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乞得包山古寺基,竹窗松桧作幽栖。何时一棹来相访,说尽人间万事非。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老僧多病厌将迎,且卜西山隐姓名。若是吾家真道友,隔湖相见最分明。
入定观音
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
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老僧昨夜包山宿,茅屋青灯火满炉。料得山神心喜我,晓来岩树雪模糊。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隈岩傍水养衰残,不谓虚名落世间。到此更无回避处,只应笑倒石公山。
拟寒山寺 其一
我爱寒山子,身贫心自如。吟诗无韵度,烧火有工夫。
弊垢衣慵洗,鬅鬙发懒梳。相逢但长啸,肉眼岂知渠。
送正禅者归为本师起塔
先师骨冷已多时,千里迢迢特地归。要会去来无间断,个中一步不曾移。
示襄禅者
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遮眼谩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有求皆是苦,众生须要求。因名忘性命,为利起戈矛。
不足无时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无人替汝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五
不风流处也风流,匹马追风四百州。金镞离弦胸百战,铁鞭多力恨无雠。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二
好死何如且恶活,随缘随分傍岩隈。直饶野火烧残后,依旧春风吹出来。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七
才见仲冬初,不觉又月半。光景急如梭,人情忙似钻。
白发鬓边添,朱颜暗里换。名利竞头争,好事无人看。
腊月三十日,饶你是铁汉。觉花有种无人种,心火无烟逐日烧。
颂古三十首 其四
云门舌上有龙泉,爱把金针黑处穿。要会衲僧巴鼻子,一条红线两人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五
达磨西来,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拟寒山寺 其一○六
世人贪积财,受尽种种苦。求时多辛勤,守时足忧怖。
散时哭不休,死时恋不去。轮回六趣中,只因为物误。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大悲时时降生,诸佛头头无间。者里裂破面门,荐取通身手眼。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南山拾得劫初铃,乡曲谁人会此声。拨转海门关棙子,云楼月殿一时成。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
春风扫尽庭前雪,暖日催开枝上花。物物头头皆漏泄,莫教心地乱如麻。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三
心王不自明,便被六贼扰。见色已昏迷,闻香即颠倒。
功德与法财,尽底遭劫了。只因无慧力,贫穷三恶道。
拟寒山寺 其六十四
人云我聪明,识尽天下理。逐日弄精魂,长年钻故纸。
自家一个心,殊不知落地。及乎死到来,看你无巴鼻。
拟寒山寺 其一三九
君看草头露,日出还消去。也似世间人,阎浮暂时住。
愚人尚不知,纷争求贵富。只应明眼人,未能笑得汝。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九
劝晨朝食素
拟寒山寺 其八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一
示师勤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九
洞庭十二偈 其六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
和尧峰泉老 清辉轩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枯骨颂 其三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三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二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三
退步 其六
拟寒山寺 其十六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五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 其一
诫杀偈十首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一二二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一
拟寒山寺 其一二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
答天宁讷和尚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拟寒山寺 其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五
拟寒山寺 其九十
拟寒山寺 其七十四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七
答高道人二首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二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二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十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
颂古三十首 其十六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一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二
天人礼枯骨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五
拟寒山寺 其八十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六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二
洞庭十二偈 其四
和尧峰泉老 妙高峰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八
孙大夫求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