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柬杨都阃

柬杨都阃

明代 祁顺

长才生与圣明遭,新陟崇阶荷宠褒。阃外山河归节制,胸中兵甲识英豪。

边城有备知无患,王事推贤信独劳。愿竭忠诚建勋业,羽毛当见拂云高。

诗人祁顺的古诗

自重安至清平

明代 祁顺

重安江上水平桥,西入清平一舍遥。城堡高低劳戍卒,溪山远近杂诸苗。

随车细雨沾衣湿,扑面寒风速酒消。一段诗情何处写,粉窗红烛伴清宵。

忆闽省

明代 祁顺

危楼千仞逼苍穹,瓯粤乾坤眼界中。胜览未穷人易别,一尊还许几时同。

丙辰三月升江西左布政使

明代 祁顺

春风恩命出金銮,忝拜薇垣第一官。忝阁衣冠登览旧,闽邦黎庶别离难。

千滩雪浪随舟远,一路云山当画看。愿效忠勤报明主,鬓毛虽白寸心丹。

端午后一日

明代 祁顺

蒲觞宿醉尚厌厌,午枕薰风散黑甜。楚畹孤芳仍旧好,尧庭开荚有新添。

攻医谩蓄三年艾,用世浑如六日蟾。百炼青铜闲拂拭,匣中尘垢不相沾。

答方彦卿 其二

明代 祁顺

少小怜渠志气豪,读书偏喜盛时遭。云霄万里非容易,惟愿天风快羽毛。

夜酌吴裀宅同陈琴窗对梅花有作

明代 祁顺

自别罗浮岁几更,暗香疏影每关情。如今同醉东风下,人比梅花分外清。

增城郑叔清司训顾道充上舍吴时彦贡士来访即告归途值大风雨思之不 ...

明代 祁顺

溪边分手日犹高,忽忽狂风肆怒号。云水渺茫天地阔,夜深何处避惊涛。

安庆得风

明代 祁顺

数日候风风不来,今朝江上蒲帆开。推蓬一笑楚天碧,五老相见高崔嵬。

又代陈方伯作

明代 祁顺

昔年同作水曹郎,尊酒重逢在晋阳。治郡久闻驰政誉,参藩新喜拜恩光。

两岐瑞应张堪麦,千里阴连召伯棠。父老攀留知不久,汉廷卿相属循良。

夜泊济宁

明代 祁顺

烟水沧凉夜气清,砧声断续出高城。客边觞咏凭谁共,太白楼头空月明。

过彭城怀舍我思正

明代 祁顺

漂泊彭城说二苏,我心应与昔人符。我兄感别添新恨,风雨连床是旧图。

万里有怀秋共杳,一宵无寐月同孤。鸰原欢会知何日,窃禄清朝愧滥竽。

别琴窗

明代 祁顺

薄宦归来雪满头,欲将簪组换渔舟。怀人不奈萧条意,昨夜梧桐又报秋。

试院中读黄鲁直和冕仲考进士之作依韵赋之

明代 祁顺

国家构明堂,匠士贮群木。而况求贤才,所重在科目。

南宫集多士,文字数千束。儒臣明藻鉴,奉诏司校读。

十人共昨夕,接座联灯烛。淘沙拣精金,剖石搜美玉。

心思无怠遑,目力费重复。满场耀兵甲,战胜如剖竹。

盈箱积缣练,轻素窘边幅。我本甲科人,弱矢挂正鹄。

身逢明盛时,大雅歌棫朴。一官愧无补,徒食太仓粟。

兹来获同事,有幸蒙齿录。初心期不负,古道岂难复。

勉哉持寸公,庶以竭庸碌。

过播州

明代 祁顺

宗元敦友义,愿以柳易播。古来势利交,徒为青史涴。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 其四

明代 祁顺

四更月倾昃,耽玩待平明。谈笑不知久,起看参已横。

姮娥速归辙,西顾重行行。光辉如有念,偏照玉关城。

夜酌同周佥宪联句

明代 祁顺

酒兴无穷量有限,更筹虽短意何长。笔端未尽敲推势,灯下时闻笑语香。

明日山川怜判袂,今宵风雨欲连床。登高转觉重阳近,更把黄花共一觞。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二

明代 祁顺

华封三祝爱长年,岂料飞龙返九天。神禹俭勤今有继,圣尧巍荡古无前。

星收虹渚云空暗,剑堕桥山迹已仙。老泪尽随江汉水,西风吹作碧漪涟。

自京走车至彭城

明代 祁顺

京国过冬半,归装涉远途。腰横三尺剑,身载两轮车。

风露催行旆,尘埃透敝襦。计程看斥堠,近郭指浮屠。

睡借烧锅炕,行寻卖酒垆。更阑才晚食,日午未朝餔。

身垢经旬浴,头蓬隔日梳。顿摇何局促,端坐只跏趺。

夜发寒侵骨,晨呵冻满须。石桥霜片滑,野店月轮孤。

涿鹿通清苑,安平属信都。低田伤水潦,高野半荒芜。

不见移梁粟,惟闻榷汉酤。闾阎忧宿负,公府虑边储。

倏忽过齐境,逍遥适鲁墟。任城犹积淖,兖郡觅通衢。

泰岳高如许,灵光近有无。望中情脉脉,吟就口呜呜。

朋旧音书隔,亲闱定省疏。片心逐流水,今日至南徐。

广宗四十里至钜鹿

明代 祁顺

广宗钜鹿近相望,铺舍门临古道傍。垂柳阴中笼夕照,黄花香里遇重阳。

柏台驻节啼乌急,薇省催程去骑忙。无酒无糕度今日,懒将诗句笑刘郎。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 其二

明代 祁顺

万户千门接水云,思君何处再逢君。西风一笛山阳路,满耳凄凉不忍闻。

祁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