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 其二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 其二

明代 祁顺

晋藩宫阙倚云天,有幸频来醉锦筵。四海升平同一乐,不因光景重流连。

诗人祁顺的古诗

路籁坡

明代 祁顺

千仞山头屈曲通,万株乔木翳虚空。鹧鸪似识行人意,啼向烟霞杳霭中。

二月十九日请张学士苏提学洪方伯同饮席中联句送谢长史

明代 祁顺

雨馀南浦绿波生,缱绻难为送别情。贾谊素闻藩国重,仲舒终是宦途轻。

慈闱碧水丹山近,心事青天白日明。忠孝怜君能两尽,乾坤休更问谁名。

闻陈方伯文矅作古用韵吊之 其二

明代 祁顺

年过五十苦思归,明哲由来识事机。江海多愁华发早,庙堂无路壮心违。

甘棠楚甸遗思远,归旐闽天带恨飞。前日得书今日讣,伤心疑是又疑非。

游黄凯翠渠循溪行余历郊村即景因次其韵

明代 祁顺

风光荡郊原,流水绕城郭。日晴云半收,春老花欲落。

前村三两家,烟火东西各。柳深莺乱啼,春兴殊不薄。

发广宁都宪诸公饯于城东是日宿高平

明代 祁顺

路出城东门,朝暾吐晴燄。霜华白于雪,山色青似染。

群公设祖筵,治具良不俭。金盘列珍羞,玉液浮潋滟。

含情强分手,恋德犹未厌。盘山远经过,周道平如簟。

郊原杳无尽,斥堠青数点。边墙近深沟,非有山溪险。

战守在得人,何须比天堑。夕阳返馀光,金背寒鸦闪。

停装宿高平,夜静重门掩。挑灯倚胡床,默默自防检。

胸藏万卷书,袖有三尺剑。兹行重王事,使命期不忝。

圣贤有明训,好恶求自慊。平生冰玉姿,肯受尘埃玷。

却笑扬子云,空能事铅椠。

赐闲为韩方伯大经乃尊题

明代 祁顺

诏许归田宠最优,此身于世复何求。此风明月双吟鬓,秋水芦花一钓舟。

勇决不教灵澈笑,逍遥真伴赤松游。回看世上贪荣者,多少龙钟雪满头。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一

明代 祁顺

江上凉风日透衣,窗前孤月夜流辉。京华故旧应相念,过却重阳人未归。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一 南亩春耕

明代 祁顺

一犁烟雨昏,四野春云湿。村前布谷声,牛背寒鸦立。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明代 祁顺

晓发清平西,春早多阴雨。辕门具壶觞,车马纷出祖。

杯停速分袂,意不尽宾主。边城息烽烟,道路忘脩阻。

吟哦声呜呜,太瘦为诗苦。山塘近清溪,驻节暂容与。

一饷即驱驰,天寒日过午。

自长子过长平驿

明代 祁顺

长平高馆一番新,贾相门庭迹已陈。万事废兴元有数,后人空自笑前人。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 其一

明代 祁顺

春闱榜揭长安日,二百人中无旧二。二君久矣羡君贤,求美岂知遗国色。

人生出处固有命,举措未明畴塞责。我惭无地君见容,不但娄公称盛德。

相逢剧饮如吸川,荣辱且付金樽前。华阳咫尺终须到,肯向河东号斥仙。

自宝庆之沅州

明代 祁顺

邵阳西与桂阳通,踏破烟霞几万重。石路湿如泥路滑,远山青比近山浓。

浮云出洞奔苍狗,枯树横溪卧老龙。风雨经旬春未暖,弊貂羸马笑龙钟。

世殿下饯行作诗一绝因和之

明代 祁顺

绮筵劳饯远行人,礼度雍容意更真。临别不堪情缱绻,晋阳宫外柳条新。

连山关

明代 祁顺

云连关上山,草暗山前路。扰扰防边人,何时罢征戍。

哭弟颐 其五

明代 祁顺

半世为兄弟,共惊离别多。于今成永诀,亲爱复谁何。

旧业空文史,幽居冷薜萝。北堂西日薄,微宦敢蹉跎。

薄被吟

明代 祁顺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里正低头呼且语,此邦朴陋传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那得奢华奉官府。

听罢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阙摩抚。五十衰慵惭守土,太仓窃食将何补。

使君宽洪请莫怒,禹稷忧民更艰苦。

鸭江之西二里许有九城基趾相近相传曰九连城

明代 祁顺

此地何年罢战争,春风犹锁九连城。辽东老鹤归来晚,四野无人草自生。

次林大用见寄韵同翠渠作

明代 祁顺

相逢那忍别旌旄,心易生蓬鬓易蒿。心里树云愁外杳,百年山斗望中高。

公权笔正心先正,太白诗豪酒亦豪。不但外台纲纪重,清风仍旧满西曹。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一

明代 祁顺

百年身事一扁舟,风便须行止即休。自许壮怀包宇内,不教愁态上眉头。

圣涯万顷优游泳,艺苑群芳积渐收。后世子云应有合,夜光宁肯暗中投。

自述用萧文明韵

明代 祁顺

才艺空疏德最凉,全生恩重荷吾皇。全阳谪地殊儋耳,庾岭飞云近太行。

不为鼎珍题杂兴,懒将江水比愁肠。养慵颇觉山中静,翻笑从前吏事忙。

祁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