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三年不见洛阳花,今日襄阳看转嘉。奔走簿书长似梦,不知春已满人家。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新诗来乞菊花秧,种植还须近宋墙。待得来年花烂烂,约君颠倒醉秋香。
送上官察院归闽中
南山幽幽,非可陵之丘。渊渊其渊,非潢污之泉。我徒以趋,君假我以车。
我泳而游,君载我以舟。君行未至,我心非乐。君去不迟,如之何勿思。
是用作歌,以告吾怀。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八 思贤亭
大风无邪声,积雪不改色。根方为龙去,实拟待凤食。
一日有不见,恍如岁三易。
和正仲提举 其三
万事纵横似乱丝,道人莫道便无思。五湖风起浪如屋,祇问鸬鹚知不知。
再和子育 其一
易水涿山无苦寒,燕南本是旧家山。山头更觉尧云近,玄鸟徘徊望汉关。
再和子育 其四
手拈弓箭膝横刀,著尽君王赐战袍。语及灵州心欲碎,使轺今日敢言劳。
和游双泉 其三
松柏疏疏吹晚风,清凉分与众人同。泉声出自尘埃外,更在千崖万壑中。
送提点少卿丈还鄱阳
秋风吹雨响梧桐,南岸遥山翠几重。稍爱楼台足清旷,可怜樽俎未从容。
三溪天外横新水,五老云间出旧峰。邂逅一舟吾亦往,登临还复与公从。
和祖道渡江
归上慈亲酒一觞,吾荣不啻插麾幢。雨沾马辔行春野,风满舟樯泛晓航。
江路好山随步履,人家流水照轩窗。梅仙不怪多诗思,莺语纷纷燕子双。
答侗 其二
花即是空空是花,算来无恶亦无嘉。凌烟老将今无事,四海车书浑一家。
江上寄广汉屯田丈
白首扁舟西复东,沧江时对百花丛。山光缥缈云霄外,水气溟濛烟霭中。
似酒鹅儿随暮雨,于飞燕子语春风。一杯欲饮终无绪,想望邻家鹤发翁。
民有金刚经风吹失所乃馀干县也时知县
诸佛当年说色空,色空已坏合还风。定随妙喜山河去,西入维摩方丈中。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二
和初夏
浅水池塘莲叶香,红尘道路柳阴长。黄梅雨裛栏干湿,翠柏风吹襟袖凉。
兵部敏叔颁示佳句谨依原韵
遍瀰川泽压冈峦,万室清明更可观。麦上早春谁漏泄,梅边穷腊自凋残。
阴阳顺适天时好,高下均平地泽宽。岁岁丰登今以始,都人切勿怨祁寒。
癸未季秋偕子仲都官文渊节推子坚先辈同游东湖分题得东字
高山据西南,湖水自南东。中有避汉人,如彼云中鸿。
一日克诸己,百世闻其风。乐哉今日游,况有贤者同。
和马太守五首 其三 水云
万竹娟娟一径开,禅师当日为谁栽。本支间出为龙去,秀实长留待凤来。
挥袂好风能应接,杖藜栖鸟误惊猜。公游岂得如嵇阮,禁省方归治剧材。
和济叔城上数篇 梅
城外人家梅子枝,细花欲出蒂开时。光迷路径雪应妒,香满幽林莺未知。
拟赏花钓鱼诗 其五
日暖鱼游百子池,雨馀花折万年枝。微风静觉丝缗远,暖日徐看淑景移。
九奏高张洞庭乐,七言遍赋柏梁诗。吁俞不忘几微戒,恰似唐尧虞舜时。
云盖寺谈空亭
天地空空无一尘,谈空可惜枉劳神。欲知空外谈空者,恰似梦中占梦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和子仲都官徐孺亭
寄宁和仲
拟田园乐 其二
采葵
和马太守五首 其五 澄心亭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一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二
同游独山 其一
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莼湖结冰鹡鸰群集于上者至不可数感而作 ...
和佛印
送致政大夫伯常自洛抵襄归郢中旧居续赋诗拜送
答周考功惠黄丝棕心席玉面界方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二月己亥晓出城 其三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三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一 谷隐寺
长岭值风
自谢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一
送周掾赴阙
病中寄妻兄宁文渊
次致政张大夫韵二首 其二
次中丞韵
高议
和君玉捕蝗杂咏 其四
饮君宜弟所寄缁衣酒继得书因成小诗奉寄
再用前韵 其一
徐中
小舟过陂口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一
古北口杨太尉庙
清明日仲永游荐福先秋亭晚过芝山他日有坐客献诗者仲永见率同和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今
夜泊睦州桐江
道中每至山寺辄迟留久之
元丰己未冬至夜万载驿尝有诗寄广汉今岁万安驿用前韵呈广汉友兄学 ...
和谒孝肃祠堂
和彦衡直讲 其四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一
次韵晦之沿牒楚泗二州
陟山登涧
得赵吏部所附第二书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 其一
病题桐江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答张天觉学士
皇帝郊祀礼毕诣景灵恭谢次履中学士韵
忆程公权
寒食日李卿仲求宴芝山刘丞子先以诗献李卿坐客皆和
清世闻提举承议先行驰寄小诗
呈运判学士 其二
得庭佐岩夫二弟二书
拟田园乐 其六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六
送鄱阳太守 其一
和舅氏和仲游朱萝洞 其二
九日同仲求登高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