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明代 湛若水

鸟鸣客初觉,檐隙光渐发。欲起仍迟光,省事心已折。

哲人夜入梦,遗我一书札。恍惚不可读,意了字灭没。

展转隔幽明,哀歌思盈闼。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赠大理丞林次厓考绩之京

明代 湛若水

廷尉八闽秀,意气淩秋旻。初年入棘寺,抗疏论辅臣。

缙绅皆动色,名誉夷山尊。中遭长官怒,蠖屈道弥伸。

磨泥出浊水,媚渊光照人。一作岭表士,贰平天下冤。

尚稽井田制,沟洫入毫分。岂不有司存,润泽在相君。

三王不同礼,三事古所敦。此去觐明主,报政因奏言。

民事为国本,笃恭天下平。食足礼义兴,自馀无足论。

吾衰志明农,圣人起周殷。复古如有作,愿为受一廛。

明月吟三章

明代 湛若水

举首望明月,明月沉海中。举手招白云,白云游太空。

白云不可结,明月不可缝。揽袂长叹息,星火忽已终。

安得飞仙子,借我一苍龙。

题画二首 其一 圯桥进履

明代 湛若水

进履之心,可以授道。惜哉师传,未闻何奥。

送惠州守金君滥滨入觐诗

明代 湛若水

循州古循良,绩最今颍川。爱民如赤子,无论烹小鲜。

馀事兼管勾,弹压罗浮烟。黄龙与青霞,予同受一廛。

倾盖即如旧,爱君如爱山。今君飞舄去,去去玉皇前。

前席如访门,莫说轩辕仙。

忆旧寄戴亚卿酬麦饭豆粥厚意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雷轰七圣皆迷夜,傍险冲坭江大横。忽有画船装酒济,能忘安道十年情。

陪祭皇陵有述

明代 湛若水

下马东陵道,北风漫浩浩。举手拂尘翳,超然见穹昊。

极目望泱茫,王气郁苍苍。地高逼象纬,彩云浮建章。

群后圣以神,穆穆格明禋。虎豹开九关,六龙驭众真。

衣冠翕然会,小臣亦骏奔。皇图愿永固,天寿同无垠。

新卜广朗坪

明代 湛若水

云谷烟霞春尚浅,北寻广朗似清都。萦纡石径人踪绝,断岸无桥俗亦无。

寄寿程生爵尊府容庵君七十

明代 湛若水

吾闻古有为义者,利人不肯拔一毛。利闻徽今有义者,慷慨视如毡上毫。

一朝挥金四百星,千秋名与天泉高。何以作诗为君寿?贤郎折桂不偷桃。

宿宝峰寺

明代 湛若水

秋深天气肃,雨馀亭馆凉。逍遥登梵阁,寂寞坐僧房。

地高天宇空,云露沾衣裳。虚磬发林杪,传灯泛云光。

端居疑寂灭,感节故悲伤。色空云同体,根尘何必忘。

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我得无言送则之,中思元只是无思。一条正正堂堂路,掉臂安行更不疑。

题直庵

明代 湛若水

世有好直者,直行悲途穷。直视不仰天,直立不俯躬。

若有用直者,如绳无曲木。如弦有高音,如矢利于镞。

或有徒直者,心不藏丝毫。与人无可否,于物忘卑高。

我直异于是,用一而化二。生理本不回,修之敬为地。

走笔送刑部谢主事少南改官北上

明代 湛若水

手持三尺法,气嘘九天云。岂无造化笔,宇宙能回春。

诰封刘母孙太淑人七十寿诗

明代 湛若水

何物女之贤?生两文武姿。伯也提干戈,仲也习书诗。

遥闻蟠桃宴,正是春花时。綵服两阶舞,天姥千年辉。

伯氏为吹埙,仲氏为吹篪。王母开颜笑,礼乐母亦知。

宿大庙峡营下作

明代 湛若水

寂寂不闻更鼓声,荒荒茅屋十馀楹。江风滚滚从天下,咄咄书空大庙营。

李亲秉衷过烟霞赠之

明代 湛若水

抱病烟霞居,与世日相遐。不见交亲至,惟见白遐过。

孟夏风遐会,送子来大科。洞门修且深,窈窕入烟萝。

群彦翕然集,宴饮酣且歌。警发同文会,言笑靡及他。

岂无欲君意,未敢言琢磨。不谓即言旋,白遐如子何。

贱躯因晨风,饯子山之阿。

题吴颐山大参蠡南精舍图

明代 湛若水

精舍生吾兴,披图不自堪。回辔上船去,长留忆蠡南。

题潘司马三锡册后

明代 湛若水

盘古未分判,乾坤尚鸿濛。一锡天地尚,再锡民物丰。

三锡人文朗,圣人出弥缝。乃闻大圣先,三命滋益恭。

佝偻走循墙,铭鼎垂无穷。莪峰新安秀,簪笏夙显庸。

四方迈宣力,帝锡三褒功。玺书复叠降,纶綍何殷隆。

父老行叹息,信哉仁者荣。将以铭肺腑,肺腑难为工。

将以书诸绅,绅亦有违从。不如志诸册,置座胜鼎钟。

匪以誇稽古,维表事君终。

虞山歌赠陈元习中丞抚南赣

明代 湛若水

虞山、虞山,乃在洞庭姑熟之间。遥遥东驰到海,截屼峍而嵯峨。

琴川浟浟以渟滀,扶摇清淑之气郁积成衷和,是生魁奇俊特之士何其多。

就中有如二陈者,元方季方宜同科。长公扬历遍天下,身佩明月胸星罗。

白眼向空思吁咈,开口不绝如悬河。又如银汉天上落,昆崙之水千流万折生层波。

庖丁十牛中理解,八面应敌如君何。前年知命始添丁,联翩三凤过徐卿。

始知有子万事足,岂能无官一身轻。迩来光禄席未暖,命抚南赣连漳汀。

自古大才当大用,丈夫四海还经营。区区问我借聋盲,此去可作咨阳明。

四省夹攻有遗策,狡兔三穴失其灵。不然亦有智将术,威风肃肃流先声。

如以口舌代斧钺,胸中百万藏甲兵。弄兵之徒化赤子,归放牛马耕为农。

洗兵于江湖,四省见永清,神武不杀方来庭。

寄何艮所明府

明代 湛若水

颇忆风流何水部,钓台把酒听沧浪。不知风韵今何似,台自山高水自长。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

明代 湛若水

一握清风弥六合,此风传播到端溪。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