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焦心犹觊就功名,痛惜长为疢疾婴。欲起病躯思扁鹊,未知穷命问君平。
道途辽邈何由及,田壤萧条不复耕。好学岂能几亚圣,受经从此愧丘明。
代人答周朝议生辰赠章
我辰邂逅得朱明,一离阴邪一点生。一矢尚存随薄宦,龙驹已老怯修程。
鬓毛久似安仁白,神气初惭卫玠清。南郭丈人慈爱并,远分珠玉助光荣。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一
九日独登城上台,南山望尽祇尘埃。黄华虽富纷纷菊,绿蚁谁同滟滟杯。
时节独催双鬓雪,利名还见此心灰。池阳星子多朋旧,能有音书万里来。
寄子直友兄秘书
碧水青山一万寻,不量无力强登临。辛勤亦觊功名就,痛惜长为疾患侵。
憔悴已成今日态,英豪不复旧时心。归期未遂家千里,空对秋风泪满襟。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二
清风不可近,碎璧缀圆规。翰墨传家学,风流蕴素资。
龙孙藏旧节,蟾桂毓新枝。愿听功名起,青云慰所思。
答张天觉学士
庞蕴襄阳老精怪,辛勤欲挟山超海。破除枉被马师瞒,扶起赖存灵照在。
最上一机终不传,喃喃谩自费罗干。晚年遭值张居士,冷火寒灰更炽然。
题程则之瑞墨阁
仁宗事业望唐虞,翰墨仍兼八体书。长叹仙游今寂寞,不知遗迹在樵渔。
凰鸾影落新安水,奎壁光临处士庐。北望昭陵云杳霭,倚栏双泪染衣裾。
和瑛师 其三
江城双鲤得诗筒,应念劳劳梦幻中。雷电自知生有限,波澜还悟物无穷。
戏呈子直
步入松筠水石间,回眸方觉世途难。回茸草色萦行径,淩乱花阴覆钓湾。
暇日还能邀我醉,清时未肯纵君闲。烹鲜酌酒且行乐,北圃春容今又残。
拟赏花钓鱼诗 其九
霁色苍茫杳蔼中,玉舆朝出大明宫。修鳞戏跃神池日,宿蕊争开禁籞风。
韶乐大恩流动植,灵台馀泽入鱼虫。龙光所被何其厚,欲报惭无尺寸功。
云盖寺谈空亭
天地空空无一尘,谈空可惜枉劳神。欲知空外谈空者,恰似梦中占梦人。
马上见蜀山
明日催今日,长亭间短亭。久流淮水远,喜见蜀山青。
天地飞飞雁,江湖泛泛萍。欲知后夜乐,樽酒上亲庭。
沙柳
沙陀祇见尘土,柳色如逢故人。忆着千条万叶,金明驰道青春。
奉别张伯逢先生
强鞭驽蹇逐尘踪,百驾方成跬步功。天地有心成草木,蚊蝇无力负衡嵩。
纷然又见瓜期及,晚矣犹思吾道东。一寸古心长自歉,依依馀恨满西风。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二
张子纷纷非世情,栽杉为径护坟茔。烟冥接叶愁俱满,露落低枝涕泗横。
直干森森才满握,微阴细细欲盈城。栽培会与风霜老,爱护无容蝼蚁生。
自勉呈尊叔
欲成九层台,不敢宁厥居。昨朝雨暴至,圮败祇须臾。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馀。非叔有至言,吾终小人徒。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四
未得临流一醉观,江山应是怨无端。苦吟夜月横诗笔,烂醉秋风把钓竿。
溪濑最宜霜后听,峰峦曾向雨中看。输君瞬息穷千里,苒苒羁怀几万般。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四 忘忧亭
徙竹种前林,栽松满幽岛。主人无所忧,不用植萱草。
吐纳奚所事,忘忧自难老。
去年行建昌作诗招云居元禅师近过南康不见用前韵驰寄
雕金閒璧云中居,卧龙更有文公庐。门前不设羊牛车,谁捋虎须跋狼胡。
宝林环绕千珊瑚,中间一点摩尼珠。游戏乐说心如如,诸方传录为奇书。
爱师谈实非空虚,生决定信无疑狐。表里洞彻如冰壶,轻重已自分锱铢。
咫尺祇恨相逢疏,各自有口能无吁。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山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
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
酬熊君惠诗
扁舟去江海,邂逅得相亲。趋向亦非俗,尘埃知有人。
我心双古剑,今日独飘萍。空愧诗中意,相期重济民。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寄明甫约出饯城西既以病告遂已
过右北平
谷城溪亭
和上官彦衡斋祠 其二
和颖叔游宗华并一绝奉呈
和君时
再和景繁韵驰寄
送叶亨仲
送宗文先辈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一
途中和君时 其二
病居婺女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一
使辽
昨日饯赵教授行会饮秀楚堂晚徙樱桃花下夜月上正夫设烛于花上光明 ...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五 秋月楼
徐中
寄钱穆父
再和子育韵 其一
江上寄广汉屯田丈
和彦衡直讲 其四
戏招史秘校
同游独山 其一
翌日景繁察院公初叔明推直谦父主簿复会某晚至即席用前韵 其二
途中寄君时弟 其一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 其一
送观音能师去黄龙
读张华传
与广汉舜山寺分题得申字
江花四首 其二
小舟过陂口
次友人韵 其一
和君时语农者 其二
敏叔家会仙洞
七门堰
送吴子正赴召
答佛印语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二
与文渊游聘君亭分题和文渊亭字韵
杂咏诗 其二
内乡
和瑛师
寄叶法曹
送皇甫法曹
和马太守五首 其五 澄心亭
和庭佐韵
和提点少卿诗韵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四
江口道中
再和子育 其二
广汉言事得陵州仁寿县将以诗迎之
二月己亥晓出城
雨寄君时弟 其二
和马太守五首 其三 水云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三
到醒心亭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再和前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