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沈光文
子固今能诗,恨其多病耳。岂疑圣人徒,乃踵吾家美。
买药则无钱,受饥偏不死。挥毫但苦吟,应即霍然矣。
赠友人归武林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
山间 其八
长松不可俯,远视立亭亭。月色来窗曙,山光到海青。
荒村馀古意,老鹤爱修翎。正发临池兴,忧来笔又停。
癸卯1633端午 其一
年年此日有新诗,总属伤心羁旅时。却恨饿来还不死,欲添长命缕何为。
寄怀庄桤庵
别岛山川异,伤怀是故臣。同心为千载,分手记初春。
志士尊声气,东都重缙绅。寒梅将欲放,折寄不嫌频。
发新港途中即事
隐心甘作苦,逐逐却难禁。计拙忧成老,身閒喜独吟。
尘嚣浑欲脱,山水试相寻。满路芙蓉发,秋光已觉深。
葛衣吟
岁月复相从,中原起战烽。难违昔日志,未泯一时踪。
故国山河远,他乡幽恨重。葛衣宁敢弃,有逊鲁家佣。
曾则通久病以诗问之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一
采薇往古事,敢曰继其踪。散弃成吾逸,逢迎自昔慵。
屐枯邀雨润,诗瘦倩云烘。即此寒山外,烟霞护碧笼。
癸卯1633端午 其二
海天多雨湿端阳,闭户翛然一枕凉。不是好高偏绝俗,并州今且作商量。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五
一自椎秦后,同人在海山。冠裳不可毁,节义敢轻删。
受冻频坚骨,撄霜茂长颜。南阳高卧稳,罔识世途艰。
山间 其六
云间长抱石,鸥梦浅依沙。山静能容客,潮流直到家。
苟全徙倚便,小隐困穷加。不识春风面,何人问落花。
重九大风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不堪佳节度,休著孟嘉名。
蛙声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重九日登啸卧亭
重阳节至客心悲,托兴登临酒一卮。健挽石梁看没羽,醉摩字影读残碑。
当年运数终穷九,廿载忧危共此时。为问生涯在何处,黄花知以晚为期。
寄迹效人吟 其一
不道十馀载,犹然若故时。因人作事缓,连我信天疑。
燕雁春秋易,沧桑日月迟。为兴靡骋感,且滞水之湄。
思归 其二
飒飒风声到竹窗,客途秋思更难降。客飞北岸天分界,月照家园晚渡江。
荒岛无薇增饿色,閒庭有菊映新缸。夜深寻友沿溪去,怕叩柴门惊吠尨。
答曾则通次来韵
海天滞迹久,世受国恩同。事业饥寒后,身名忍辱中。
困当坚骨力,閒足老英雄。握手相怜处,何须怨谷风。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二
随时却不闷,而闷实难排。浪撼江空雨,风翻天半霾。
热肠知未冷,晚节慎无乖。荣辱渔家少,乘潮又泛箄。
山间 其一
战攻人世界,隐我入山间。且作耽诗癖,谁云运甓閒。
松杉生远影,风雨隔前湾。天路遥看近,归云共鹤还。
山间 其二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沈光文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明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文集。► 82篇诗文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六
别顾南金
见博者
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三
思归 其五
咏篱竹
移居目加湾留别
卢司马惠朱薯赋谢
感忆
与友奕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寄迹效人吟 其四
别洪七峰
山间 其三
慨赋
夕餐不给戏成
番橘
释迦果
思归 其六
自疑
归望
思归 其一
往宁靖亭修谒
夜眠听雨
己亥1659除夕
庭中白菊新开
思归 其三
秋日和陈文生韵
吴正甫忽欲为僧以柬寄赋答
有感漫赋 其二
番柑
齐价人移浯以诗投赠次韵答之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九
山间 其七
晓发目加湾即事
至湾匝月矣
挽定西侯
番妇
椰子
寄迹效人吟 其二
大醉示洪七峰
山间 其四
齐价人旋禾未及言别兹承柬寄欣和
寄迹效人吟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