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非爱山林避市廛,一枝安隐寄残年。新泉遍作人天供,不用诸方五味禅。
戏呈子直
步入松筠水石间,回眸方觉世途难。回茸草色萦行径,淩乱花阴覆钓湾。
暇日还能邀我醉,清时未肯纵君闲。烹鲜酌酒且行乐,北圃春容今又残。
寄君时弟
日夜风前听好音,书来一读一伤心。泪摇眼尾催花发,愁结眉头见雪侵。
秋径自栽彭泽菊,夜堂时奏武城琴。事多不废看书否,白首知君惜寸阴。
次正夫宿留侯庙韵
龙飞景云从,林茂众鸟息。真人翔灞上,多士生王国。
留侯豪杰士,乃独为所得。韩亡竟不去,汉兴愈厉策。
不见马上功,奚多幕中画。眇焉视婴布,若数百与亿。
鸿鹄已高飞,翩然敛归翼。堂堂高皇业,屹立如磐石。
始卒如公者,是不惭庙食。载瞻水边祠,老桧寒更碧。
薄荷
神农取辛苦,病客爱清新。寂淡花无色,虚凉药有神。
烦心侵冰雪,眩目失埃尘。自是芝兰臭,非同草木春。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遥思徒驭去江干,道路谁何共险艰。长使庭闱终日望,不知车马几时还。
伫期笑乐同尘席,应有文章慰病颜。酒瓮半空为收拾,筮言当见立谈间。
七门堰
古人材大心亦公,忧乐每与天下同。谋功虑事不草草,欲与天地为无穷。
我来舒城道三堰,行看利入东南遍。渔樵处处乐太平,稻粱岁岁收馀羡。
江淮旱涝相缀联,舒城独自为丰年。人知今日乐其土,不知古人为尔天。
二刘未必真奇伟,谋虑及民乃如此。俗儒文多实已亡,洋洋大论言羲皇。
心欲为功害辄胜,医庸未足平膏肓。纷纷予亦何为者,爱古伤今空涕洒。
题诗倚立寄西风,不知材力非骚雅。
拟田园乐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青松共我终始,白鸟随人往还。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二
三年不见洛阳花,今日襄阳看转嘉。奔走簿书长似梦,不知春已满人家。
寄宁子文
相逢一笑东风前,相别一醉昌江边。我来西山春正妍,未见君子心欲燃。
紫泥诏命鼎来矣,黄卷文章宜勉旃。题柱相如知有志,著鞭无使祖生先。
和晚北园
天气非相逼,东风已自归。乐游终少及,世事故多违。
桃杏春如在,溪山暑尚微。早期荃楫泛,频纵角觞飞。
治平谅闇元夕 其一
上元无乐送长宵,泪洒城阳泣帝尧。云障月华寒淡薄,风吹雨点细飘摇。
物随世事生悽怆,天与人心长寂寥。不用灯花斗光景,火炉诗笔慰无聊。
老君宜弟所寄缁衣酒继得书因成小诗奉寄
少年离别似寻常,老大别离多感伤。老酒看云心散漫,开书对雨泪淋浪。
棣棠密织花成锦,鸿雁斜书字作行。未到与人贪富贵,会须同汝老耕桑。
答蜀公奉酬 其三
丛条润泽无瞋胆,芳杜将迎失厚颜。芳令葛巾曾漉酒,谢公蜡屐惯寻山。
观鱼恰似濠梁上,结宇浑如冈曲间。楚醴满觞知意惬,胡香细炷觉神还。
送刘器之待制知真定府
时平谋帅重,侍从辍名卿。龙种三千骑,虬髯十万兵。
红莲王俭幕,细柳亚夫营。列道诸侯谒,还乡故老迎。
试询三将宅,应过五梁城。莫乐潭园胜,难忘魏阙情。
守株嗟我老,杖钺壮公行。祇恐非朝夕,君王召贾生。
和蒋深甫雷
巉岩巨石藏蛟龙,石破龙归旧迹空。风生江面激惊浪,雨歇天涯横断虹。
高吟独据一老木,远望喜见双飞鸿。踪步忽逢溪上叟,忘言疑是渭滨翁。
菊苗 其一
重阳黄菊花,零落殆无有。微阳动渊泉,嫩叶出枯朽。
青青好颜色,寂寥霜雪后。物理如转环,开花岂其久。
汴上呈祖道 其一
扁舟日夜去程谙,道路应须笑我贪。月照病身犹汴北,风吹归梦已江南。
欲雨马上寄兄长
去马惊尘犯客襟,喜看云影聚轻阴。雁飞浅草风声疾,蚁斗枯梨雨意深。
亭外见山输独啸,林边上马强清吟。一声误认齐蝉晚,叫起肥陵夜夜心。
寄张子直 其二
性质迂回趣向卑,此身敢望圣门归。此时已愧雕虫陋,学古还忧画虎非。
材近蓬蒿难自立,目无松柏竟谁依。重嗟踪迹匏瓜系,翻羡苍蝇附尾飞。
泛丰陵溪 其一
系马却行海上滨,夜寒孤月故随人。自怜不及溪心月,正照萱堂鬓雪新。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和广汉见和东字 其二
自吉泛舟入赣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一
塞外冬至
雨寄君时弟 其二
和正仲提举 其四
粹老召饮滕王阁遂过徐亭泛舟戏呈粹老
次友人韵 其一
将及下蔡寄仲求
祖道京淮道中酬唱
道中每至山寺辄迟留久之
路人有弃其子者因作是诗予时奉使湖外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一
又寄佛印
和提点少卿诗韵
再和子育
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一
承示及寄提举大丞相高韵大丞有三点明星半轮月之句因次元韵
役兵初自邓来戍邵因问法曹弟动静戏成小诗
送济叔兄
奉别张伯逢先生
和侯利建运使朝请
送上官察院归闽中
寄庭佐弟与润之同作
和汉广
得庭佐岩夫二弟二书
和提点少卿喜雪诗韵 其一
和佛印
寄和仲
大暑道中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三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晚风
次去华学士韵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一
清世闻提举承议先行驰寄小诗
浮沤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三
和通判章承议 其一
和游双泉 其三
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 其一
赠去华学士
三年七到袁州
拟田园乐 其六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重至
宿万孝子家
岩夫庭佐欲归出长安以诗邀游后圃
和济叔城上数篇 芙蓉
寄宁和仲
寄君时 其一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一
某偷惰不强日陷罪恶元忠哀怜惷愚未忍诛绝赐诗为戒佩服弗忘韵险且 ...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和颖叔寄佛印 其一
途中和君时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