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薄晕脂痕上玉肌,吴宫宴罢弱难支。酣情近被秋风醒,犹自垂头卧晚枝。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二 听鹧鸪
古木苍苍挂夕晖,青山影里鹧鸪飞。啼禽渐向云深处,我欲携琴傍翠微。
寄李咏萸并和留别诗四首 其二
锻灶携琴性讵驯,郑虔粉绘却嫌贫。多情独有苏司业,风雨寒毡念故人。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一
六代兴亡茂草荒,名门龙虎概难量。金陵自昔钟王气,不及乌衣阀阅长。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三
堪爱前贤邵夫子,光风霁月意温醇。图书自乐先天老,物我同游大地春。
机任鸢鱼忘岁暮,时偕花鸟露天真。人生到处寻安乐,笑指东皇迭主宾。
甲辰元日同诸亲友西林共酌
此日同人共举杯,亲朋老少喜追陪。屠苏旧例君知否,不让先来让后来。
消夏杂咏六首 其六 街日阓
山城又值阓阛开,踏碎庭夜一片苔。倚枕待寻池草梦,午风吹送市声来。
闻边警即事
才闻羽檄自黔中,又警妖氛接迤东。叹息有年供窃鼠,仓惶无计赋哀鸿。
天怜赤子胥靖□,人奋苍头预备戎。深愿边防资勇练,滇南万里共休风。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二
回首万里路,途长日西暮。翼短不能飞,栖栖向何处。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一 溪桥散步
溪桥流水自潺潺,信步郊原俗虑删。野老灌园机事息,数椽茅屋对青山。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石径缘梯上,山花带雨开。我来青嶂外,君卧白云隈。
树密环书榻,岚虚扑酒杯。那能同卜筑,不惮蹑崔嵬。
寄杨文藻三首 其三
半亩依山宅,小园佳趣饶。无求上知识,安分足逍遥。
早起勤持咒,迟归醉弄箫。即斯仙佛侣,愧我逐尘嚣。
麦管吟
麦陇青青麦穗长,拾翠人来哢麦管。拾青咂绿瞋函胡,吭底风回麦谷暖。
初疑卷叶声,又似孤生簳。非匏非葭,苠笏无窾。鸡鸣停午鹤唳秋,筚篥逫律声嫌缓。
歌头揭调按伊凉,别有离思吐情款。杨柳惊飞流水曲,梅花误落停云馆。
停云流水共徘徊,分明声声怨何满。君不见,晋阳城头夜鸣笳,胡尘倒卷走云罕。
莫言此管弱缕青,一握怯唫生忧懑。更疑却氏衔楚冤,至今悲歌遗秉秆。
悬知一寸麦管一寸肠,麦管捻断肠牵断。肠牵断,愁不断,劝君莫向陇头吹,空使行人豪气短。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五 初见蝶
几丛茉莉倚檐栽,好雨连番次第开。应是吟诗漏消息,寻香一蝶过墙来。
赠木西僧
紫氎架裟四十年,山林尘市各随缘。酒倾竹叶供花醉,榻倚松云傍鹤眠。
早觑菩提非是树,从来老佛不参禅。呼卢又逐春城去,开遍碧桃犹未还。
淮阴候
黄云渗淡汉宫昏,面相终符蒯彻言。秦鹿捕成功已震,陈豨去后狱谁翻。
寒潭不返王孙钓,哀些难招猛士魂。碧血千年埋怨草,可怜韩姓几家存!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长空旅雁唳清秋,风雨无端话别愁。一曲潇湘君记取,分明鸿爪个中留。
郡城阴雨
节过中秋雨骑月,残秋徂冬泥滑滑。郡城风急不胜寒,掉臂归来煨榾柮。
菊残不见傲霜枝,梅花数点香满池。任尔霜前弄喉舌,暖回黍谷日迟迟。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山村一带竹檀栾,风雨萧疏入夏寒。蒲幅潇湘移不得,隔林遥借绿阴看。
沙汀村庄即事
野人炮鹿脯,邀我步烟扉。暖圃融春雪,寒罾挂夕晖。
花残岩蜜熟,松老茯苓肥。薄醉林皋晚,樵歌下翠微。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篙橹数声响磬钟,青天一线失高舂。波洄面壁疑无路,别有人村转处逢。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扬州四首 其二
泛舟西湖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
阿墩子漫兴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其一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
读杨文孺传 忠烈
听八音琴
弹琴流水上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一
慕容垂二首 其一
五华谒武候祠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一
漫叟吟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四
出城散步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醉西施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三 吴主权
懒碓
咏署中杂木
庚子1840年九日作
慕容垂二首 其二
偷冰渡雪
李咏萸索寄秋诗稿
早菊
过七里滩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寄木羲民
祭芭蕉龙
转经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一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扬州四首 其一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七 谢安石
眠龙洞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和碧珊参军将之官楚南入请验赠别
旅次永北中州
白鹤翎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一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二
奉赠桑沁亭
赠杨晓峰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三 看山
吴越王
留别罗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