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区越
野塘冰半解,林薄路新除。行望荒郊外,寒风拂隼旟。
邑侯陈后斋膺奖 其四
摧霜厌雪愁枯落,滴露和烟喜发生。弱草应知麟不践,偃风曾记虎横行。
试看邑里勤生事,更听弦歌起颂声。剩有循良堪采荐,不妨知己重垂名。
夏日访李少府 其二
诗瓢远远出林间,紫水西来转数湾。春过末由赓短唱,骚坛愁杀旧盟寒。
正月十七日风雨至二十日始见日色
朔风吹雨来溟溟,岂为元宵须送灯。百草定知寒不茁,三辰愁向暗中行。
梳头暖阁还呼炭,烧叶茶炉尚带冰。今日微阳弄光采,时来曝背近檐楹。
初秋得雨炎蒸未解雅会之难为怯暑也
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
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
九日风雨有怀汤外史
咫尺云山辨莫真,小楼风雨梦偏勤。东篱有菊非贫我,重九无诗也俗人。
酩酊正思千日酒,风光须念百年身。涧边松下谁同醉,拈弄应知句有神。
秋日答汤外史
松关不锁动经旬,雨后松阴爽气新。潇散最堪岩壑辈,风流难借市朝人。
贫于酒舍忧偿债,老入花丛喜见春。三十六回无事日,不知良会苦多晨。
林见山司训梦兰之庆
香扑帘帏晓梦惺,碧兰分雨秀门庭。云连金紫有遗泽,山近圭峰知胤灵。
外氏起家依络秀,潜夫著论表宁馨。他年智慧超流辈,始信松斋藻鉴明。
饮钟海月家次韵
闻道西山笋蕨香,远扶鸠杖过眉长。参烹海路羹尤滑,醉卧南薰夏亦凉。
皓首方知寻四老,黄埃却笑污三梁。从今伏腊真时节,一举何辞累十觞。
自适亭 其一
纵浪乾坤自不羁,适心亭是适心时。凤吟丹穴不知老,龙卧寒潭却似痴。
叠石最宜参老柏,临流自合洗新诗。浮生滚滚无休暇,吾爱吾庐适在兹。
夏日邀同社赏花
散发逍遥任老身,炎曦那得困诗神。炎山落落忘年友,风雨潇潇入幕宾。
兰有异香难自秘,酒无兼味苦为陈。山杯且共花前醉,不用花前劝酒人。
孟冬十六日偶病不及赴李前川宴会强成小诗呈笑
心何役役步何迟,南望前川有所思。诸老开樽应念我,几回推枕未成诗。
霜团野菊初开朵,春上江梅最老枝。冬景可人收不尽,老夫虽病亦能知。
寿李前川诞日
六十三年岁又加,颜如丹渥鬓霜华。一时宾客惟诸老,前代风流尚几家。
不怕歌狂惊鹤鹿,偏忧酒渴预茶瓜。长庚举手如堪摘,以寿先生敢谓奢。
寄林瑞庵居士
四季栽花满石台,寿筵高敞菊争开。洞门久矣无扃钥,诗客何缘靳往回。
据马不须誇矍铄,干时岂合重低徊。亦知天道从人愿,莫惜年年送酒杯。
溪南
坐临流水日弹琴,转觉南溪水又深。转鸟北来盘碛石,商飙西去入松林。
山杯属客慵收钓,终日无鱼也称心。慎勿钓名名易钓,小溪堪着几浮沉。
读念斋邓太守归隐嘲诗次其韵 其三
得赋归来意便佳,春风歌酒度秦淮。已输茂叔难寻乐,顾学尧夫易打乖。
一壑自便终老计,五松都共谢官阶。山中白酒应新熟,得放怀时且放怀。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一
山寺鸣钟客赋诗,登高还忆去年时。秋光渐满十分候,野兴独无些子儿。
白酒似知供眺览,黄花若为遣衰迟。家童探报山中事,亦说风流少故知。
舟往香山
兰木舟轻占上流,海邦何去任悠悠。参横斗转天文烂,风顺潮平玉局游。
祇有片云随驾鹤,渺无块地可眠鸥。馀生何限江湖兴,爱觅渔矶上角头。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二
无端海色更天容,都在先生一顾中。泉涧尚流前夜雨,芙蓉如诉五更风。
送鸿目断秋空外,采菊人过篱落东。总为延缘归未得,黄云山月上高松。
东谷
石岭东盘一谷深,出山松竹满山阴。春风披拂花先发,晓日曈昽鸟正吟。
石氏更谁同别馆,司空曾此独抽簪。卜居暂尔来城市,山犬无时吠月林。
还乡和闲中见赠
猿鹤年来信有依,澄江句好忆晴晖。微吟草阁听寒籁,独坐黄昏对紫薇。
踏地双鞋须自爱,暖寒诸会莫相违。东门酒熟瓜堪换,不用黄金满载归。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清所李山人舟中话旧
新春饮汤涧松宅
邑侯陈后斋膺奖 其三
春行 其一
赠江训教乃尊还全州二首 其一
林见山自寿次韵 其一
六月六日嘉会代柬 其一
寿胆溪林郡丞诞 其一
鹤田
诞日和陈邦衡茂才
张令尹遗爱亭
次李铁谷召会韵 其三
暮春小酌郊亭有赋
看菊寄毅斋刘宪长
与李铁谷践归隐之约
李前川诞日见召和韵
次韵杨西屿少参徐兖道中即事
张大尹井泉寿诞次韵
李前川邀饮次韵 其一
北上至南昌与同年孙方伯张宪长李宪副旧僚长冯大参款叙三日而别
亲旧赠履儿应贡赴京和答 其一
五月八日锦衣莫玉泉寿日召饮 其二
汤外翰社会次韵
寿阮学愚翁六十一 其一
西南别诸友次韵
元日和雩峰何太守 其二
餐荔次韵
秋日观莲和陈大云韵 其一
爱石
张井泉诞日 其三
李铁谷诞庆次韵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 ...
贺陈大云冠带 其一
送锦衣莫玉泉还京 其三
除夕呈同年甘泉湛尚书 其二
江门对月次明府何善山韵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二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一
登高感事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其一
留别杭城诸同年
同年黄榕庵寿日投寄 其二
诞日柬同社过酌 其二
冬至后四日邓太守念斋张大尹井泉寿诞
临别宣城有怀杨鸿胪不至
西台话旧
送曾鹤林之新昌 其二
广海张氏节孝卷
莫君玉泉别后在途屡承飞章足见惓惓不忘之意缘懒病相寻风雅道衰无 ...
诸友送瑞鸟图与儿益期其宜男之应也因赋天诗以俟和教
五月八日锦衣莫玉泉寿日召饮 其一
和莫玉泉晓枕口号 其一
和司训许南溟 其一
七月游圭峰呈白沙陈先生 其一
小儿元履携家赴任饶庠诗以示意
赠司徒龟陵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
郊行次高文山韵
野梅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