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

明代 祁顺

多士称王国,雄风陋楚台。人从仙境集,春入绮筵来。

岁月诗篇富,河山罨画开。京华天咫尺,瑞气拥三台。

诗人祁顺的古诗

粹之山行和宋人刘改之韵言备尝辛苦而羡二疏勇退因借韵慰之吾非薄 ...

明代 祁顺

使君卓特人中骥,步上云霄未计程。步步襟怀孤月皎,纷纷势利一尘轻。

苏公敬狱堪垂法,杜老忧时欲洗兵。莫为勤劳思勇退,清时谁不事功名。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八 赈恤孤老

明代 祁顺

成汤惠困穷,厥命民所服。文王急施仁,鳏寡与孤独。

我公恤穷民,衣食无不足。奉扬天子意,大布生灵福。

光明照一方,岂但逃亡屋。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二 蓝江晚渡

明代 祁顺

断厓暗芳草,滑石多莓苔。夕阳争渡客,何不早归来。

和林秋官待用见寄

明代 祁顺

仕路闻名夙有年,忽劳佳句到穷边。斯文骨肉我何幸,薄俗炎凉君不然。

唐介召还终报国,曼容知分合归田。无由相送偏相忆,目极江湖万里天。

凤庄八咏 其二 舞雩风处

明代 祁顺

古木坛中蔼绿阴,葛巾藜杖惯追寻。随行童冠从容到,列坐壶觞次第斟。

春日恍闻曾点瑟,雄风如透楚王襟。素翁此处真堪乐,何用兰亭慨古今。

褫亭驿庭盘松一株有蛟龙攫拿状

明代 祁顺

头角峥嵘不记年,寒枝如铁叶如烟。驿亭风雪三更后,却恐老龙飞上天。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二

明代 祁顺

南国佳人夜捣衣,残砧声里减容辉。客怀听此堪惆怅,家在都城频梦归。

过全州怀先舅樵山卢先生先生宣德间司教是郡师道有立至今郡人思之 ...

明代 祁顺

逢人询往事,四纪未能忘。一掬伤心泪,无由到渭阳。

又代陈方伯作

明代 祁顺

昔年同作水曹郎,尊酒重逢在晋阳。治郡久闻驰政誉,参藩新喜拜恩光。

两岐瑞应张堪麦,千里阴连召伯棠。父老攀留知不久,汉廷卿相属循良。

二月十九日请张学士苏提学洪方伯同饮席中联句送谢长史

明代 祁顺

雨馀南浦绿波生,缱绻难为送别情。贾谊素闻藩国重,仲舒终是宦途轻。

慈闱碧水丹山近,心事青天白日明。忠孝怜君能两尽,乾坤休更问谁名。

送陈佥宪梦祥考绩还江西绝句二首 其一

明代 祁顺

两袖炉烟出禁庭,半囊行李耀青萍。西江民物知何限,引领京华望福星。

从弟重器诗来索纸走笔次韵以纸二十幅与之

明代 祁顺

楼高五凤欲凌云,妙手脩来不露痕。十样鸾笺愿相助,老兄头白眼眵昏。

过播州

明代 祁顺

宗元敦友义,愿以柳易播。古来势利交,徒为青史涴。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五

明代 祁顺

久欲题诗吊谪仙,伤心还记十年前。何时斗酒亲携去,酹向绵山宿草烟。

金寺丞德清张中书士琏同使高丽往还经山海因赠二十韵

明代 祁顺

历数开千里,华夷囿一天。覃恩在柔远,持节近推贤。

君乃人中杰,官为阙下员。九重承诏令,千里下朝鲜。

壮志终军上,英风陆贾前。中朝得良使,外国仰儒仙。

剑气横霄汉,文光射斗躔。二星相隐映,四马共联翩。

传吏奔趋急,陪臣袛候虔。日摇临境旆,风送渡江船。

春逐天威布,情因译语传。皇仁资道达,荒服赖陶甄。

炳焕仪文备,光华宠命专。江山增胜丽,草木倍清妍。

佳誉三韩重,严装几月旋。囊无私馈物,诗有纪行篇。

邂逅曾倾盖,殷勤记赠鞭。一官真不忝,五善喜兼全。

去隔云山外,归趍日月边。圣情加慰劳,从此沐恩偏。

梧桐山

明代 祁顺

梧桐山,高倚天。冬来积霜雪,雨后多云烟。山中奇植人争宝,笼葱之竹龙须草。

更有梧桐栖凤凰,紫云枝叶年年好。我欲剪梧桐,制琴献穆清,坐弹南薰歌太平。

又欲招凤凰,来仪天子廷,效灵堪与龟龙并。凤兮不来梧欲老,目极空山无限情。

次韵送萧文明

明代 祁顺

垆锤风水事非难,老我羞弹贡禹冠。对酒独忘身外事,论诗同慰客中欢。

宦情未必羁张翰,人望先当起谢安。重到玄都应有感,碧桃零落不堪看。

过彭城怀舍我思正

明代 祁顺

漂泊彭城说二苏,我心应与昔人符。我兄感别添新恨,风雨连床是旧图。

万里有怀秋共杳,一宵无寐月同孤。鸰原欢会知何日,窃禄清朝愧滥竽。

寄刘孔廉

明代 祁顺

青琐才名早见知,忧民衰鬓易成丝。阡南昔日同沦落,冀北今朝感别离。

鸡黍不忘元伯信,鲈莼先动季鹰思。瑶琴三弄亲曾听,流水高山似旧时。

孤竹城

明代 祁顺

寥落荒城数亩低,白云山下北平西。桓公老马今何在,草树霏微路欲迷。

祁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