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石楠梭木照春山,颜色纷纷乱碧丹。剩叶如云散幽冢,清阴为盖覆灵坛。
沾濡细雨生秋色,摇撼惊风长夜寒。应并孤松长共老,好栽慈竹与同看。
江口道中
道路春晴柳叶长,川原水涸草菰黄。阴晴天气犹寒食,村郭人家似故乡。
地旷马牛群放牧,时平儿女自耕桑。马蹄即踏江南路,村店相看酒一觞。
和正仲提举 其一
兀坐形忘入眇微,泊然无事亦无思。个中若得真消息,先报维摩长者知。
送鄱阳太守 其二
朝星一夜渡寒江,千里瞻依重慨慷。千土定能碑岘首,召南安敢废甘棠。
遗恩未散波涛润,令德长馀锦绣香。吟尽肺肠还自惜,江湖不似去思长。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衮衣玉色殿中央,簪佩参差万翼张。和气每窥天一笑,晬容时见日重光。
九成乐奏蓬山近,百和香焚黼座傍。鱼跃鸟飞应自喜,君仁三倍胜岐昌。
沐浴有感
去垢如去邪,不欲留毫分。发不止一沐,身不止三薰。
如何迷本原,浴德不自勤。区区养樲棘,俯仰愧前闻。
次正夫途中怀亲韵
动静非两途,久劳逸更好。开门看白云,婉婉出山峤。
身闲亦已乐,言念亲及耄。岂无青精饭,每食终不饱。
镜中发如漆,一夜成素葆。言归采其兰,堂北种萱草。
日以五鼎食,不如綵衣老。我今无此乐,感泣形已槁。
日夜思故乡,攲眠梦郊堡。
二月己亥晓出城
淡云斜月晓昏昏,风物迟回认故园。竹叶密藏林下寺,桃花低映水边村。
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 其二
衣冠投晓贺元正,草木欣欣共晏宁。草历已开新岁日,璿玑犹数去年星。
风流岂遂同乌府,香火还来共水厅。渐老莫惊头欲白,公名久已在丹青。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一
相爱不能去,欲行还复留。山川荡行色,风雨结离愁。
红日千山晓,清霜万木秋。回头望车马,目断白蘋洲。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二 燕阁
高阁高入云,俛焉视冈阜。老来更无事,宾至但饮酒。
阴功在其乡,更足燕尔后。
宴亭一首
未得从君醉宴亭,坐无酒意正醒醒。坐飞野壁春心远,蝶误花枝昼梦惊。
草履踏泥寻曲径,纱衣冒雨上重城。金丝不厌幽闺地,时向高风叶一声。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一
盛德鸿枢后,才华日久新。声名飞海岳,步履望星辰。
棋锐如无敌,诗成似有神。当涂难久滞,行楫桂花春。
送皇甫法曹
始余来肥陵,问士得皇甫。经年在闾得,不肯出公府。
樽俎献酬间,为之赋翘楚。今上襄阳官,拙诗愧兼取。
襄阳真名区,碑碣字多古。能因东南风,取以寄予否。
奉别张伯逢先生
强鞭驽蹇逐尘踪,百驾方成跬步功。天地有心成草木,蚊蝇无力负衡嵩。
纷然又见瓜期及,晚矣犹思吾道东。一寸古心长自歉,依依馀恨满西风。
和君玉捕蝗杂咏 其四
南北驱之既,东西长又多。已知蠹人力,毋亦沴天和。
号令趋风雨,鞭笞畏网罗。相看愁欲死,恐未及驩歌。
云盖寺谈空亭
天地空空无一尘,谈空可惜枉劳神。欲知空外谈空者,恰似梦中占梦人。
荠
阴风号暮景,零落悲晚秋。纷纷彼芳荠,郁郁此中丘。
作甘岂不珍,冒寒不为柔。薄言撷以归,呼奴具晨羞。
再用前韵书呈诸友学士
凡花朝开暮即老,仙桂春花秋更好。幽砌终年看不饱,洞门无日春不到。
玉樽一挹把笔扫,跂脚诗成不立草。醉倒淋漓应落帽,衣襟沾湿云如膏。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一
平时祇畏才无敌,今日方知器有馀。一第已多新宦况,潜思犹入旧田庐。
凤凰固合栖阿阁,骐骥谁令驾鼓车。千里青云今至矣,愿倾深画尽传予。
招执中看酴醾
恰是酴醾初盛时,清香终日在尘衣。参差正对金沙拆,散漫更为蝴蝶飞。
日暖绿云长闇淡,春深白雪更霏微。急来相就花前醉,看尽此花春欲归。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广平甸谓虏
记使人语呈子开侍郎深之学士二兄
奉和提点少卿来章
寄张子直 其二
到慈湖九江有感 其一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三 岘山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二
和佛印
彦衡约饮湖亭行不及赴
自然
女娲庙
和祖道渡江
使辽
呈通判朝奉宋丈 其二
和通判章承议 其一
读孟子 其二
轻舟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二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一
菊苗 其二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二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四
和舅氏和仲游朱萝洞 其二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八 秋香亭
和君时见寄
答张知常 其二
拟赏花钓鱼诗 其九
察院学士灸焫连日戏作鄙句
徐中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小舟过陂口
韩氏周宣王时为侯尝入觐而归显父饯之尹吉甫作诵今司空康国公既老 ...
法轮院
和张侍读总翠亭
三年七到袁州
寄子文友
寄君时
雪夜饮分题得雪字
送观音能师去黄龙
忆程公权
寄十二十四弟
戏呈叶提举
送元博县丞还浙忠甫沈翊还鄱阳
祖道京淮道中酬唱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喜择之子文至桐江次伯兄韵
和执中游山
送周朝议赴郢 其二
癸未季秋偕子仲都官文渊节推子坚先辈同游东湖分题得东字
和祖道募耕者赴西北
送臧梦符秀才归
道中每至山寺辄迟留久之
得庭佐岩夫二弟二书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治平谅闇元夕 其二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 其一
和广汉见和东字 其二
在合肥幕中有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