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阴云送雨日漫漫,云锦屏风不易看。今日乍晴看最好,万般奇态蔼林峦。
庚寅岁八月见白髭
少不如人老可惊,百千功业几能成。含愁谩掩窗前镜,新见吟髭白一茎。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二
水绕丹山昼夜流,此中风景足优游。我来欲尽登临兴,直溯清泠最上头。
翠渠和余捕鱼之作重有所警盖君子乐善忘己之心也顺思心前言之惷而 ...
惷言鱼味愧芳鲜,好善真成海纳川。颜色訑訑今不少,比君奚啻隔天渊。
闻原籍新居落成寄舍弟思正十首 其二
草堂临水不生尘,花木成林总是春。遥想潘舆周览处,举头常念未归人。
用韵答蔡克智暨王节推
小洞烟霞深复深,流光过眼日骎骎。生平不善谋身计,纵老犹存许国心。
南郭滥竽应似昔,西山拄笏最宜今。劳君佳句开岑寂,恍惚重闻大雅音。
粹之诗多慰奖用韵为谢
远山奔放近山盘,郡僻民稀客到难。不谓愁多凭酒遣,且乘公暇借书看。
百年身世乾坤大,一点心丹铁石寒。鹏鴳高卑咸有适,天涯宁厌一枝安。
寿薛司徒
位应三台寿八旬,帝乡风月一闲身。秀钟光岳英灵气,功是朝廷社稷臣。
老圃寒花荣晚节,蟠桃春酒庆生辰。古来全福如公少,不但贤名继甫申。
次韵寄方彦卿
浮世红尘日日忙,一樽谁共洗愁肠。陇梅欲寄春无便,池草初生梦有香。
抚罢焦桐怜古调,对残霜镜忆年光。天南莫怪频回首,人在山中紫翠房。
和朝鲜陪臣徐居正赠别
阅历风霜一缊袍,半年踪迹别东曹。边城春望海云远,候馆夜吟山月高。
不用绮筵张玳瑁,肯将行李载蒲萄。临分惆怅难为赠,笑指秦鞭与孟劳。
秋夜言怀次高克明韵 其二
吏隐从容际盛时,东华车马任奔驰。东生性分穷何损,雪作襟怀涅不缁。
客邸秋光闲里度,故园山色望中疑。黄花旧有柴桑约,岁晚相寻莫遣迟。
蓟城东石桥
白鹤归华表,苍苔没古碑。桥前呜咽水,犹恨禄山儿。
官林风木图为闽中叶氏赋
官林山中佳气萃,宰木森森拂云翠。长风昼夜天际来,萧飒寒声满人耳。
孝子关心不忍闻,闻之感泣独销魂。有身莫报劬劳德,无路能酬罔极恩。
树欲静兮风不息,子欲养亲难再得。风不息兮树转悲,二亲一去何由追。
吁嗟乎树之有风犹可止,人子思亲曷穷已。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其二
潇洒风情玉雪姿,一梢寒月浸山池。调羹信息传来近,看取青青结子时。
从弟重器诗来索纸走笔次韵以纸二十幅与之
楼高五凤欲凌云,妙手脩来不露痕。十样鸾笺愿相助,老兄头白眼眵昏。
鸭江之西二里许有九城基趾相近相传曰九连城
此地何年罢战争,春风犹锁九连城。辽东老鹤归来晚,四野无人草自生。
壬子仲冬上京族中弟侄送过石门而别 其一
相送情深过石门,醉中分袂暗销魂。举头一望人何处,远树苍茫无数村。
题董少参砥柱图
世道日悠悠,颓波不可收。何人挺孤柱,千古矻中流。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二
短笛寒砧近报秋,兴来频倚夕阳楼。霜林落叶雨声急,石洞出云山气幽。
怀土仲宣多感慨,思莼张翰最风流。侬家亦有耕渔乐,紫蟹肥时酒正篘。
孤竹城
寥落荒城数亩低,白云山下北平西。桓公老马今何在,草树霏微路欲迷。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二
南国佳人夜捣衣,残砧声里减容辉。客怀听此堪惆怅,家在都城频梦归。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尉迟将军墓
与舍弟辈别于戙船澳二首 其二
和世殿下送子出阁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一
晋府世殿下宝贤堂
自长子过长平驿
过乐昌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一
红梅为钟大参题
杨青舟中
己亥腊月朔自匡庐之九江
送陈佥宪梦祥考绩还江西绝句二首 其一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二
东湖舟中记亡弟思正葬日
答吴献臣大尹 其二
褫亭驿庭盘松一株有蛟龙攫拿状
示政敕二子
萧尚书哀挽
湘口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二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一 南亩春耕
有自西川来镇远者使獭捕鱼甚巧周翠渠同何贰守观之欲赋未就间以语 ...
同年会次郑瑶夫内翰韵
戊申六月祷雨有感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一
诗社见和拙作复用韵酬之
送林大参上京贺太后尊号 其二
和周翠渠宿黄丝堡梦母之作
题沅州鼓角楼次韵
和粹之见寄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三
清源县分司后庭双柏
题梅宗韩小画
又次陈冷庵见寄韵送其东归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一
五十生朝
将至洪都寄同寅洪方伯洪大参兼柬潘少参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四 北潭钓雪
送陈佥宪梦祥考绩还江西绝句二首 其二
浈阳道中遇雨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五 减省卫从
偏桥夜雨
交城分司与孙廷用酌别口号
同年会集句次郑瑶夫内翰韵 其一
出京述怀 其二
夜酌吴裀宅同陈琴窗对梅花有作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 其三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六 北泥却金
哭弟颐 其一
过钱塘
至获鹿
麦将军墓
廉泉亭
石阡述怀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 禁约贪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