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湛若水
凤凰阁千仞,九重增城庐。城中藏洞府,市上隐悬壶。
云卧毛骨寒,冥栖心境娱。楼堞几席下,群山入窗虚。
就枕见山色,悠然睇遐墟。俯仰宇宙内,此乐复何如。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三
行行重行行,行过十八滩。一滩度一劫,见月出平澜。
夷险一不迁,心亨无所难。我曾此放歌,兹以为君言。
送总运李挥使还维扬诗
维扬李挥将,从我甘泉山。暂尔脱介胄,求闻俎豆间。
文武非二道,折冲即周旋。今将韬略技,化为转运贤。
异用本同体,君行宜勉旃。
题守书院道士赵竹坡壁
管城食肉巧东坡,去竹存坡奈俗何。师徒藉甚吾书院,遍植琅玕绕院过。
示诸学者
心无一物,天理见前。何为天理,本体自然。廓乎浑兮,四时行焉。
勿忘勿助,圣则同天。
寿少司空姚先生
东泉先生吾低头,去岁倾盖公生秋。造父轻车仍熟路,庖丁芒釰不全牛。
早将文苑开闽桂,每见先声遁虏酋。方驾清流欺逝水,欲从高步陟尼丘。
司空简在咨畴若,报政应同府事修。骥子超先空北冀,凤雏联翼瑞西周。
喜逢初度春方半,遥想华晨乐未休。试问当筵谁戏彩,贤郎系藉在瀛洲。
戊戌八月四日甘泉子再登牛首山,同游者:洪生梓、郑生经哲、张生 ...
驱车曷宵征,感兹秉烛游。不见牛山春,登高爱清秋。
秋高爽气发,雨后炎嚣收。鸡鸣群息动,时去众芳休。
达人究终始,故与天同流。
殿元石鹿子李子来诗举六字心诀深契道妙予病青能诗为十三字长句代 ...
嗟状元及第气干青云身依日月,犹青忘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微诀,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一囊括。
经筵进讲启心沃心可以从头说,嗟石鹿子为天下得人知人之哲,为邦家之光为斯文如笺之青绝。
何亲邦仁将北上来别烟霞
有客来烟霞,告我游燕北。送子以愁心,徘徊瞻斗极。
送地官大夫受庵周君谦之迁任云南诗
五马乘指南,万里何阻脩?溯沿到岷何,无乃一源流,因之望滇溟,山川郁相纠。
地远俗维迩,道同政易谋。先王重柔远,行矣壮才猷。
送胡樾冈少司徒六载考绩之京
见君廿载前,倾盖湖西东。重逢每追湖,惚惚如梦中。
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足迹亘南北,威声动虏戎。
功成尚久次,六七阅春冬。手持经济策,于以献重瞳。
陪诸公瀛洲胜会 其二 呈朱玉峰冢宰
吾慕朱修撰,持敬终不破。千载仰其人,庶以警予情。
蔼蔼玉峰子,云间一硕果。大华谢雕镌,至性本无作。
桃李自成蹊,此言可喻大。默默太宰公,恭敬倾四座。
病中次九山韵
公歌歌罢听吾歌,意了彭殇岂在多。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
送少司空何燕泉谢病归衡山
君来钟山秀,君去衡山高。问山何以高,为有人之豪。
山高得撑天,炼石可补地。君今采药行,为我重留意。
送杨迁乔银台奉诏归淮侍养
淮南靡丽地,门市多纷华。闭户事太多,将非杨子家。
寂寞葆清静,上堂致温情。十年一斑衣,恭命银台省。
陈情如令伯,忠孝帝俞怿。入门昼锦裳,爱日照颜色。
题画二首 其一 圯桥进履
进履之心,可以授道。惜哉师传,未闻何奥。
孟母寿诗
既有孟氏子,岂无孟氏母。经年学不归,寿亲在行道。
暮宿新泉源,朝望滁阳云。愿酌无穷泉,永言不朽萱。
与成孝子诗
操刀取肝时,心手两不知。一念但知亲,安知亲之肢。
不识不知处,可以观天机。自兹通神明,成子其充之。
赠人出守严州
五马何跄跄,朱轮何喤喤。青天曜白日,送子之大邦。
钓台有清风,世远道弥光。为我一再拜,山高流水长。
太湖二章 其二 西崦
刺船过西崦,西崦风光幽。莫唾西崦石,渐近太湖头。
太湖烟波阔,洞庭渺难收。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
一握清风弥六合,此风传播到端溪。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寿张母封太孺人华诞
续得蒋道林书付鹑野来者颇异之欲条答病未能小诗书扇代启三首 其 ...
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
题华山希夷睡图
苏虚庵相从三十年老友也自海阳数千里来问长年之事诗以送之
赠苏仁伯何于逵霍勉衷三进士之京二首 其一
三月五日同曾惟馨郑世迪诸君游三山寺观白鹭洲
尹彦明彦举昆仲从其师伍宗逊读书于上游庄作山中归
蛋子
藤江雨中
送沈大行使山西有事于藩府
江东登舟中流阻风易以小艇乃能抵岸
送黑翠峰参戎赴留都不觉发江湖廊庙之悃
高氏祖庙诗 其六
次韵和廖洞野翰长院中观莲四首 其二
赠何道亨转北工部侍郎理易州厂
题湛渎桥
寄寿舍亲何东麓先生七十华诞歌
送卢川归新兴
登峄山感怀 其四
东溪辞四章 其四
过飞来
北都自严寄阳明子
赠职方澜石梁君擢宪副之广右诗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其三
送清远黄一山大尹致政西归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其二
题趣菊
奉寿孙老夫人七十华诞诗十四韵
赠侍御钝庵何君升任德安府太守诗
自天竺过灵隐
答安福乡进士周君得之所问八条后赋此
送大司空胡静庵奉诏改掌都宪
游胜泉寺
走笔答柯双华佥宪
新春出游白石试笔四首 其四
赠宁州吏目王君策
寿留余先生得生字
闻同志诸贤有欲赴观北戒坛者讶之作韵语
曹溪谒六祖
送萧山张先生
寄文衡山内翰约同居南岳
至桂阳州作
赠寇子之南都三首 其二
赠宣城掌教陈伯孚迁尹安义
观清溪灵泉书院刻崖石
过塘江将访大冢宰王先生有怀阳明
感忠楼诗 其三
石潭
谒石翁墓三首 其一
万竹尹先生为人孝谨有似万石君建故作诗表之
题曹宁波太守语所藏吕泾野八分书大科训规因以赠之
谒徐高士墓二章章十句 其一
十六日宿句容土桥南庵
寄题卢民任玉泉别号
九月二十二日同巡按高侍御登六榕寺塔
九思九歌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