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于赵类庵宗伯宅修会得五言排律二十韵

于赵类庵宗伯宅修会得五言排律二十韵

明代 湛若水

宗伯开文苑,春光际景辰。吟鞭乘岛兴,谈麈静规尘。

忝窃瀛洲彦,叨陪讲幄臣。诗坛寻地主,酒伴尽天人。

等作他乡客,犹惭入幕宾。游从兼吏隐,人物是丝纶。

花意妍堪恨,山容巧作颦。云行西岳雨,蝶梦上林春。

燮理存杯酒,忧虞损绣茵。逍遥鸡阜月,寂寞凤台滨。

潭府初张宴,明公对饮醇。大羹滋味永,雅咏愫情申。

蔼蔼衣冠俊,恢恢笑语亲。兰亭无放达,金马更清真。

咄咄书空札,嚣嚣谢众嚚。天心自流运,物态尚悲辛。

仰阁依珠斗,瞻云恋紫宸。食芹思有献,投壁恐无因。

盐鼎非公辈,清修报主身。南溟起大翼,九万谁能驯。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题易吉甫观心卷

明代 湛若水

易子一心耳,观之者又谁。两心相觅处,憧憧日往来。

不如两置之,中思以无为。勿忘与勿助,此间有天机。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子房报韩心,毛公捧檄意。衷曲谁能亮,举世皆非是。

圣哲明几先,众人视成事。浊水出磨泥,一朝迥神异。

士志各有定,肯为俗下比。

甘泉子成童时馆坡山白莲池东房嘉靖甲寅夏李氏右坡青霞父子邀饮于 ...

明代 湛若水

白莲池上觅仙踪,曾听攒眉夜夜钟。七十年前灯火地,东寻无路白云封。

送闵仪制旦考满入京

明代 湛若水

昔在春官年,礼义尚相先。堂属如一体,斯道共先研。

闵子于此时,执侍以周旋。自谗之昌矣,志士若委靡。

日月递昃盈,天地互泰否。闵子于此时,自反能不惴。

手持天官最,送子朝天去。感慨难重言,言亦不尽意。

意马防风奔,子其慎御御。

题大墩南卢祠堂

明代 湛若水

采菱湾口放歌长,每过卢家世德堂。积善百年馀庆在,应知德厚有流光。

观玻璃泉

明代 湛若水

吾爱玻璃泉,泉与心同渊。不待酌饮之,心源已涓涓。

涓流作大海,坏土成高山。山高乃有灵,水深蛟龙蟠。

送族孙必进赴配所诫言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夷险自己求,天乎人何尤。聪明男子身,只在一回头。

代简寄扬州杨孝子锜

明代 湛若水

维扬过客已知名,孝子旧为族党称。便合首科逑闵冉,闭门闹市坐懵腾。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明代 湛若水

鸟鸣客初觉,檐隙光渐发。欲起仍迟光,省事心已折。

哲人夜入梦,遗我一书札。恍惚不可读,意了字灭没。

展转隔幽明,哀歌思盈闼。

赠邓生君恪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邓生或清者,爱我泉边石。若无愧此泉,许尔坐泉侧。

送庄西峰还江浦

明代 湛若水

峨峨定山尊,苍苍出云里。望之不可即,盈盈隔江水。

何以爱此山,爱此山中云。涔涔不成雨,念之徒伤神。

定山不可见,得见西峰子。爱之若定山,聊以慰予意。

之子度江去,渺然一苇杭。登高赋将归,于以写不忘。

戊子三月上巳同毛古庵黄门梁天壶长史周纪善诸生游善权三洞

明代 湛若水

善权善洞府,神仙逸其名。嘉名吾夙慕,于兹扣岩扃。

地气通灵窍,天神启虚明。谁能履兹境,可游神之庭。

明公翕然至,如云集诸生。心同理有惬,景澹心自澄。

从郭总戎三水之会夜归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稍稍将船去,倏尔度三辰。朝去暮知还,多愧山中云。

登峄山感怀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吾音读禹贡,梦寐怀峄山。今我履真境,亲见胜陈编。

古来穷理人,诣道亦复然。归来束六籍,面北坐九年。

赠宁州吏目王君策

明代 湛若水

昔溯荆溪澜,登歌南岳山。今见荆溪子,令我心飘然。

之子南岳秀,官卑五马后。南岳何必高?壁立有孤操。

刘郎莲峰子求予书予援笔漫兴飘然于东海之滨矣

明代 湛若水

四海风光一片秋,刘郎家在海东头。祇应浮海乘桴去,尔合从予鲁仲由。

弘治壬戌仲冬六日予与丹山赵元默归自罗浮复有西云之行予方有事于 ...

明代 湛若水

吾山虽小从吾爱,不向罗浮更乞灵。信息朝来先到洞,山灵拍手笑相迎。

赠钟君斑田宪副之广右

明代 湛若水

海内几家三世好,广文令祖况同年。叔参蓄木不肯用,历扬中外发斑田。

有怀南岳之约作诗酬觉山侍御

明代 湛若水

故人知我趣,与我衡山行。六翮生长风,意气倾洞庭。

北斗垂清光,南山入紫冥。揽结兼两室,朱明与朱陵。

优游寻五峰,玩心于神明。

寄镇江钱医士

明代 湛若水

闻说钱方士,回生一匕中。众生犹痿痹,吾药愧全功。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