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林木萧骚万窍号,帝城秋色与天高。一轮明月思千里,两鬓西风惊二毛。
道路几时能税驾,江山随处可挥毫。邀朋共作新晴赏,怪得诗豪酒更豪。
送刘景瑞还延平郎中刘廷信之兄
霜风萧飒催寒早,篱菊开残渚莲老。京华有客归故乡,弟兄怆别长安道。
天伦气义最相亲,官舍优游过十春。只耽风雨连床好,其柰湖山入梦频。
囊中拂拭双龙剑,耿耿晴虹吐光焰。当年俱自延津来,临别殷勤看不厌。
太阿精采如龙泉,暂时分去无深怜。由来神物易变化,会合还思到九天。
翠渠和余捕鱼之作重有所警盖君子乐善忘己之心也顺思心前言之惷而 ...
惷言鱼味愧芳鲜,好善真成海纳川。颜色訑訑今不少,比君奚啻隔天渊。
朝鲜途中寄国王十律今录二律 其一
外域梯航万国通,朝鲜近在海云东。君臣治道光前烈,人物衣冠有古风。
八教条章终不改,三京形胜久称雄。农桑乐业边尘静,正囿吾皇德化中。
红梅为钟大参题
姑射真人玉雪姿,偶陪西母宴瑶池。醉来换却春风面,只有清香似旧时。
忆闽省
危楼千仞逼苍穹,瓯粤乾坤眼界中。胜览未穷人易别,一尊还许几时同。
湖中即景二首 其一
江水微茫浸小姑,庐山重叠压鄱湖。风帆远近天高阔,共作人间一画图。
周冬官子建如京师至山海值雨同咏
北风吹雪满关城,寒气侵人夜不胜。无限客愁消未得,坐挥吟笔对孤灯。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一
王事贤劳不暇居,风流才调更谁如。公馀赖有斯文念,分得阳春到草庐。
己亥腊月朔自匡庐之九江
彭蠡通南北,开篷见万艘。雪消山翠重,水落石痕高。
吴楚风烟阔,江湖岁月劳。往来吟思苦,赢得鬓刁骚。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二
华封三祝爱长年,岂料飞龙返九天。神禹俭勤今有继,圣尧巍荡古无前。
星收虹渚云空暗,剑堕桥山迹已仙。老泪尽随江汉水,西风吹作碧漪涟。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二
南国佳人夜捣衣,残砧声里减容辉。客怀听此堪惆怅,家在都城频梦归。
木根坡
山插青天径路长,木根凌乱树苍凉。白云满地闲如许,应笑往来人自忙。
出介休
云汉星初落,扶桑日未红。介山青满眼,相迓出城东。
谢江西旧同寅寄书
千里洪都一念悬,寻盟消息尚茫然。孤灯细雨难成梦,芳草王孙易隔年。
花鸟阑珊诗兴外,溪山岑寂酒尊前。高情远逐云缄到,不说穷荒道路偏。
出汾州望介休
介休何处是,南望意迟迟。咫尺未能到,平生不尽思。
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
壬子仲冬上京族中弟侄送过石门而别 其二
南北舟中两渺茫,相思情与海天长。隔篷侵晓闻人语,犹讶诸君在耳傍。
和林秋官待用见寄
仕路闻名夙有年,忽劳佳句到穷边。斯文骨肉我何幸,薄俗炎凉君不然。
唐介召还终报国,曼容知分合归田。无由相送偏相忆,目极江湖万里天。
送陈佥宪梦祥考绩还江西绝句二首 其一
两袖炉烟出禁庭,半囊行李耀青萍。西江民物知何限,引领京华望福星。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 其一
斗柄初东淑气回,镇阳弦管送春来。呼童试看寒梅树,报道琼花彻晓开。
次周畏斋韵赠敖气完贰尹 其二
柱石由来异楚砧,栋梁应向豫章寻。片言悟主难为力,万里投荒不易心。
雨露几时均沛泽,云山满地结层阴。怀贤叵奈通津隔,尊酒无由得共斟。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坐中获睹诸生所作文赋因赠以诗
连山关
侍御出巡
送举人何净南还 其一
路籁坡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四 贵竹斥贺
孤竹城
天津拱北楼次韵
与舍弟辈别于戙船澳二首 其二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一
学宫避暑
癸丑除夕次敖静之韵
次韵寄方彦卿
有自西川来镇远者使獭捕鱼甚巧周翠渠同何贰守观之欲赋未就间以语 ...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十四 都台叠瑞
过彭城怀舍弟思正
答吴献臣大尹 其二
用韵答蔡克智暨王节推
张节妇诗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帝
柳上山凫
送熊都宪巡抚山东
哭弟颐 其五
黄州道中小酌
过全州怀先舅樵山卢先生先生宣德间司教是郡师道有立至今郡人思之 ...
同年会集句次郑瑶夫内翰韵 其一
夜酌吴裀宅同陈琴窗对梅花有作
浈阳道中遇雨
自南康往九江过庐山遇雨
朝鲜途中杂咏 其二
和蔡太守见寄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一
同年会集句次郑瑶夫内翰韵 其二
交城分司与孙廷用酌别口号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 其一
闻原籍新居落成寄舍弟思正十首 其二
舟人以竹取火与翠渠同咏
和周翠渠宿黄丝堡梦母之作
六月二十七日邀叔厚伯诚可大文哲四内翰时雍司厅元善道鸣德章三地 ...
参政西江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八 赈恤孤老
周驸马德章作诗送别因追思其先兄德明方伯余读之怅然遂和以见意
云林图为杨地官题
尉迟将军墓
香河舟中
贺彭方伯升都宪
次粹之见寄韵 其一
过播州
过清平喜晴
自京走车至彭城
答方彦卿 其二
柬杨都阃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五
南关五十里至权店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