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沈光文
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
葛衣吟
岁月复相从,中原起战烽。难违昔日志,未泯一时踪。
故国山河远,他乡幽恨重。葛衣宁敢弃,有逊鲁家佣。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勋名虚幻耳,身世一轻舟。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
见博者
好将孤注作机关,名士清谈未是閒。驿骑但能传捷报,出游何必不东山。
寄迹效人吟 其二
分得青天在,盘桓且振裾。行春依雨歇,问月借春舒。
草咎张椎误,兼之荆剑疏。将传岛上史,末路漫踌躇。
有感漫赋 其一
蒿径难安仲蔚居,且同咄咄向空书。瞻天望切嗟无路,陟屺悲深悔绝裾。
如鬼未堪讥谒者,寡亲只合赋归欤。飘摇风雨栖难定,岂是吾家乏敝庐。
别洪七峰
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东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
忽作閒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
蛙声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普陀幻住庵
磬声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
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
感忆
暂将一苇向南溟,来往随波总未宁。来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
庭中白菊新开
新妆入夜洗胭脂,移向灯前赏一卮。不觉更深花共醉,影随斜月舞迟迟。
夜眠听雨
遇晴常听月,无月听偏难。海怒声疑近,溪喧势作寒。
閒枝惊鸟宿,野渚洽鱼欢。梦与诗争局,诗成梦亦残。
番妇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鹿脂搽抹惯,欲与麝兰争。
齐价人移浯以诗投赠次韵答之
性懒恒耽逸,身閒若避纷。当关学望气,载酒欲论文。
佳翰诚臻圣,新诗更轶群。枝栖欣不远,时冀挹高云。
重九大风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不堪佳节度,休著孟嘉名。
癸卯1633端午 其二
海天多雨湿端阳,闭户翛然一枕凉。不是好高偏绝俗,并州今且作商量。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六
非仅谋衣食,人閒心却忙。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
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
州守新搆僧舍于南溪人多往游余未及也
沿溪傍水便开山,我亦闻之拟往还。一日无僧浑不可,十年作客几能閒。
书成短偈堪留寺,说到真虚欲点顽。正有许多为政处,仅将心思付禅关。
夕餐不给戏成
难道夷齐饿一家,萧然群坐看晴霞。炼成五色奚堪煮,醉羡中山不易赊。
秋到加餐凭素字,更深吸露饱空华。明朝待汲溪头水,扫叶烹来且吃茶。
大醉示洪七峰
今日蠢休文,大不合时宜。只知作桀犬,降表竟莫为。
蹈海苦不死,患难徒相随。信友本事亲,绝裾悔难追。
家亦有薄田,弃之来受饥。何敢与人争,志气似难隳。
天水有名臣,北海使节持。厥孙居此地,坚操更标奇。
我欣与之交,廿六载于兹。兔园谁赋雪,平原会可期。
欲学樊将军,卮酒安足辞。浮白笑难老,醉言自觉痴。
问途已若此,且读谷风诗。
山间 其四
已当天末处,地亦近南交。欲雨虚帷润,无家壮志抛。
桐看几落叶,燕记屡营巢。正作还乡梦,虚窗竹乱敲。
沈光文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明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文集。► 82篇诗文
番橘
山间 其六
山间 其二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三
自疑
椰子
山间 其七
寄迹效人吟 其四
题赤坎城匾额图
言忧
寄怀庄桤庵
菊受风残又复无雨润累累发花虽不足观亦可聊我慰也
题宁靖王斋壁
思归 其二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往宁靖亭修谒
有感漫赋 其二
晓发目加湾即事
卢司马惠朱薯赋谢
和曾体仁冷菊分得人字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移居目加湾留别
山间 其八
思归 其四
慨赋
归望
答曾则通次来韵
癸卯1633端午 其三
齐价人旋禾未及言别兹承柬寄欣和
挽定西侯
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
癸卯1633端午 其一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
思归 其六
己亥1659除夕
寄迹效人吟 其一
释迦果
寄迹效人吟 其五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一
寄迹效人吟 其三
寄迹效人吟 其六
吴正甫忽欲为僧以柬寄赋答
至湾匝月矣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五
思归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