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沈光文
已当天末处,地亦近南交。欲雨虚帷润,无家壮志抛。
桐看几落叶,燕记屡营巢。正作还乡梦,虚窗竹乱敲。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得兴灵武业,谁作李长源。天宝人凭说,渔阳鼓尚喧。
居辽当日管,卧雪此时袁。仆更痴于我,安然懒出门。
思归 其六
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梦里添。竹和风声幽戛籁,桐筛月影静穿帘。
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
寄迹效人吟 其六
烟霞岛上满,落日鬼豪侵。支命全亏骨,包愁总在心。
径荒陶兴浅,袍吝范寒深。起舞徒虚事,频年听翰音。
山间 其七
饿已千秋久,人堪饭首阳。苦忧徒反侧,无事笑徜徉。
慨想风云合,回思雨露长。只今空寂寞,能不恋沧浪。
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
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宜。诗债屡稽明月夜,酒缘偏误好花时。
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九
不当矜著述,已闭白云函。是衲全留发,云庵半在岩。
寡亲时属旅,感物义为咸。半世栖栖意,逢人说大凡。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
思归 其三
我贵何妨知我希,秋山閒看倚荆扉。涛声细细松间落,雪影摇摇荻上飞。
诗瘦自怜同骨瘦,身微却喜共名微。家乡昔日太平事,晚稻香新紫蟹肥。
慨赋
忆自南来征迈移,催人头白强支持。催同泌水风何冷,饮学秋蝉露不时。
最幸家贫眠亦稳,堪怜岁熟我仍饥。仰天自笑浑无策,欲向西山问伯夷。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
未伸博浪志,居此积忧忡。一命依麋侣,全军傍蜃宫。
身闲因性懒,我拙任人工。岛上风威厉,蓬蓬震太空。
吴正甫忽欲为僧以柬寄赋答
常说为僧好,君今欲了缘。果然撇得下,祇便悟当前。
但使身无累,毋令世有权。释名余早定,不是爱虚圆。
椰子
壳内凝肪径寸浮,番人有法制为油。穷民买向灯檠用,祇为芝麻岁不收。
重九大风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不堪佳节度,休著孟嘉名。
山间 其一
战攻人世界,隐我入山间。且作耽诗癖,谁云运甓閒。
松杉生远影,风雨隔前湾。天路遥看近,归云共鹤还。
晓发目加湾即事
浓雾不为雨,乘朝向北行。此中有长恨,回首意难平。
冀作南山豹,新闻出谷莺。忽然开霁处,前路甚分明。
寄迹效人吟 其一
不道十馀载,犹然若故时。因人作事缓,连我信天疑。
燕雁春秋易,沧桑日月迟。为兴靡骋感,且滞水之湄。
寄怀庄桤庵
别岛山川异,伤怀是故臣。同心为千载,分手记初春。
志士尊声气,东都重缙绅。寒梅将欲放,折寄不嫌频。
蛙声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思归 其四
潮水如从天外来,澄光一片隐楼台。澄山兴懒藏游屐,栗里花稀覆酒杯。
熟惯穷愁诗债逼,久安寂寞道心开。洗兵欲挽河犹远,利涉当前藉大才。
齐价人旋禾未及言别兹承柬寄欣和
忽带青云去,惟将逸韵留。剡舟知待雪,陶径已辞秋。
风足高山水,光原灿斗牛。瑶华承寄问,多病获新瘳。
沈光文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明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文集。► 82篇诗文
齐价人移浯以诗投赠次韵答之
别顾南金
咏篱竹
题宁靖王斋壁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五
菊受风残又复无雨润累累发花虽不足观亦可聊我慰也
番妇
有感漫赋 其二
答曾则通次来韵
番橘
普陀幻住庵
寄迹效人吟 其三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六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二
夕餐不给戏成
谢王愧两司马见赠
番柑
与友奕
寄迹效人吟 其五
挽定西侯
别洪七峰
山间 其二
夜眠听雨
思归 其五
卢司马惠朱薯赋谢
庭中白菊新开
癸卯1633端午 其一
至湾匝月矣
往宁靖亭修谒
山间 其四
山间 其三
感忆
自疑
秋日和陈文生韵
重九日登啸卧亭
和曾体仁冷菊分得人字
寄迹效人吟 其二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移居目加湾留别
大醉示洪七峰
赠友人归武林
有感漫赋 其一
思归 其一
发新港途中即事
言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