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间 其七

山间 其七

清代 沈光文

饿已千秋久,人堪饭首阳。苦忧徒反侧,无事笑徜徉。

慨想风云合,回思雨露长。只今空寂寞,能不恋沧浪。

诗人沈光文的古诗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清代 沈光文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

慨赋

清代 沈光文

忆自南来征迈移,催人头白强支持。催同泌水风何冷,饮学秋蝉露不时。

最幸家贫眠亦稳,堪怜岁熟我仍饥。仰天自笑浑无策,欲向西山问伯夷。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六

清代 沈光文

非仅谋衣食,人閒心却忙。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

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

自疑

清代 沈光文

我自知人人未知,为人谋得己偏疑。拈诗且脱寒酸气,作梦偏多欣喜时。

卧学袁安愁饿死,乞同伍员欲投谁。可怜声应年来少,一味虚脾只自欺。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清代 沈光文

得兴灵武业,谁作李长源。天宝人凭说,渔阳鼓尚喧。

居辽当日管,卧雪此时袁。仆更痴于我,安然懒出门。

曾则通久病以诗问之

清代 沈光文

子固今能诗,恨其多病耳。岂疑圣人徒,乃踵吾家美。

买药则无钱,受饥偏不死。挥毫但苦吟,应即霍然矣。

山间 其七

清代 沈光文

饿已千秋久,人堪饭首阳。苦忧徒反侧,无事笑徜徉。

慨想风云合,回思雨露长。只今空寂寞,能不恋沧浪。

齐价人旋禾未及言别兹承柬寄欣和

清代 沈光文

忽带青云去,惟将逸韵留。剡舟知待雪,陶径已辞秋。

风足高山水,光原灿斗牛。瑶华承寄问,多病获新瘳。

寄迹效人吟 其四

清代 沈光文

望水知遥途,隔江风景殊。艰难依鹭渚,愤发奋虬须。

仙近饥留朔,山移子继愚。閒鸥不厌我,日共与为徒。

别洪七峰

清代 沈光文

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东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

忽作閒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

番妇

清代 沈光文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鹿脂搽抹惯,欲与麝兰争。

秋日和陈文生韵

清代 沈光文

秋声方动处,怪是客偏闻。东国书难去,西山饿早分。

知还同倦鸟,不碍等閒云。惭愧故人意,传言战血殷。

题赤坎城匾额图

清代 沈光文

郑王忠勇义旗兴,水陆雄师震海瀛。炮垒巍峨横夕照,东溟夷丑寂无声。

咏篱竹

清代 沈光文

分植根株便发枝,炎方空作雪霜思。看他尽有参天势,只为孤贞尚寄篱。

番柑

清代 沈光文

种出蛮方味作酸,熟来包灿小金丸。假如移向中原去,压雪庭前亦可看。

赠友人归武林

清代 沈光文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九

清代 沈光文

不当矜著述,已闭白云函。是衲全留发,云庵半在岩。

寡亲时属旅,感物义为咸。半世栖栖意,逢人说大凡。

题宁靖王斋壁

清代 沈光文

修得一间屋,坐来身与閒。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

但得羁栖意,无嗟世路艰。天人应共仰,愧我学题蛮。

番橘

清代 沈光文

枝头俨若挂繁星,此地何堪比洞庭。除是土番寻得到,满筐携出小金铃。

蛙声

清代 沈光文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沈光文

沈光文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明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文集。► 8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