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地禁蛟龙藏玉宇,天寒凫雁浴瑶池。人间合有丰年颂,不祇梁园漫赋诗。
是非寄君时
一或以为是,一或以为非。是非如环中,毕竟无穷时。
汝唱我其从,嗟吾亦何为。
舟中大热夜半起坐因作是诗寄诸友
星辰与天旋,河汉入地流。其行虽不同,昼夜不自休。
彼能致其诚,岂不至诚犹。如何尔为士,乃不彊厥脩。
功不偿其食,不如马与牛。金朱岂不宠,顾视祇可羞。
谁谓古之人,乃无一可忧。何以图厥终,尚惟友之求。
记使人语呈子开侍郎深之学士二兄
往来道路好歌谣,不问南朝与北朝。但愿千年更万岁,欢娱长祇似今朝。
四方
四方难缀游人足,万里无嗟客子蓬。红满桃花生细浪,白翻蘋叶起清风。
路当吴楚尘相接,源出淮夷势未穷。闻说夜吟清不尽,月明如近水晶宫。
承臬山毅夫提点学士有游会庾楼因用元韵
拥旃昔过赵州关,剖竹今邻四祖山。问法几生成密记,焚香曷月礼慈颜。
知天稍似三无愠,易地何如五不还。邂逅晦堂聊寄意,而今事事祇如闲。
再和子育 其四
手拈弓箭膝横刀,著尽君王赐战袍。语及灵州心欲碎,使轺今日敢言劳。
与佛印夜坐
纱帽筇枝鬓发苍,笑谈中夜共寒缸。诸人不用称居士,我是彭公不姓庞。
清世闻提举承议先行驰寄小诗
一水相忘复此时,世情岂故与人违。世湖雨涨潜鳞去,霄汉云深画鹢飞。
晓月正思公共载,春风好与我同归。别来道味知何似,丹灶黄芽想更肥。
内乡先春
古寺前无廊,空林中有亭。淅水为襟带,萧山作画屏。
仰高听流水,志体得所宁。不能念羁旅,天地俱浮萍。
举首望飞泉,日暮未肯归。夜凉多好风,明月有清辉。
一举随所之,不如鸿鹄飞。思亲泪如雨,有露亦在衣。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二
可但深宜晚,须知巧耐寒。北人浑未识,祇作棣棠看。
九日同仲求登高有感
曾侍灵芝九日觞,登高从此共凄凉。故乡江外烟波阔,上国云中道路长。
世事祇催蓬鬓雪,秋风不减菊花黄。坐看鸿雁天涯远,甘醉茱萸盏面香。
和祖道国门外文渊子至东父饯席上赠别
行李随长道,飘蓬笑贱官。望云瞻白日,临水看惊澜。
鸟语如知节,花开尚怯寒。莫嫌春色浅,留到后园看。
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世俗无轻好遁讥,先生岂是爱山扉。圣人固重潜龙诫,君子安为即鹿非。
白水会来朝草径,红尘不敢傍麻衣。金舆应有商岩梦,即听东南一诏飞。
仲至迁居同曹家西巷在蔡湖之北也 其二
里巷吾真孟母邻,齑盐知不笑清贫。风云祇恐公飞去,那肯淹留寂寞滨。
答佛印语
十方同是一空虚,饮啄随时祇自如。旧日事来长是笑,而今和笑没工夫。
欲雨马上寄兄长
去马惊尘犯客襟,喜看云影聚轻阴。雁飞浅草风声疾,蚁斗枯梨雨意深。
亭外见山输独啸,林边上马强清吟。一声误认齐蝉晚,叫起肥陵夜夜心。
城上怀古
水涨藏舟浦,云浮偃月城。寒芜随地远,漫水与天平。
险阻生奸伪,乾坤入圣明。杖藜登绝径,谈笑不忘情。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 其一
人之与万物,异名而同体。贵贱何以殊,知与不知尔。
知之莫如学,学莫如修己。汝学自有得,愿言惟不已。
不已须自到,不到由中止。请观为田者,日夜服耒耜。
久之田自熟,其入须倍蓰。至于耕耘废,稂莠败穈芑。
常时不用力,畬穫终无几。予与尔知田,肆言聊及此。
再用前韵书呈诸友学士
凡花朝开暮即老,仙桂春花秋更好。幽砌终年看不饱,洞门无日春不到。
玉樽一挹把笔扫,跂脚诗成不立草。醉倒淋漓应落帽,衣襟沾湿云如膏。
沙柳
沙陀祇见尘土,柳色如逢故人。忆着千条万叶,金明驰道青春。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寄十二十四弟
拟田园乐 其二
次正夫途中怀亲韵
夜登竹亭
代人答周朝议生辰赠章
和君时语农者 其一
得书并简仔仲二侄 其一
忆程公权
同游独山 其三
某偷惰不强日陷罪恶元忠哀怜惷愚未忍诛绝赐诗为戒佩服弗忘韵险且 ...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六
拟赏花钓鱼诗 其二
和子坚同游东湖游字韵
归期
同游独山 其一
杂咏诗 其二
杂咏一首
途中久雨
济叔润之兄弟见送出小渡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戏呈子直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招赵温甫饮
汴上呈祖道 其一
呈通判朝奉宋丈 其一
自谢
将及下蔡寄仲求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二
答张知常 其二
拟田园乐 其四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六
和庭佐观射
过右北平
次正夫相寄佳句
拟赏花钓鱼诗 其四
二月己亥晓出城 其二
送颖叔帅临洮
口占和君时
采葵
冬日道中作
舟过当涂
次韵晦之楚泗道中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一
送臧梦符秀才归
寄子文友
和瑛师 其三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一
和君时
和颖叔寄佛印 其一
偶与诚之小饮翌日以诗谢之
颜子 其二
次仪父春日草韵一首
答赵正夫
送祖道朝奉
和子仲都官徐孺亭
和张侍读总翠亭
寄致政侍郎
再和子育韵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