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正夫之郓

送正夫之郓

宋代 彭汝砺

清河如练月如霜,六月舟行亦自凉。骢马何为轻去国,锦衣不害数还乡。

高才落落邦之杰,令问洋洋民所望。城上望公公更远,人间今日日何长。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答蜀公奉酬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逍遥今是地行仙,无事全胜药驻颜。早岁风流都翰苑,他时文字出名山。

修竿养竹千馀亩,小屋诛茅八九间。颍水可怜归未得,不如云鹤会飞还。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五

宋代 彭汝砺

折得寒梅自水滨,恰如去岁在宜春。潇湘不见江南客,祇有花枝似故人。

和致远学士韵

宋代 彭汝砺

落笔千人畏,挥谈一坐倾。竹林冬更好,星斗夜深明。

爱古情何远,忧时气未平。老人无见解,祇愿酒频行。

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宋代 彭汝砺

曲曲幽林远远山,归与谁得似公安。定为五柳先生传,应笑三年博士官。

上国尘沙随马箠,长溪风浪属渔竿。秋风喜得音声到,起对青灯子细看。

徐中

宋代 彭汝砺

童稚欢呼喜欲颠,荡舟争揖县公贤。荆蒿自觉风霜逼,花木须惊雨露偏。

天下事烦宜振领,古人材锐戒窥渊。君心旧得中和说,定与龚黄议后先。

次中丞韵

宋代 彭汝砺

人家碧瓦照朱丹,缥缈烟涛密琐关。缥水北邻千里海,万峰南揖四明山。

鸟啼浮世尘埃外,人在青云道路间。祇恐公归难久驻,匆匆便捧诏书还。

赠君俞茶盂

宋代 彭汝砺

人心一何巧,得泥自山隅。运泥置盘中,百转成双盂。

粹质淹雪霜,清辉夺璠玙。精明绝隐匿,洁白无瑕污。

殷勤持赠君,意似生束刍。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宋代 彭汝砺

公去江淮今几年,欢谣今日尚纷然。恩荣复拥千兵出,课最应当一路先。

诗字细题幽寺竹,酒卮深泛碧池莲。风流会续兰亭盛,幕府能无窦巩贤。

与宁节推游聘君亭邂逅广汉同游分题得聘字

宋代 彭汝砺

汉衰至桓灵,王室既不竞。豪杰死党锢,奸嬖偷权柄。

娟娟彼孺子,德誉南州盛。耕稼以自食,羞诣安车聘。

彼非硁硁者,而欲为奇行。未能比禹稷,夫岂惭蘧宁。

我登斯亭上,悠悠发幽兴。高山知仰止,池水不可泳。

鱼戏芙蓉花,凫杂参差荇。嗟叹之不足,俛仰成讽咏。

寄钱穆父

宋代 彭汝砺

忠义文章见一门,风流窃喜得诸孙。古人事业非无意,天下几微定有言。

寒斗雪霜松老大,高飞霄汉凤腾轩。治功今日俱无补,尘土相看畏素飧。

和晚北园

宋代 彭汝砺

天气非相逼,东风已自归。乐游终少及,世事故多违。

桃杏春如在,溪山暑尚微。早期荃楫泛,频纵角觞飞。

和君时弟芝山避暑

宋代 彭汝砺

避热犹如避火攻,尽将身世隐壶中。微云急送鹿头雨,远水故吹牛首风。

日影

宋代 彭汝砺

日影昏冥雨力微,扁舟欲往浪沾衣。不甘落叶东归去,空羡征鸿北向飞。

俗恶懒经沽酒市,身闲欲卧钓鱼矶。祇疑风色相欺得,系滞尘踪未许归。

和通判朝奉宋丈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未忍田间老此生,衰迟已觉怯修程。衰衰彼似鸒斯党,踽踽吾非杕杜行。

云影昼迷芝岭路,水声夜到凤林城。仆夫不见人忧思,未晓匆匆已抗旌。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胡床误看碧松枝,自爱壶中日月迟。冰尽暖沙眠犊子,波间细雨浴鱼儿。

奉使湖南遇雨寄叔宜

宋代 彭汝砺

暮云不肯破重阴,祇系萱堂夜夜心。马上北风吹泪落,细随疏雨湿衣襟。

和伯钧节推

宋代 彭汝砺

昔年相见蜀山隈,落落知君匪众材。白发今时俱老大,青山何日盍归来。

烟尘草草驰军檄,风雨匆匆把酒杯。万事欲言终不尽,诗成悽怆有馀哀。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相爱不能去,欲行还复留。山川荡行色,风雨结离愁。

红日千山晓,清霜万木秋。回头望车马,目断白蘋洲。

再用前韵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朝日薰酣晨露洗,中林入夜幽香起。烛与花明月影中,月和烛照花阴里。

光华混杂不可认,刻画虽工难比似。烛偏月下花亦别,疏影横从俱可喜。

使君白头衰久矣,空惜流年去如水。作诗与花雪羞耻,多材自属佳公子。

青春九十今能几,不当祇作常时比。莫令俗事一关心,可厌浩歌频到耳。

沐浴有感

宋代 彭汝砺

去垢如去邪,不欲留毫分。发不止一沐,身不止三薰。

如何迷本原,浴德不自勤。区区养樲棘,俯仰愧前闻。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