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

明代 祁顺

际遇贤王真可喜,臣僚如坐春风里。宝贤乐善重诗书,昔日河间未堪比。

诗人祁顺的古诗

赠吴参将 其二

明代 祁顺

昔仰韩忠献,今逢郭令公。将星悬碧汉,豪气贯长虹。

千里帡幪下,三军节制中。功成上麟阁,不愧古英雄。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 其一

明代 祁顺

天津才子美风仪,山郡漂零老一麾。却忆东曹同事后,半生无复共襟期。

出汾州望介休

明代 祁顺

介休何处是,南望意迟迟。咫尺未能到,平生不尽思。

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

次吴大参时中韵

明代 祁顺

细听徵音耳欲倾,诗来先慰别离情。诗知郢下难为和,却愧邯郸强学行。

问俗几番劳驻节,看山何处不题名。笑谈未许重亲炙,茅塞春蹊剪又生。

谢江西旧同寅寄书

明代 祁顺

千里洪都一念悬,寻盟消息尚茫然。孤灯细雨难成梦,芳草王孙易隔年。

花鸟阑珊诗兴外,溪山岑寂酒尊前。高情远逐云缄到,不说穷荒道路偏。

用韵答蔡克智暨王节推

明代 祁顺

小洞烟霞深复深,流光过眼日骎骎。生平不善谋身计,纵老犹存许国心。

南郭滥竽应似昔,西山拄笏最宜今。劳君佳句开岑寂,恍惚重闻大雅音。

题抚孤松而盘桓送人致仕

明代 祁顺

亭亭山中松,昔日手自栽。主人别云久,拂袖归去来。

归来独爱山中好,三径荒芜今始扫。手抚孤松话旧盟,松尚青青人未老。

翠云深处日徜徉,荣辱浮沉总两忘。吟哦不慕崔斯立,休晦正如张子房。

盘桓无限闲中趣,晚节贞心重相许。古来此乐君独知,为君更赋归来辞。

自述用萧文明韵

明代 祁顺

才艺空疏德最凉,全生恩重荷吾皇。全阳谪地殊儋耳,庾岭飞云近太行。

不为鼎珍题杂兴,懒将江水比愁肠。养慵颇觉山中静,翻笑从前吏事忙。

贺彭方伯升都宪

明代 祁顺

四灵克牣未为祥,共喜真才入庙堂。盛代明良忻有遇,全闽山水倍增光。

云霓不负苍生望,汗简当流百世芳。正气微茫今复振,为公填就铁心肠。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明代 祁顺

晓发清平西,春早多阴雨。辕门具壶觞,车马纷出祖。

杯停速分袂,意不尽宾主。边城息烽烟,道路忘脩阻。

吟哦声呜呜,太瘦为诗苦。山塘近清溪,驻节暂容与。

一饷即驱驰,天寒日过午。

赠王弘文

明代 祁顺

识面鬷明已见心,新篇来往得规箴。新年浩气充天地,一缕斯文自古今。

南徼青山怜远别,中天明月照孤吟。论交愿保坚贞操,雪后松筠翠更深。

陈粹之将至先寄二绝 其一

明代 祁顺

宪府才名天下知,岁寒冰雪共襟期。边城有喜江山动,正是廉车欲到时。

将至洪都寄同寅洪方伯洪大参兼柬潘少参

明代 祁顺

一别江藩十五年,重来双鬓已皤然。清风明月滕王阁,还与湖山话旧缘。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一

明代 祁顺

王事贤劳不暇居,风流才调更谁如。公馀赖有斯文念,分得阳春到草庐。

登合江亭

明代 祁顺

千仞矶头一小亭,湘蒸流水合双清。人居两岸东西近,波映孤城上下明。

回雁峰前乡信杳,飞虹桥下钓舟横。望中咫尺长沙路,懒把文章吊屈平。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

明代 祁顺

多士称王国,雄风陋楚台。人从仙境集,春入绮筵来。

岁月诗篇富,河山罨画开。京华天咫尺,瑞气拥三台。

鸭江之西二里许有九城基趾相近相传曰九连城

明代 祁顺

此地何年罢战争,春风犹锁九连城。辽东老鹤归来晚,四野无人草自生。

望香炉山

明代 祁顺

香炉之山高插天,苍屏翠壁相钩连。根盘势转几千仞,雄秀合在匡庐先。

深林隐白石,幽谷通清泉。奇花异草不可数,悬崖绝磴难攀缘。

向来风尘动,苗獠兴戈鋋。虔刘我黎庶,簸荡山与川。

犬羊数万居层巅,疏泉积粟仍种田。天兵临之久不悛,欲战无路攻愈坚。

台臣亲握将帅权,博采筹策图十全。炮车飞霹霹,冲击何磌磌。

摧枯与拉朽,声震西南偏。诸苗悔祸方乞怜,面缚衔壁罗马前。

三军动地歌凯旋,功绩尽向山头镌。今经数十载,边境犹帖然。

我来值春阴,远望生云烟。题诗问山灵,感慨聊成篇。

愿教此地长无警,巩固皇图亿万年。

哭从兄伟

明代 祁顺

昔年书剑上长安,万里江山共往还。我幸成名君已殁,报恩空有泪痕斑。

凤庄八咏 其二 舞雩风处

明代 祁顺

古木坛中蔼绿阴,葛巾藜杖惯追寻。随行童冠从容到,列坐壶觞次第斟。

春日恍闻曾点瑟,雄风如透楚王襟。素翁此处真堪乐,何用兰亭慨古今。

祁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