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沈光文
烟霞岛上满,落日鬼豪侵。支命全亏骨,包愁总在心。
径荒陶兴浅,袍吝范寒深。起舞徒虚事,频年听翰音。
挽定西侯
方喜廉颇老未曾,骇闻骑箕竟归升。骇因心血回天竭,会看精英作厉能。
滃水潮头凭怒立,秣陵城外识云凝。留将背字同埋土,黯黯重泉恨较增。
曾则通久病以诗问之
子固今能诗,恨其多病耳。岂疑圣人徒,乃踵吾家美。
买药则无钱,受饥偏不死。挥毫但苦吟,应即霍然矣。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得兴灵武业,谁作李长源。天宝人凭说,渔阳鼓尚喧。
居辽当日管,卧雪此时袁。仆更痴于我,安然懒出门。
答曾则通次来韵
海天滞迹久,世受国恩同。事业饥寒后,身名忍辱中。
困当坚骨力,閒足老英雄。握手相怜处,何须怨谷风。
思归 其四
潮水如从天外来,澄光一片隐楼台。澄山兴懒藏游屐,栗里花稀覆酒杯。
熟惯穷愁诗债逼,久安寂寞道心开。洗兵欲挽河犹远,利涉当前藉大才。
思归 其六
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梦里添。竹和风声幽戛籁,桐筛月影静穿帘。
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
思归 其一
岁岁思归思不穷,泣歧无路更谁同。蝉鸣吸露高难饱,鹤去凌霄路自空。
青海涛奔花浪雪,商飙夜动叶梢风。待看塞雁南飞至,问讯还应过越东。
重九日登啸卧亭
重阳节至客心悲,托兴登临酒一卮。健挽石梁看没羽,醉摩字影读残碑。
当年运数终穷九,廿载忧危共此时。为问生涯在何处,黄花知以晚为期。
别洪七峰
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东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
忽作閒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勋名虚幻耳,身世一轻舟。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
寄迹效人吟 其三
共说暂来尔,淹留可奈何。驱羊劳叱石,返舍拟挥戈。
我耻周旋倦,人言厌恶多。旅途宜自惜,慨以当长歌。
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
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宜。诗债屡稽明月夜,酒缘偏误好花时。
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
重九大风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不堪佳节度,休著孟嘉名。
普陀幻住庵
磬声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
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
未伸博浪志,居此积忧忡。一命依麋侣,全军傍蜃宫。
身闲因性懒,我拙任人工。岛上风威厉,蓬蓬震太空。
秋日和陈文生韵
秋声方动处,怪是客偏闻。东国书难去,西山饿早分。
知还同倦鸟,不碍等閒云。惭愧故人意,传言战血殷。
山间 其八
长松不可俯,远视立亭亭。月色来窗曙,山光到海青。
荒村馀古意,老鹤爱修翎。正发临池兴,忧来笔又停。
思归 其二
飒飒风声到竹窗,客途秋思更难降。客飞北岸天分界,月照家园晚渡江。
荒岛无薇增饿色,閒庭有菊映新缸。夜深寻友沿溪去,怕叩柴门惊吠尨。
番妇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鹿脂搽抹惯,欲与麝兰争。
自疑
我自知人人未知,为人谋得己偏疑。拈诗且脱寒酸气,作梦偏多欣喜时。
卧学袁安愁饿死,乞同伍员欲投谁。可怜声应年来少,一味虚脾只自欺。
沈光文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明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文集。► 82篇诗文
癸卯1633端午 其一
山间 其二
咏篱竹
葛衣吟
夕餐不给戏成
山间 其三
大醉示洪七峰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六
释迦果
慨赋
感忆
椰子
夜眠听雨
吴正甫忽欲为僧以柬寄赋答
有感漫赋 其一
齐价人移浯以诗投赠次韵答之
庭中白菊新开
晓发目加湾即事
移居目加湾留别
见博者
赠友人归武林
蛙声
寄迹效人吟 其四
寄迹效人吟 其二
山间 其四
寄迹效人吟 其五
寄迹效人吟 其一
思归 其五
言忧
谢王愧两司马见赠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九
有感漫赋 其二
己亥1659除夕
思归 其三
卢司马惠朱薯赋谢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一
州守新搆僧舍于南溪人多往游余未及也
题宁靖王斋壁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三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一
山间 其七
番柑
菊受风残又复无雨润累累发花虽不足观亦可聊我慰也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