。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石径缘梯上,山花带雨开。我来青嶂外,君卧白云隈。
树密环书榻,岚虚扑酒杯。那能同卜筑,不惮蹑崔嵬。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
新诗寄到菊初开,爽自西山扑面来。爽唳烟霄留响远,蝉吟风露度声才。
今花昔雪人千里,渭树江云酒一杯。自是不嫌秋冷落,还邀夜月共徘徊。
闻边警即事
才闻羽檄自黔中,又警妖氛接迤东。叹息有年供窃鼠,仓惶无计赋哀鸿。
天怜赤子胥靖□,人奋苍头预备戎。深愿边防资勇练,滇南万里共休风。
阿墩子漫兴
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绝代风流擅盛名,却缘艺事掩生平。山阴换得群鹅去,谁识当年誓墓情。
不寐二首 其二
就枕忽不寐,东楼为一开。回风自萧瑟,孤雁正徘徊。
出城散步
蝴蝶双双绕菜畦,被风吹散渡桥西。凭栏几度春情倦,也逐杨花过柳堤。
答尹虞卿约赴秋闱
风檐夜雨坐灯青,廿载空馀憔悴形。响到秋蝉慵鼓翼,癯如老鹤不梳翎。
同舟有约违仙侣,挟策无缘识使星。感谢殷勤寮友意,苹蒿鸣鹿为君听。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一
繁华浓艳最多姿,魏紫犹嫌不入时。借问东君谁得似,人间增价买胭脂。
忆家园 其四
门前踪迹绝尘埃,非是主人避客来。野径小桥湾转处,难容车马破苍苔。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一
六代兴亡茂草荒,名门龙虎概难量。金陵自昔钟王气,不及乌衣阀阅长。
泛舟西湖
钱塘霸业已千秋,南渡江山习宴游。明圣何因比西子,烟花不独让扬州。
神仙野衲三杯酒,迁客骚人一叶舟。塔上夕阳堤畔月,流连不尽古今愁。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旅次永北中州
旅次炊烟断,荒郊暴骨多。膏腴成鼠壤,轮奂没蓬科。
邻境类如此,吾乡更若何?悬知归老计,身世两蹉跎。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二
拈到屠苏不占先,赏心乐事转堪怜。谁知白发称难老,未必青春定少年。
洛下花开真率会,香山酒热艳阳天。风流自是称先辈,不到华巅总惘然。
寄木羲民
别后无书信,逢人问一声。青毡无暖席,白首对寒檠。
春老仍羁客,官卑误算程。当年吾亦尔,莫道舌能耕。
赠杨晓峰
二十年兄弟,相看各老成。壶樽长落寞,衣马自肥轻。
昔雪今花感,残山剩水情。愿将丘壑共,绝胜话瑶京。
白鹤翎
闻说南山有鹤仙,秋风缟素态蹁跹。渊明采菊归来晚,拾得遗毛落涧边。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赠张少尉清元署恩乐司狱
忆家园 其二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夜听松声
旧朝衣
久客山中
甲辰元日同诸亲友西林共酌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扬州四首 其二
扬州四首 其一
桓司马
偷冰渡雪
祭芭蕉龙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五 初见蝶
罗雄即景
懒碓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七 谢安石
咏老马
庚子1840年九日作
夜听溪声
咏署中杂木
早菊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一
纪梦三首 其一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和碧珊参军将之官楚南入请验赠别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三
苴力铺二首 其一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五 王元长融
春日游商山寺
王景略二首 其二
读杨文孺传 忠烈
金沙江西行十首 其八 沙左山庄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八 谢康乐灵运
消夏杂咏六首 其六 街日阓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 谢敬冲朏
骊龙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二
游东元三首 其一
五华谒武候祠
南诏碑
雨过后张叟园圃
王景略二首 其一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书家信
寄李咏萸并和留别诗四首 其二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三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四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三 看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