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郁郁葱葱佳气中,晓天春雾湿濛濛。晓川更洗崇朝雨,草木还催二月风。
乐国地开金色界,容台人在水晶宫。长年饱食知无补,尚有私诚祝屡丰。
呈运判学士 其一
邂逅江滨宿使航,五更窗外月犹黄。因陪谈麈殊优远,自反机心愈渺茫。
老马但羞千岳阻,病翰孰与九皋翔。明时赖有吾宗在,敢学西邻便涕伤。
皇帝郊祀礼毕诣景灵恭谢次履中学士韵
黎明驾出告熙成,朝野人呼万岁声。日上天门春意近,雪残宫瓦晓寒生。
六龙宠护随天仗,三爵恩容醉御觥。德似丘山纤未报,白头知愧不知荣。
晚风
晚风吹月上天涯,一夜光寒独自知。始信花开俱有意,可言云淡独无思。
冬日道中作
夜卧衾裯单,不敢嗟体寒。晨餐蔬食微,不敢叹腹饥。
重念饥寒民,亦有甚我身。我心若嗟吁,彼俗当何如。
和范学士韵 其三
日华苒苒在波澜,水色依依照面颜。汉上仙槎浮八月,海中金阙隐三山。
芙蓉开席成阴处,杨柳维舟倒影间。景物向人情不浅,频将风月送公还。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四
未得临流一醉观,江山应是怨无端。苦吟夜月横诗笔,烂醉秋风把钓竿。
溪濑最宜霜后听,峰峦曾向雨中看。输君瞬息穷千里,苒苒羁怀几万般。
和瑛师 其二
篇章近日更腾掀,字字含容八万门。临水可怜人则远,浮云澄淡月黄昏。
寄致政侍郎
孔门弟子数三千,用舍行藏独与颜。委曲百川终至海,辛勤一篑欲为山。
是非扰扰俱身外,生死悠悠亦梦间。漫爱隐居多气味,扁舟今欲与公还。
再和子育 其五
气血畏寒身畏劳,养生曾去问参寥。我今与子俱错计,霜雪正严山正遥。
小舟过陂口
轻舟落陂漘,脱去如一叶。篙工习攲险,振呼矜巧捷。
急水生凉风,盛暑熨汗浃。涉远虽力壮,临危固心怯。
不如山居安,魂梦亦妥帖。
去桐庐学
中庸方自乐,外虑巧相侵。兴废尽天意,行藏非我心。
泪因莺谷乱,愁为鹡原深。日暮途方远,谁赓马上吟。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四 高阳池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阳池。鱼鸟如故人,相忘不相疑。
但持青莲叶,不倒白接䍦。我与之子游,何似山公时。
和马太守五首 其三 水云
万竹娟娟一径开,禅师当日为谁栽。本支间出为龙去,秀实长留待凤来。
挥袂好风能应接,杖藜栖鸟误惊猜。公游岂得如嵇阮,禁省方归治剧材。
和范学士韵 其九
风雨先催十月寒,顾瞻言迈祇悲颜。二天旧泽流淮水,五色新文照楚山。
我病欲归虏使重,君行合在侍臣间。颍川莫厌次公去,宣室方思贾谊还。
二月己亥晓出城
淡云斜月晓昏昏,风物迟回认故园。竹叶密藏林下寺,桃花低映水边村。
次中丞韵
人家碧瓦照朱丹,缥缈烟涛密琐关。缥水北邻千里海,万峰南揖四明山。
鸟啼浮世尘埃外,人在青云道路间。祇恐公归难久驻,匆匆便捧诏书还。
答侗 其二
花即是空空是花,算来无恶亦无嘉。凌烟老将今无事,四海车书浑一家。
送周朝议赴郢 其一
岩石沧洲一水涯,画船几夜宿芦花。画蕉山谷灵峰寺,龟鹤池塘梅福家。
今日岂应无白雪,当时亦未见皇华。兵厨且善为冰酒,当为公浮八月槎。
寄宁和仲
凤山之泉,孔洁且长。止而不流,是不如污潢。
凤山之木,可栋大厦。舍而残之,是将与荆棘而并化。
和十二法曹
秋来初得兔园书,更有诗来慰索居。更宿几时吾税驾,归宁何日尔脂车。
贫如原宪元非病,懒比嵇康老更疏。鸿雁池边知可乐,鹡鸰原上正相胥。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和履中学士上元有作 其四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三
船中见庐山
过扬澜
赠君俞茶盂
奉别张伯逢先生
次友人韵 其一
寄君时弟
题程则之瑞墨阁
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雪夜饮分题得雪字
寄春卿
衢州道中
送观音能师去黄龙
和庭佐观射
大暑道中
和馆阁诸公游池韵
忆北堂小梅
口占和君时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三
江花四首 其二
夜泊睦州桐江
宴亭一首
风便示君时叔宜二弟
使辽
拟田园乐 其五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五
宿舒州境上
竹间见梅花呈都运大夫提刑学士一笑
和君时
过右北平
塞外冬至
次韵周户曹水轩
送济叔兄
送张子固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四 忘忧亭
夜坐家人乞诗
溪畔
同游独山 其一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四月七日出城西见河中资政侍郎遇中叔联骑入池南门行东北隅以归各 ...
寄和仲
到醒心亭
和上官彦衡斋祠 其一
雁池
招赵温甫饮
寄献教授友兄
拟赏花钓鱼诗 其九
武冈驿
祖道京淮道中酬唱
得侗书称孟春渐暄因作一偈付愚儿侗
丰湖 其一
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和子坚同游东湖游字韵
送祖道朝奉
师言
别子容
寄君时学正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