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阴风号暮景,零落悲晚秋。纷纷彼芳荠,郁郁此中丘。
作甘岂不珍,冒寒不为柔。薄言撷以归,呼奴具晨羞。
四方
四方难缀游人足,万里无嗟客子蓬。红满桃花生细浪,白翻蘋叶起清风。
路当吴楚尘相接,源出淮夷势未穷。闻说夜吟清不尽,月明如近水晶宫。
次韵晦之沿牒楚泗二州
鹢首争先鸟翼飞,宦游容易即天涯。渐生世事无由尽,已去年华不易追。
芍药遂输淮上乐,樱桃终念水边期。雨馀亭外山争出,几日相看一酒卮。
再呈通判承议 其一
山边置酒水边行,鱼鸟于人各有情。终世果能著几屐,此时聊可濯吾缨。
启期拍手誇三乐,渔父张颐笑独清。四海一舟归未得,低徊长恐负平生。
琴渚
自有澄波照眼明,偶题琴渚亦强名。今君应得弦歌趣,愿听渔樵一曲成。
清世闻提举承议先行驰寄小诗
一水相忘复此时,世情岂故与人违。世湖雨涨潜鳞去,霄汉云深画鹢飞。
晓月正思公共载,春风好与我同归。别来道味知何似,丹灶黄芽想更肥。
再和子育韵 其一
使者东来说契丹,翠舆却似上京还。绣旗铁甲兵三万,昨夜先朝木叶山。
别子直
高秋惜别苦匆匆,不得清吟日日同。步履忽迎春色合,肺肠甘逐酒樽空。
一舟喜逐征帆北,千里愁逢去鹢东。恰似江神惜离袂,夜来故作打头风。
昨日饯赵教授行会饮秀楚堂晚徙樱桃花下夜月上正夫设烛于花上光明 ...
夜凉月色清如水,天静无风尘不起。移酒近花坐明月,画烛横斜插花里。
月寒烛艳花淡薄,意思相疑不相似。一下一高总能见,半白半红浑可喜。
时有幽香闇着人,更分疏影低临水。密如云雾即成阴,团作珠玑看结子。
异时尚拟与君醉,景物更作今日比。富贵功名是底物,人生百年行乐耳。
汴上呈祖道 其二
扁舟暮宿水声中,梦入沧浪狎钓翁。柳叶系船留夜月,芦花吹笛倚秋风。
大暑息林下
溪流转东西,日色不可障。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清旷。行矣难少留,白云在吾望。
马粹老谒黄龙祖心云得趣向处除烦恼矣因以偈谒之
门门赵州门,路路曹溪路。此间无向背,云何说向趣。
佛游五浊世,不说无烦恼。此心即是佛,云何说除埽。
移舟泊通济亭
隔溪杨柳绿毵毵,晚色迟迟认夕岚。细细乱山浑不见,渔灯数点照沙南。
寄宁和仲
凤山之泉,孔洁且长。止而不流,是不如污潢。
凤山之木,可栋大厦。舍而残之,是将与荆棘而并化。
和彦衡直讲 其二
是身如芭蕉,况复身外名。至人本无心,肯为宠辱惊。
答赵正夫
风波久与故人违,临水登山百尔思。世事易令人苟简,年华稍恨我衰迟。
尚迁乔木出幽谷,忍舍灵龟观朵颐。鱼雁不应嫌寂寞,时将一字寄天涯。
和彦衡直讲 其四
照月槐影碎,吹风柏声繁。悠悠此时心,可乐不可言。
和君时语农者 其二
大田既戒岁无忧,零雨其濛夜复收。籼稻可惟斋马鬣,圣禾亦自秀牛头。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二 四曲池
大池方如矩,小池曲如钩。方奚避污辱,曲不趋公侯。
时傍白莲叶,独行青翰舟。
送吴子正赴召
主上登前烈,宗丞用老儒。饮冰宵去楚,衣锦昼归吴。
饯别成游寺,乘欢更泛湖。固难逢邂逅,能复惜踟蹰。
道路春初好,山原日未晡。云中山隐约,野外水萦纡。
洒落倾贤范,荒淫看伯图。故园馀壮观,遗址入荒芜。
桧柏高千尺,松杉耸万株。轻风花散漫,细雨草沾濡。
簿领容休暇,形骸外絷拘。纵横棋有力,礼乐酒无踰。
一鹗冲高汉,双轮上坦途。道途留绝咏,宣室得明谟。
自昔行犹蹇,于今用可需。愿言思本末,无用较锱铢。
仕路诚相照,年家契自殊。几成嵇叔懒,敢谓孟轲迂。
陋学真胶柱,危踪近跋胡。应须寄珠玉,方愿刻肌肤。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一
平时祇畏才无敌,今日方知器有馀。一第已多新宦况,潜思犹入旧田庐。
凤凰固合栖阿阁,骐骥谁令驾鼓车。千里青云今至矣,愿倾深画尽传予。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今
答周考功惠黄丝棕心席玉面界方
清明日仲永游荐福先秋亭晚过芝山他日有坐客献诗者仲永见率同和
和范学士韵 其九
和范学士韵 其六
和游双泉 其三
喜择之子文至桐江次伯兄韵
送太守舒郎中赴阙 其三
题外舅评事秀实堂
奉招正仲
送元博县丞还浙忠甫沈翊还鄱阳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一 吴园
答相州司谏同年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二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一 谷隐寺
和通判朝奉宋丈 其一
君时与董君佐以乡荐相次登甲科有诗送之邀予同赋
送君时东归夜宿城外并桥上 其二
宿万孝子家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四 高阳池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 其二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二
同游独山 其三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三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二
酬熊君惠诗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 其一
和都官看雪 其一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三
上合肥太守侍读傅公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和致远登楼有感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和颖叔游宗华并一绝奉呈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一
和庭佐韵
和游龙泉寺
和叔宜弟 其一
和彦衡直讲 其一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江上寄广汉屯田丈
汉上谒刘执中
寄君时
呈运判学士 其二
招赵温甫饮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五
同游独山 其一
寄佛印禅师
武冈驿
广平甸谓虏
逢姜二兄
日影
寄佛印
寄子直友兄秘书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二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送梁晦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