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春和高文山韵

送春和高文山韵

明代 区越

春来欲早去宜迟,草屋春来不掩扉。草酒赋诗须远出,问花寻柳却忘归。

青阴不管门庭暗,红紫生看风雨稀。独笑当窗无点绿,荼蘼根老倩谁移。

诗人区越的古诗

中秋同汤九山游黄云

明代 区越

蜡屐多时制始成,好山须伴好人行。风流未敢轻前辈,歌咏还思逐后生。

黄菊不嫌秋色老,苍烟随变晚山青。高台此日观云物,气祲南游翳日明。

小金山留别 其二

明代 区越

别酒难禁过百卮,醉依禅榻鬓丝丝。空堂入夜蛩争沸,垣竹低阶月自移。

直以可行求可止,须知同是故同非。江湖一梦坚难破,未拟何时此拂衣。

清江浦分司寄寄亭留题

明代 区越

几年湖海慕高名,也上人间寄寄亭。行与江云共来往,坐教春梦到分明。

晴光恰转花交媚,野色方浓竹送青。翻忆小龙山下路,一湾蒲月过西屏。

闲坐柬同社诸公 其一

明代 区越

一丘还一壑,无客亦无觞。久坐宁违俗,微吟独倚廊。

贻杭僧清涌

明代 区越

山水苍苍万壑秋,沧江淼淼一归舟。梦回烟月无天日,游遍公卿出帝州。

燕颔虎头知有相,孤云野鹤本同流。山僧长揖苕溪去,他日来寻只水头。

中秋江城书事时闻同社有舟游者

明代 区越

梧桐疏影月中秋,新雁如云阵岭头。光彩自匀天宇遍,清虚谁在广寒游。

山杯独酌人千里,野阁期登岁一周。今夜海门天更阔,无缘吹笛近渔舟。

春末梅柳方盛有感

明代 区越

烟雨江梅尚带青,桃花烂漫柳轻盈。桃看百物趋时变,谁谓东风不世情。

青海生全多富老,朝歌荡涤有虞生。溪山何处堪行乐,布谷劳劳且劝耕。

送春和高文山韵

明代 区越

春来欲早去宜迟,草屋春来不掩扉。草酒赋诗须远出,问花寻柳却忘归。

青阴不管门庭暗,红紫生看风雨稀。独笑当窗无点绿,荼蘼根老倩谁移。

钟海月诞日召饮和韵

明代 区越

送春无酒换金龟,诞日还君续旧期。应是到门多上客,预来邀我有新诗。

光生眉宇人争羡,喜溢门阑鹤也知。绕膝牵缠休怪讶,东风移步独迟迟。

闲坐柬同社诸公 其二

明代 区越

溪近花临水,庭幽鸟和诗。无弦琴一曲,古调岂求知。

夏日邀同社赏花

明代 区越

散发逍遥任老身,炎曦那得困诗神。炎山落落忘年友,风雨潇潇入幕宾。

兰有异香难自秘,酒无兼味苦为陈。山杯且共花前醉,不用花前劝酒人。

元旦和钟海月见寄

明代 区越

出门揩眼见诸峰,岚气新生尚未浓。晓雨正收三白瑞,阳和应兆一年丰。

侵阶草色从吾好,入座春风与客同。酒满行窝花满路,寻君虽远不扶筇。

诞日承何樗峰运使撰双寿图序祝贺小诗奉谢

明代 区越

匠斧樵斤逐日来,山中无恙是樗材。七旬共见浮生过,百岁同期笑口开。

贺客未酣青玉案,儿曹更进紫霞杯。因公丽藻添神思,月望诗瓢放几回。

初秋得雨炎蒸未解雅会之难为怯暑也

明代 区越

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

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

古心

明代 区越

方寸长留赤子真,行藏勿谓古今人。行夔尚想虞庭上,巢许偏思颍水滨。

东谷共藏千日酒,寻阳高影百年身。故侯住近青门外,海上归来且卜邻。

溪南

明代 区越

坐临流水日弹琴,转觉南溪水又深。转鸟北来盘碛石,商飙西去入松林。

山杯属客慵收钓,终日无鱼也称心。慎勿钓名名易钓,小溪堪着几浮沉。

同年黄容庵正郎入祀乡贤喜赋

明代 区越

手制闽阳锦未停,司徒优诏籍贤名。弄舟西楚商征薄,扈驾南畿跸路清。

凤阁有阶堪奋步,龙山未老气归耕。春秋俎豆宫墙内,标表人间此道明。

饮邓宪副溪园 其一

明代 区越

溪园召饮意偏浓,亦有浮眉九尺筇。亦过中和三月节,尚馀花信几番风。

思援逸驾诗无敌,为制颓龄酒有功。至境更寻花柳外,百年行乐许君同。

赠俞邑博归浙

明代 区越

教出吴兴有正传,春风门巷蔼新弦。东山乔梓堪梁栋,西浙柔桑暗石田。

畏此简书来郑重,美非吾土尚迟延。六桥花柳孤山鹤,尘梦今朝洗玉泉。

邑侯陈后斋膺奖 其二

明代 区越

茅檐桑柘覆新青,何限薰风入户庭。百里炉锤荷真宰,几年憔悴乐更生。

戴星治亦弹琴治,冰鉴明于宝鉴明。三叹贤侯并豸史,茂劳旌奖浃舆情。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